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1560)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永江梁琛岳张丽温泉波孟婧瑶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山东莱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断裂带
  • 2篇韧性剪切
  • 2篇韧性剪切带
  • 2篇裂带
  • 2篇剪切带
  • 1篇地球物理
  • 1篇地质
  • 1篇应变速率
  • 1篇有限应变测量
  • 1篇有限应变分析
  • 1篇运动学涡度
  • 1篇石英
  • 1篇走滑
  • 1篇左行走滑
  • 1篇格架
  • 1篇构造地质
  • 1篇构造格架
  • 1篇EBSD
  • 1篇变速率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
  • 2篇沈阳地质矿产...
  • 2篇山东莱克工程...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吉林省煤田地...

作者

  • 3篇梁琛岳
  • 3篇刘永江
  • 2篇李伟民
  • 2篇孟婧瑶
  • 2篇温泉波
  • 2篇张丽
  • 1篇唐振兴
  • 1篇江涛
  • 1篇韩国卿
  • 1篇宋立斌
  • 1篇赵英利
  • 1篇邱玉超
  • 1篇米晓楠
  • 1篇苗洪波
  • 1篇崔凤山
  • 1篇孙恒战

传媒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舒兰盆地构造格架的地球物理制约被引量:5
2013年
舒兰盆地位于佳伊地堑中南段,伊通盆地东北部,是北东向展布的一个狭长状断陷盆地,前人仅对舒兰盆地开展过初步的地质调查,但对盆地构造特征、演化过程的研究相对薄弱。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孢粉资料等,分析对比了舒兰盆地与伊通盆地的新生代沉积地层;通过电法、地震剖面解析,认为盆地南段为半地堑式构造特征,中段为地堑式构造特征,盆地北段从西北至东南呈阶梯状加深的构造形态;结合钻井资料分析认为,盆地基底岩性南段以上二叠统杨家沟组为主,中段主要由花岗岩和白垩系组成,北段主要由白垩系组成;综合分析认为,舒兰盆地构造演化可划分为3个构造演化阶段,即初始断陷期(古新世早期)、断陷期(古新世—渐新世)和挤压反转期(渐新世—中新世)。
米晓楠刘永江江涛梁琛岳唐振兴李伟民宋立斌苗洪波邱玉超孙恒战崔凤山
佳—伊断裂带韧性变形特征被引量:10
2013年
佳木斯—伊通(佳—伊)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北段的西支,控制着佳—伊地堑内各盆地的展布。笔者在佳—伊断裂带中部舒兰水曲柳地区发现一条近NNE向的韧性剪切带。结合显微构造分析认为,该剪切带主要由初糜棱岩—糜棱岩组成,具有左行走滑的特征。对研究区内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进行有限应变测量(Fry法),认为该剪切带应变类型为伸展应变,岩石类型表现为L/LS型构造岩;对糜棱岩样品进行石英C轴EBSD分析,同样指示佳—伊断裂带中段具有左行走滑的构造特征,石英组构以中低温菱面为主,滑移系为{101}<110>。结合前人研究资料,推测佳—伊断裂带中段左行走滑时间为早白垩世中、晚期,形成机制与西太平洋伊泽纳崎板块由NWW转变为NNW向欧亚大陆的高速俯冲有关。
孟婧瑶刘永江梁琛岳温泉波韩国卿米晓楠张丽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有限应变测量EBSD左行走滑
舒兰韧性剪切带应变分析及石英动态重结晶颗粒分形特征与流变参数估算被引量:19
2015年
舒兰北东向韧性剪切带位于佳木斯-伊通断裂带(佳-伊断裂带)中南段,剪切带内糜棱岩具有明显左行走滑特征,片麻理产状近 NNE 向.糜棱岩中长石有限应变 Flinn 图解判别岩石类型为 L-S 型构造岩,属拉长型应变.石英 C 轴 EBSD 组构分析表明,石英组构以中低温菱面为主,滑移系为{0001}〈110〉.剪切带内糜棱岩的剪应变为0.44,不同方法计算所得运动学涡度值均大于0.95,指示剪切变形以简单剪切为主.综合矿物变形温度计、石英 C 轴 EBSD 组构、石英的粒度-频数图及 Kruhl温度计综合估计该韧性剪切带变形机制以位错蠕变机制为主,变质相为低绿片岩相,发生韧性变形和糜棱岩化温度范围在400~500℃之间.糜棱岩内石英动态重结晶新晶粒边界普遍具有锯齿状或港湾状结构,利用分形方法对其重结晶新晶边界研究表明,这些晶粒边界具有自相似性,表现出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值为1.195~1.220.根据石英重结晶粒径估算差应力值为24.35~27.59 MPa,代表了舒兰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化作用过程的差异应力下限.使用不同实验方法估算、比较和分析了该剪切带古应变速率,认为该速率应为10^-12.00~10^-13.18 s^-1,与区域性应变速率10^-13.00~10^-15.00 s^-1对比,说明舒兰韧性剪切带的应变速率与世界上大多数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应变速率一致,是缓慢变形的结果,其形成可能与早白垩世伊泽纳崎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发生转向有关.
梁琛岳刘永江孟婧瑶温泉波李伟民赵英利米晓楠张丽
关键词:有限应变分析运动学涡度应变速率构造地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