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437)
- 作品数:13 被引量:96H指数:6
- 相关作者:刘文超郭燕王倩荣郭俊召张红梅更多>>
-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解放军第323医院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分析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在CENTRAL/Pub 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1995年-2013年间比较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5篇文献(包括422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总缓解率分别为66.19%、24.68%,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为1.59(95%CI:1.32-1.91),个体RR值波动于1.52-1.90之间。异质性检验未发现明显偏倚(P=0.99)。结论: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 郭俊召刘文超张红梅
- 关键词:全身热疗非小细胞肺癌META分析
- EGFR突变种类与临床疗效关联被引量:3
- 2011年
- 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是应用靶向药物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及预测指标。对其突变的检测可以指导TKI类药物(TKIs)的最佳应用。该种突变常出现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尤其是在亚洲女性、肺腺癌、非吸烟者中,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TKIs治疗的敏感性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利用EGFR基因的已知突变热点的相关知识选择适合不同分子遗传学背景的群体或/和个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最终达到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双重目的。
- 陈亚楠张菊刘文超
- 关键词:突变分子靶向治疗
- 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220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观察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全身热疗联合化疗的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22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常规化疗联合全身热疗,观察其疗效。全身热疗采用SRI全身热疗系统,温度40℃±0.5℃,持续90-120分钟,1次/3周。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3例(1.36%),部分缓解(PR)28例(12.73%),疾病稳定(SD)118例(53.64%),疾病进展(PD)71例(32.27%),疾病控制率(CR+PR+SD)67.73%。绝大多数患者自觉症状好转,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全身热疗联合化疗近期疗效确切,不同肿瘤对全身热疗的敏感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 郭俊召刘文超陈衍喻召才张红梅杨静悦薛妍
- 关键词:晚期恶性肿瘤全身热疗化疗
- 体腔循环热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体腔循环热灌注化疗(Cavity circulatorythermal perfusion,CCTP)中不同温度对实验犬生命体征和腹腔各脏器的影响,明确实验动物CCTP的适宜温度。方法:以犬为实验动物,分别于其腹腔温度41、42、43℃时进行指标检测。对每组动物进行CCTP,化疗药物为顺铂,每次流速140mL/min治疗持续60 min,每隔2 d重复1次,共3次。在每次CCTP前及24 h后抽取外周血备检。CCTP 3次后24 h及2周时每组分别处死2只犬,观察内脏器官形态学改变,进行肝、肾等脏器病理检查。结果:41、42C温度,流速140mL/min下3次CCTP对犬的生命体征及肝肾功无明显影响;43℃腹腔温度流速140mL/min行3次CCTP后对犬生命体征及肝肾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肝、肾、脾及肠组织表现出病理损伤。结论:42℃、流速140mL/min以下腹腔温度联合顺铂3次CCTP、每次60 min是安全的,可作为CCTP联合化疗的治疗温度;43℃同条件下对犬的生理功能有损害,不适合作为CCTP联合化疗的治疗温度。
- 刘文超李春宝王宇李唯
- NDRG2在热应激抗肝癌细胞侵袭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NDRG2在热疗诱导的热应激抗肝癌细胞侵袭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方法:构建NDRG2过表达和干涉表达的HepG-2细胞稳转细胞株,通过Transwell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了和细胞侵袭力和细胞内NDRG2、MMP-2和MMP-9的表达量变化;构建荷瘤鼠模型,通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对比了热对肿瘤细胞向周围肌肉组织的侵袭抑制作用。结果:给予NDRG2过表达的HepG-2细胞45℃、30min热处理后,细胞内NDRG2的表达明显增高,同时伴随细胞侵袭力、MMP-2和MMP-9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45℃的局部热作用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对周围肌肉组织的侵袭,而干涉细胞内NDRG2的表达则降低了热对肿瘤细胞侵袭的抑制。对其机制的研究中发现,给予对照和NDRG2过表达的HepG-2细胞45℃,30min热刺激后,HSP70在热后6h表达量开始升高,而在两个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对照组的HepG-2细胞在给予热处理后ERK1/2的磷酸化水平降低;NDRG2的过表达不仅降低了细胞中ERK1/2的本底水平,还降低了热作用早期对ERK1/2的诱导;进一步分别应用ERK1/2,p38MAPK和JNK三个激酶的抑制剂作用于NDRG2被敲除的HepG-2细胞,经过热处理后ERK1/2抑制剂组可以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侵袭。结论:热应激所诱导NDRG2的表达量与肝癌细胞的侵袭力呈现一种负相关性;在热应激抗肝癌细胞侵袭的作用中,是通过影响NDRG2-ERK1/2通路而实现的。
- 郭燕候玉马骥王倩荣刘文超
- 关键词:热应激NDRG2肝癌分子机制
