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41120)
- 作品数:21 被引量:86H指数:6
- 相关作者:王红宁黄勇周生胡慧琼柳萍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高密度培养重组菌生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DNA疫苗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高密度、高质粒拷贝数培养工程菌生产重组DNA疫苗pCDNA-M。方法:应用20L自控发酵罐,采用补料分批培养技术,控制补料的补加使溶氧控制在30%~60%,pH值控制在7左右。结果:重组菌E.coli JM109/pCDNA-M发酵液OD600达到45。经纯化后最终质粒DNA得率为100mg/L,质粒没有发生丢失现象。结论:该实验为禽传染性支气管炎DNA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 汪洋易力王红宁王淑芳李宏伟
- 关键词:DNA疫苗发酵
-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脂质体、壳聚糖/DNA疫苗免疫效果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将制备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脂质体/DNA疫苗和壳聚糖/DNA疫苗,分别以肌肉注射(i.m)和滴鼻、点眼(i.n)两种途径免疫健康雏鸡,以裸DNA疫苗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及间接ELISA分别对免疫鸡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数及特异性IBV血清抗体IgG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并于免疫后35d进行攻毒,结果显示:(1)CD4^+T淋巴细胞数,所有试验组在免疫后1~3周左右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各试验组间,脂质体/DNA疫苗肌肉注射途径在免疫后10d后高于壳聚糖/DNA疫苗,但仅在第15天差异显著(P〈0.05),而滴鼻、点眼途径则相反;(2)所有试验组CD8^+T淋巴细胞数仅在免疫后第15天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3)所有组间特异性IBV血清抗体IgG动态变化差异不显著;攻毒后脂质体/DNA疫苗肌肉注射组无鸡只死亡,其他试验组有4%或8%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由此可见,脂质体和壳聚糖均为DNA疫苗良好的佐剂或载体,且脂质体/DNA疫苗肌肉注射的免疫效果优于壳聚糖/DNA疫苗。
- 李晓英王红宁黄勇柳萍胡慧琼白天
- 关键词:DNA疫苗脂质体壳聚糖体液免疫
-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M、N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本研究根据国内外及本课题组前期工作已在GenBank中登录的IBV S1、M、N的基因序列设计用于扩增IBV S1、M、N基因的三对引物,上游引物加上HindⅢ酶切位点,下游引物加上XhoI酶切位点,以本研究已克隆的S1...
- 王红宁周生胡慧琼黄勇李春杨帆柳萍
-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M基因N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 文献传递
- 应用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禽传染性支气管炎冠状病毒被引量:2
- 2007年
- 陈萍王红宁胡慧琼黄勇柳萍
- 关键词:冠状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病毒提纯分子生物学
- 转猪轮状病毒VP6基因烟草植物的获得被引量:7
- 2006年
- 根据G enB ank中轮状病毒VP 6序列设计1对引物,从pGEM-T-VP 6质粒中扩增VP 6 PCR产物。将VP 6克隆到PB I121质粒中,转化根癌农杆菌LBA 4404,挑取阳性菌落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用叶盘法转化烟草,获得再生苗,用RT-PCR、PCR和PCR-sou thern杂交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VP 6基因已成功地转入烟草中。
- 张二芹李世访王春凤钱爱东成卓敏
- 关键词:猪轮状病毒VP6基因烟草植物疫苗
-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AIBk株全基因组的分段克隆、测序及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IBV基因组序列,经多重比较后设计19对引物,用RT-PCR方法对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致肾病变型分离株SAIBk株的全基因组进行了分段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SAIBk株基因组序列全长27520 bp,A+T的含量占61.74%,具有典型的冠状病毒基因组结构。基因组内碱基的插入和缺失主要分布在3 220-3470位、20560-20810位、25310-25600位和27150—27220位。与GenBank上公布的5株IBV基因组序列Beaudette、Mass41、Ca199、BJ、KQ6的同源率分别为87.2%、87.6%、87.2%、85.6%和87.5%。SAIBk株基因组不同区域的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3'UTR和5'UTR是基因组中最为保守的区域,同源率在90.9%~97.7%,而S1基因是基因组中变异最大的区域,同源率在74.8%~83.2%。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SAIBk株与国内分离株S14、LX4、BJ的亲缘关系较近。
- 周生王红宁唐梦君黄勇柳萍
- 关键词: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基因组
- 桑子叶与胚轴不同区段离体再生植株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5年
- 以桑的子叶、下胚轴作为外植体,并将子叶等分为子叶尖部、子叶中部、子叶基部(靠近胚芽的一段),将下胚轴等分为下胚轴上段(靠近胚芽的一段)、中段、下段,置于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表明:子叶基部与下胚轴的上段离体再生效果好,子叶基部的离体再生成苗率可以达到63.5%,下胚轴上段的离体再生成苗率为47.1%。同时还发现分区子叶和分段下胚轴都是越接近胚芽生长点的部位用作外植体,其诱导出芽的时间短,并且能很好地分化再生成苗。
- 王茜龄余茂德徐立吴福安任世儒敬成俊吴存容
- 关键词:桑树子叶胚轴
- IBV的S1、M、N基因与IL-2、IL-18基因双顺反子质粒DNA疫苗研究
- 前言:禽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危害养禽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该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相继流行,其发病率 100%,死亡率10%~30%。国内每年由此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十亿元。对 IB 的 DNA 疫苗的研究发
- 唐梦君王红宁周生徐永莉鲜凌瑾余协中
- 关键词:疫苗研究IBV双顺反子DNA
- 文献传递
- B型副鸡嗜血杆菌血凝素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活性鉴定被引量:6
- 2007年
- 血凝素是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Hpg)的主要抗原成分之一,鸡只对Hpg的免疫力与血凝素抗体滴度成正相关。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B型Hpg Dalian株的血凝素基因序列(AY622378),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扩增Hpg血凝素基因的引物。以大连分离株Hpg中提取的细菌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出了1 038 bp的血凝素基因,将其克隆到pET-32a载体上,构建了pET-HA原核表达质粒并在BL21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血凝试验显示纯化的重组蛋白具有血凝活性;Western试验证明该重组蛋白可以被B型Hpg特异性鸡血清所识别。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对Hpg的血凝素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分析了重组蛋白的血凝活性。
- 王宏俊张培君龚玉梅杨汉春
- 关键词:副鸡嗜血杆菌血凝素原核表达
- 细胞因子类佐剂在黏膜免疫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7年
- 黏膜免疫和黏膜疫苗佐剂的研究是近年来免疫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的产生和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免疫佐剂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所以,细胞因子在黏膜佐剂研究中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与关注。文章主要简述黏膜免疫应答的调节及细胞因子类佐剂在黏膜免疫的研究与应用。
- 余协中王红宁黄勇张毅徐永莉
- 关键词:黏膜免疫佐剂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