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03)

作品数:11 被引量:400H指数:9
相关作者:张宏福孙勇军李传金徐佩芬杨岳衡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地幔
  • 9篇岩石
  • 9篇岩石圈
  • 7篇岩石圈地幔
  • 6篇新生代
  • 5篇橄榄岩
  • 4篇同位素
  • 4篇含金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地幔橄榄岩
  • 3篇克拉通
  • 2篇地壳
  • 2篇地壳厚度
  • 2篇地质
  • 2篇地幔交代
  • 2篇地幔交代作用
  • 2篇地幔岩
  • 2篇新生代玄武岩
  • 2篇玄武岩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山西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山西潞安环保...

作者

  • 11篇张宏福
  • 5篇赵新苗
  • 5篇杨岳衡
  • 4篇汤艳杰
  • 4篇徐佩芬
  • 4篇英基丰
  • 4篇肖燕
  • 4篇李传金
  • 3篇苏本勋
  • 3篇孙勇军
  • 2篇张瑾
  • 1篇朱祥坤
  • 1篇王巧云
  • 1篇孙赫
  • 1篇张文慧
  • 1篇翟明国
  • 1篇张晓晖
  • 1篇贾建喜
  • 1篇邵济安
  • 1篇杨蔚

传媒

  • 5篇岩石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山西地区地壳厚度变化:“晋中坡折带”及其地质意义探讨
利用山西数字地震台网中心6年的远震数据计算接收函数并进行H-k搜索,以获得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结果表明,山西地区在平遥盆地北缘的文水晋中一线,地壳厚度存在北厚南薄差异变化的坡折带,称之为"晋中坡折带".该带呈NEE向延伸...
李传金徐佩芬孙勇军贾建喜
关键词:接收函数地壳厚度
文献传递
辽西义县组火山岩:拆沉作用还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被引量:36
2008年
通过对所有已发表的辽西义县组火山岩数据进行系统的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发现义县组火山岩以中基性为主,其上部层位中酸性组分增多。其高的Mg值和埃达克质特征并不是原始岩浆本身的性质,不能作为下地壳拆沉作用的有力证据。义县组火山岩的基性部分主要来自于受洋壳俯冲作用改造过的岩石圈地幔,并存在与古老下地壳来源的熔体不同程度的混合作用。因此,义县组火山岩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而非下地壳拆沉作用的产物。底侵的下地壳也参与了义县组火山岩的形成,但软流圈组分的参与有限。
张宏福邵济安
关键词:义县组火山岩岩浆混合作用岩石圈伸展
华北克拉通东部含金刚石金伯利岩的侵位年龄和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本文首次报道了我国华北克拉通内部金伯利岩中金云母巨晶的Ar-Ar同位素年龄和含金刚石金伯利岩的Hf同位素组成特征,并结合金伯利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对华北金伯利岩的岩石成因及其构造背景进行了探讨。金伯利岩中金云母巨...
张宏福杨岳衡
关键词:AR-AR年代学金伯利岩华北克拉通东部
文献传递
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过程中Re-Os体系的变化趋势:对华北新生代地幔橄榄岩Re-Os年龄含义的启示被引量:6
2008年
橄榄岩的 Re-Os 同位素体系作为探讨岩石圈地幔形成年龄的重要手段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Re-Os体系是否会受到橄榄岩的低温蚀变如蛇纹石化和地幔交代作用或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在总结国际上典型造山带橄榄岩剖面研究和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橄榄岩的 Re-Os 同位素体系基本不受蛇纹石化等低温蚀变作用的影响;但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会造成橄榄岩的 Re-Os 体系的变化即 Re 或 Os 的带入。当熔体/岩石比例较小时(≤1),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会造成橄榄岩的 Re 含量显著增加,而放射成因的 Os 同位素即^(187)Os 增量有限。但当熔体/岩石比例很大时(≥1),会造成^(187)Os 同位素显著增加。同时,橄榄岩的 Re 含量与中等程度不相容主、微量元素如 Al、Ti、Yb 的正相关关系可以通过橄榄岩的两阶段演化模式来解释,即早期的部分熔融残留和后期的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橄榄岩的 Re 含量与 Cr 含量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说明了这一问题。