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20070209)
作品数:
2
被引量:24
H指数:1
相关作者:
容波
周铁
王春燕
赵静
更多>>
相关机构: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中国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历史地理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文化科学
1篇
历史地理
主题
1篇
遗址
1篇
遗址出土
1篇
陶器
1篇
晚期
1篇
出土
机构
2篇
陶质彩绘文物...
1篇
中国科学院
作者
2篇
容波
1篇
赵静
1篇
王春燕
1篇
周铁
传媒
2篇
文物保护与考...
年份
1篇
2013
1篇
2011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榆林横山大古界遗址出土仰韶晚期陶器的科学分析
2013年
为揭示陕北地区仰韶时期陶器的产源、烧造工艺、技术传播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情况,应用能最色散X荧光光谱仪、热膨胀分析仪对陕北榆林横山大古界遗址考占发掘现场出土的古陶残片主次量化学组成、烧成温度进行了测试,并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部分样品的抗压强度。分析结果显示:这批陶器原料取自当地,主要是“自烧自用”,陶片中Al2O3含量偏高,外观红色主要是Fe2O3含量偏高导致,烧制温度约为950~1050℃,此项研究为进一步保护修复提供了实验数据。
容波
杨利平
马明志
赵静
王春燕
关键词:
陶器
陶质文物科技保护研究现状
被引量:24
2011年
为了提升陶质文物科技保护水平,本研究从陶质文物病害认知、制陶工艺研究、保护机理研究、保护修复案例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陶质文物科技保护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目前陶质文物科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陶质文物本体形成的物理化学基础研究尚不深入,预防性保护缺乏预测陶质文物病害方面的研究,缺乏科学规范的保护修复效果评价体系,未来应深入地研究陶质文物保护技术基础理论,开发出考古发掘现场成熟的系统的综合保护应用技术,并将陶质文物保护修复材料研究、保护修复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研究方面深入下去。
容波
周铁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