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国际合作计划(0804WCGA129)
- 作品数:4 被引量:55H指数:4
- 相关作者:唐红张亮刘文兰朱晓霞杨美玲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国际合作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甘肃紫斑牡丹茎扦插繁殖技术初探被引量:16
- 2012年
- 通过基质、设施条件、外源激素种类和质量浓度、处理时间等不同试验,分析研究紫斑牡丹扦插存活、生根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以及扦插基质、外源激素等不同条件对扦插生根的影响。同时,从解剖学出发,分析生根抑制物质对紫斑牡丹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9—11月份是紫斑牡丹扦插的最佳时期;扦插温度与湿度条件是生根和存活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但对生根效应不显著;外源激素的种类对生根影响不显著,800~1 000 mg·L-1的IBA处理插条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存活率;扦插时出现的褐变问题,是影响扦插生根的又一重要因素;扦插后插条的维管形成层细胞发生分裂,细胞质变浓,细胞排列变得紧密,有些细胞群由内向外生长穿过形成层、皮层直到突出表皮。通过探讨、分析插条存活与生根的因素,为紫斑牡丹茎扦插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 刘文兰唐红张亮朱晓霞康云龙张红
- 关键词:紫斑牡丹扦插存活率褐化
- 西北地区紫斑牡丹传统品种的数量分类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在对紫斑牡丹传统品种的形态学性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把数量分类学中的Q型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经鉴定命名的花果叶等性状齐全的16个品种分类,并对34个性状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Q型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结实情况、花型、雌蕊状况和雄蕊状况可为品种群下划分品种的标准。R型聚类分析的结果揭示了34个性状特征中,株高和冠幅(r=0.843)、雄蕊数量和雄蕊着生方式(r=0.736)、心皮发育状况和结实(r=0.830)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7,相关性较强。其他性状对进化均具有独立作用。对各性状做主成分分析,研究各性状对植株的贡献率,根据贡献率大小从30个性状指标中选出影响较大的11个:结实情况、花型、雄蕊、雌蕊、色斑、花色、叶、枝长、花径、株高、花瓣内瓣情况。这为以后紫斑牡丹传统品种的分类性状选择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 张亮唐红刘文兰朱晓霞杨荔
- 关键词:紫斑牡丹聚类分析
- 紫斑牡丹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20
- 2012年
- 利用ISSR标记对一个居群内的16个紫斑牡丹品种材料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5条用于紫斑牡丹的ISSR扩增。共扩增出13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6条,多态性百分率为71.6%。根据ISSR扩增结果,利用NTSYSpc 2.10e软件进行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析,16个紫斑牡丹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5~0.93。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0.534处,16个紫斑牡丹品种材料可分为4类。第Ⅰ类中的6个紫斑牡丹品种材料中有5个为皇冠型品种,1个单瓣型,其他类中也有皇冠花型品种但未聚在Ⅰ类中;第Ⅱ类仅有1个‘粉盘托桂’,它是所选材料中唯一的托桂型品种,单独聚为一类;第Ⅲ类由不同花色、花型品种聚为一类,可见亲缘关系较近的紫斑牡丹品种性状变异性也很大;第Ⅳ类中A组品种材料均为白色,花型有单瓣型、荷花型和绣球型;B组仅有一个‘银线女’,它是所选材料中唯一的红色绣球型材料。研究表明,不同相似系数的遗传聚类划分与花色、花型之间并非完全具有相关性。
- 杨美玲唐红
- 关键词:紫斑牡丹聚类分析
- 甘肃子午岭野生紫斑牡丹种群及生境被引量:10
- 2012年
- 通过现场踏查及样地调查,甘肃庆阳子午岭太白林区瓦川沟分布着面积为69.25 hm2的紫斑牡丹天然种群,其生长的坡向、坡位等生境条件对其种群特征产生影响。紫斑牡丹种群主要分布于温暖潮湿的阴坡(东北坡)环境,根系生长在林区0~40 cm、pH值为7.8~8的土层中。不同坡位对紫斑牡丹种群密度及幼苗的形成影响较大,分布于山坡中、下部的紫斑牡丹种群具有良好的生长状况、群落稳定性及更新能力,即水热条件好、枯落层厚的山林中部有利于紫斑牡丹种群密度的增加。太白林区野生紫斑牡丹随着株龄的增加株高变化逐渐缓慢,18 a以后株高稳定至140 cm左右。紫斑牡丹种群特征的研究可为野生紫斑牡丹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 唐红张亮刘文兰朱晓霞杨晓霞
- 关键词:紫斑牡丹种群特征生境资源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