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CMATG2010M24)

作品数:6 被引量:90H指数:6
相关作者:卓嘎罗布杨秀海边巴次仁周长艳更多>>
相关机构: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2篇气候特征
  • 2篇降水
  • 2篇降水量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生长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水汽
  • 1篇水汽输送
  • 1篇天气气候
  • 1篇天气气候特征
  • 1篇天气气候特征...
  • 1篇气候特征分析
  • 1篇金沙江
  • 1篇径流
  • 1篇径流变化
  • 1篇径流量
  • 1篇可降水量
  • 1篇降水转化率

机构

  • 5篇西藏高原大气...
  • 3篇中国气象局成...
  • 2篇西藏自治区气...

作者

  • 5篇卓嘎
  • 5篇罗布
  • 4篇杨秀海
  • 2篇边巴次仁
  • 1篇周长艳
  • 1篇王伟

传媒

  • 3篇冰川冻土
  • 1篇高原气象
  • 1篇草业科学
  • 1篇高原山地气象...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960-2004年金沙江径流量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3
2011年
基于金沙江流域内1960-2004年的水文、气象站观测数据,分析了区域内径流量的年际、年代际变化以及气候因素(如降水量、平均气温)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0a来径流量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并且支流雅砻江为金沙江径流量的主要产流区;干流与支流均存在年代间丰枯转移,20世纪60年代、90年代偏丰,70年代偏枯;干流夏半年产流量稍微大于支流,支流冬半年产流量明显大于干流;M-K检验揭示出在1966年和1997年前后存在显著突变现象.金沙江流域1970年代处于少雨阶段,其他年代均为多雨阶段;1960-1970年代处于低温阶段,1980年代后为高温阶段,降水量、气温的增加均以2000年后较为突出.年降水量,尤其是上游地区年降水量极大地影响着年径流量的变化,春季径流量不仅受同期降水量和温度(负相关)影响,还与前期气温存在正相关;夏季径流量受同期和前期降水量的影响;秋季径流量受同期降水量和前期降水量、气温(负相关)的共同影响;冬季径流量受同期气温(正相关)及前期降水量的影响.
卓嘎建军边巴次仁
关键词:金沙江径流变化气候变化
近30年西藏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29
2013年
利用1980—2009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同期西藏地区34个气象站的月降水量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该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近30年大气可降水量呈逐渐减少趋势且年际变率相对较小,还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差异,即夏季大气可降水量最大、冬季最小;多、少雨年大气可降水量的空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西藏地区的空中水汽含量相对稳定,有利于空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2)降水转化率在那曲中东部和西藏东南部最高、西藏西北部最低;近30年西藏地区降水转化率呈逐渐增加趋势且年际变率较大,其季节变化与大气可降水量的变化规律一致;降水转化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某年为多(少)雨年。(3)西藏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和实际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接近,但其时间变化趋势与同期降水量增加的趋势正好相反;大气可降水量转化率与实际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降水转化率的升高(降低)对应着降水量的增多(减少)。
卓嘎边巴次仁杨秀海罗布
关键词:大气可降水量降水转化率
藏北高原气候变化与植被生长状况被引量:23
2011年
概述了近年来对西藏藏北地区气候变化与植被生长状况的研究进展。总结发现,藏北的那曲地区总体在向暖湿方向发展,有利于植被生长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阿里地区则有暖干化发展趋势,对牧草的生长有不利影响。诸多气候因子——最低气温、水汽压、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降水量等对植被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对藏北高原植被变化的研究表明,牧草都呈现出退化趋势,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除自然天气气候因素外,人类活动不可忽视。
杨秀海卓嘎罗布
关键词:藏北高原气候变化植被生长
珠峰地区天气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利用珠穆朗玛峰地区北部定日站和西部聂拉木站1971-2009年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月降水量、月蒸发量资料,对珠峰地区1971-2009年近39a来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该区域5个自动气象观测站2009年的资料进行了温、压、湿、风等分析.结果表明:1971-2009年珠峰地区气温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增温更为显著,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温度变化幅度;定日站增幅较聂拉木站明显,且以冬、春两季的气温增长幅度大.位于珠峰的西边略偏北的聂拉木站,迎向暖湿气流,降水丰富,但季节差异很小;定日站的年降水量不到聂拉木站的一半,且夏季降水占到了全年的85%;定日站的年降水量略微呈上升状态,蒸发量下降,两者的变化趋势都不是太明显;聂拉木站的降水量下降趋势比定日站明显,蒸发量略显上升.2009年资料显示,珠峰地区5个站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各异,温度、气压与各站的海拔密切相关.
杨秀海卓嘎罗布王伟
关键词:气候变化
西藏地区GPS水汽资料与降水量之间的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利用2008年7月份西藏地区地基GPS遥感大气水汽总量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大气水汽总量与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海拔高度对站点上空水汽总量的影响比较明显,一般情况下海拔越高水汽总量越低;其次高原上某地的降水转化率高低与该地所处的长期天气背景有关2.水汽总量值与实际降水量的大小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正比关系,水汽梯度值和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对降水量的大小有重要影响。3.日平均温度和GPS大气可降水量跟相对湿度之间呈反相关;降水往往出现在高温高湿后面,这种现象可以用湿旋转效应解释;最低温度跟GPS大气可降水量之间有良好的正相关。
罗布杨秀海央金
1980-2009年西藏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被引量:12
2012年
利用1980-2009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格点资料,分析了近30a来西藏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西边界和南边界为水汽流入边界,北边界和东边界为水汽流出边界;夏季水汽总输入量最大,冬季最小且季节差异显著;春季水汽总输出量最大,冬季最小且季节差异不明显;春、冬季为净水汽支出,夏、秋季为净水汽收入;2)无论是年还是不同季节平均,近30a来西边界水汽输入量、北边界水汽输出量基本呈现增加趋势或弱的减少趋势,东边界水汽输出量、南边界水汽输入量基本呈现减少趋势;总水汽输入、输出量均呈现减少趋势;年、夏季、秋季净收入量呈现减少趋势,春季、冬季净支出量呈现增加趋势;3)西藏地区冬、春、秋季的水汽主要来自中纬度西风带水汽输送,夏季水汽主要来自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夏季南边界的水汽输送状况对西藏地区降水起着决定性作用.
卓嘎罗布周长艳
关键词:气候特征水汽输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