- 热作用对人肝癌MHCC97细胞增殖、凋亡及NDRG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热作用对人肝癌细胞株MHCC97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NDRG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MHCC97细胞分为5组,43℃恒温分别加热0h(对照组)、0.5h、1h、1.5h、2h。各组热处理后继续37℃恒温培养。于3h、6h、9h、12h、24h,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各处理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NDRG2蛋白量的表达。结果:热处理后,细胞形态出现明显改变,细胞体积缩小,部分细胞脱落,加热2h培养24h者最为显著;热处理后,细胞增殖受抑制,以加热1h培养24h者最为明显(67.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凋亡百分比在加热2h培养12h者达最大值(58.4%);Western blot检测提示,加热1h培养24h者,NDRG2蛋白表达量最低。结论:热疗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和增殖抑制作用,并且能够诱导其凋亡,降低NDRG2蛋白的表达,以加热1h后培养24h效果最明显。
- 蔡佳辰刘文超王倩荣郭燕陈战刘志佳
- 关键词:肝癌细胞热疗NDRG2
- 阿霉素热化疗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阿霉素(ADM)加热化疗对人肝癌细胞HHCC及HepG2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HCC和HepG2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浴加温法,观察单纯热疗,ADM化疗和热化疗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MTT法确定阿霉素的工作浓度并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热化疗组细胞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纯热疗、单纯化疗组[HHCC细胞:(65.77±2.54)%vs(23.18±0.81)%、(38.35±2.23)%,P<0.05。HepG2细胞:(74.25±1.53)%vs(1 7.1 2±2.8 6)%、(30.35±5.90)%,P<0.05]。热化疗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单纯热疗组、单纯化疗组[HHCC细胞:(76.1±2.33)%vs(23.83±1.76)%、(45.57±2.81)%,P<0.05。HepG2细胞:(76.9±2.79)%vs(19.7±7.63)%、(37.43±1.88)%,P<0.05]。结论:加热能增强ADM对HHCC及HepG2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 王倩荣史正华马骥刘文超
- 关键词:阿霉素热化疗HHCCHEPG2细胞增殖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吉非替尼临床疗效关联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评估吉非替尼(Gefitinib)疗效和晚期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情况的关联。方法:121名晚期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是经过一线化疗方案失败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日予以口服吉非替尼250mg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为止。在开始治疗之前检测EGFR18、19、21位点,于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检查和规范的随访。分析疗效、突变以及中位生存期之间的关联。结果:在115名有效随访的患者中,13例完全缓解,25例部分缓解,38例稳定,39例病情进展。疾病控制率66.3%。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9.7%和26.9%。中位生存期16个月。115人中有38例病人存在EGFR突变。EGFR突变的病人表现出对吉非替尼较敏感。不吸烟的女性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较长的生存期。而患者年龄、一线化疗周期、肿瘤分期的组间差异对于生存期的影响都无显著差异。结论:吉非替尼在女性不吸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疗效是确定的。西部女性肺腺癌患者拥有较高的突变率和较长的生存时间。
- 陈亚楠张菊刘文超褚晓源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 开展热疗,推动肿瘤治疗的进步被引量:16
- 2011年
- 肿瘤热疗,即应用热能治疗肿瘤,是继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后又一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方法。本文概述了热疗的基本概念,系统介绍热疗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影响肿瘤侵袭转移、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协同放、化疗作用等机理,同时介绍了肿瘤热疗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其中包括热休克蛋白(HSPs)的表达、信号通路转导以及耐药相关调控,并提出了肿瘤热疗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 刘文超
- 关键词:肿瘤热疗
- 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比较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25例Ⅲb/Ⅳ病人1∶2∶4比例随机分为全身热疗联合化疗组、局部热疗联合化疗组、单纯化疗组。全身热疗采用SRI全身热疗系统,每周期1次;局部热疗采用HG-2000高频热疗机,每周期2次;化疗采用含铂两药联合方案。结果:无进展生存期(PFS):全身热疗组35例,(5.21±3.84)月;局部热疗组61例,(4.02±2.82)月;单纯化疗组129例,(3.49±2.75)月。全身热疗组PFS与单纯化疗组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3),也优于局部热疗联合化疗组(P=0.061)。局部热疗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255)。治疗相关毒副反应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全身热疗联合化疗PFS优于单纯化疗及局部热疗联合化疗组,毒副反应可耐受,有望成为晚期NSCLC的辅助治疗方法。
- 郭俊召刘文超张红梅陈衍
- 关键词:热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