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9112)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金娟俞相阳郭兴强张育涵胡涵庆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贵州贫困农村室内不同燃料产生PM_(10)的微观特征被引量:1
- 2012年
- 应用高分辨率扫描电镜(SEM)和图像分析研究了贵州贫困农村不同燃料类型(拌泥煤、煤、蜂窝煤和柴)产生室内PM10的微观形貌和不同类型颗粒物的数量-粒度、体积-粒度分布.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燃料产生的PM10中颗粒物以烟尘及其集合体、矿物颗粒和飞灰为主,烟尘及其集合体均达到72.69%以上;在数量-粒度分布上,以煤和蜂窝煤燃烧产生的PM10中烟尘集合体和燃煤飞灰呈单峰分布;以拌泥煤为燃料产生的室内PM10中烟尘及其集合体呈单峰分布,燃煤飞灰呈双峰分布;以柴为燃料的室内PM10中烟尘及其集合体呈单峰分布.不同类型燃料产生的PM10中颗粒物体积-粒度分布基本呈单峰分布,主要分布在粒径>1.0μm.
- 李金娟郭兴强俞相阳杨荣师
- 使用固硫添加剂减少煤燃烧SO_2排放的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通过实验对影响钙基固硫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a/S比的增大,煤的固硫率逐渐升高,Ca/S比为2.5时,煤的固硫率最高;投放不同的添加剂时,当Ca/S比为2,NaCl、Na2CO3、Fe2O3的投放量分别为固硫剂的6%、3%、6%时,煤的固硫率最高;当炉温为1 000℃、粒度为0.1 mm时,煤的固硫率最高.此外,添加剂在煤燃烧过程中投放时的固硫率高于在燃烧前和燃烧后投放时的固硫率.本研究对促进固硫工艺的发展,并为分散式民用燃煤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依据.
- 张育涵胡涵庆李金娟
- 关键词:煤炭燃烧固硫剂添加剂固硫率
- 贵州贫困农村室内PM_(10)污染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为调查贵州贫困农村室内空气污染水平,对织金和六枝农户室内可吸入颗粒物(PM10)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了PM10污染水平,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暖期PM10的平均值为640.5μg/m3,最高质量浓度达到7 739.9μg/m3;非采暖期PM10的平均值为459.9μg/m3,最高质量浓度达到3 515.1μg/m3,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相比,研究区PM10的超标率为71%~92%,超标倍数最高达50.60倍。经调查可知,贵州贫困农村室内PM10污染水平与燃料类型、炉灶类型、室内通风情况等密切相关,以拌泥煤、纯煤、蜂窝煤和简易敞口灶为主,且室内通风较差。
- 李金娟郭兴强杨荣师俞相阳
-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污染水平贫困农村
- 贵州贫困农村室内PM_(10)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研究
- 2012年
- 采集贵州贫困农村室内不同类型燃料产生的PM10样品,运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法测定了Fe、Al、Zn、Cr、As、Mn、V、Cu等8种金属元素,分析了影响金属元素浓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室内PM10中金属元素的污染主要是由燃料燃烧引起的,不同类型燃料对室内PM10中金属元素浓度贡献大小为柴>蜂窝煤>拌泥煤>煤.运用富集因子法分析了室内PM10中金属元素的来源,结果显示:Al、V、Mn、Cu、Fe元素主要为自然源,Cr元素是由自然源和人为源共同作用产生的,Zn和As元素主要来自人为源,如燃煤、吸烟、烹饪等.
- 郭兴强李金娟俞相阳杨荣师
- 关键词:PM10空气污染金属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