上述结果对华北东部岩石圈地幔的演化过程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为华北东部古生代时期的确存在太古宙岩石圈地幔,然而新生代时期地、橄榄岩捕虏体普遍具有元古宙而非太古宙的事实证明橄榄岩—熔体的相互作用的确广泛存在,从而造成岩石圈地幔橄榄岩变年轻。因此,新生代地幔捕虏体的 Re-Os 同位素年龄并不是岩石圈地幔的形成年龄,而是混合作用的结果。汉诺坝地幔橄榄岩的 Re 含量和 Sr、Nd 同位素组成符合橄榄岩—多元熔体相互作用的混合趋势,其橄榄岩的全岩 Al_2O_3含量和橄榄石 Fo 的反相关性能够通过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来解释。
张宏福
地幔橄榄岩中橄榄石的指示意义被引量:10
2011年
橄榄石是地幔橄榄岩和辉石岩的主要组成矿物,但也经常以斑晶和捕虏晶的形式出现在玄武质岩石中。结合近年来在地幔橄榄岩的主要元素(如Mg和Fe)组成特征以及Li、Mg和Fe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对橄榄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演化过程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讨论,旨在加深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演化过程的理解。现有研究表明:地幔橄榄岩中橄榄石的矿物学特征、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能够很好地指示岩石圈地幔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克拉通地区的地幔橄榄岩来说,橄榄石的Mg#通常可以指示岩石圈地幔的属性,古老、难熔的地幔橄榄岩中的橄榄石一般具有较高的Mg#(>92),而新生的岩石圈地幔橄榄岩中的橄榄石则具有较低的Mg#(<91)。因此,地幔橄榄岩中橄榄石的Mg#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年龄意义。橄榄岩中橄榄石的Li、Mg和Fe同位素组成也可以明确指示岩石圈地幔的属性及其所经历的演化过程,正常地幔的δ7Li、δ26Mg和δ57Fe组成相对均一,如果上述同位素组成偏离正常地幔值,则说明岩石圈地幔经历了熔体/流体的交代作用。华北克拉通地区地幔橄榄岩捕虏体中橄榄石的Li、Mg和Fe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该区的岩石圈地幔经历了多个阶段、不同来源的熔体/流体的改造过程。
汤艳杰张宏福英基丰杨蔚赵新苗苏本勋肖燕
关键词:橄榄石地球化学岩石圈演化
利用微动勘察方法探测煤矿陷落柱被引量:132
2009年
陷落柱是危害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探测陷落柱是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当务之急.本文首次将微动勘察方法应用于煤矿采区勘探,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陷落柱异常区反映敏感.在山西潞安漳村煤矿2002工作面测区已知陷落柱上,无论是单点反演获得的S波速度结构,还是微动视S波速度剖面,均能清晰显示陷落柱.微动剖面确定的陷落柱位置与巷道揭露位置一致,边界误差在10 m左右.微动勘察方法是探测陷落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物探方法,由于其分辨率高、无需人工源、野外施工方法灵活便捷、不受施工场地限制等特点,对探测村庄覆盖区之下的煤层构造、圈定陷落柱等,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徐佩芬李传金凌甦群张胤彬侯超孙勇军
关键词:S波速度陷落柱煤矿安全
华北岩石圈地幔的多次组成转化过程:橄榄岩与不同来源熔体间的相互作用——来自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的岩石学和Li、Fe等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2007年
  华北克拉通显生宙以来岩石圈的巨厚减薄是全球古老克拉通地区难得的重要地质现象,这一地区已成为研究古老岩石圈稳定性和改造过程的理想地区,也是我国继青藏高原隆升和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之后又一个国际热点地区.……
张宏福英基丰汤艳杰张瑾赵新苗杨岳衡肖燕
关键词:橄榄岩捕虏体FE同位素岩石圈地幔
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山西地区地壳厚度变化:“晋中坡折带"及其地质意义探讨被引量:11
2010年
利用山西数字地震台网中心6年的远震数据计算接收函数并进行H-k搜索,以获得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结果表明,山西地区在平遥盆地北缘的文水晋中一线,地壳厚度存在北厚南薄差异变化的坡折带,称之为"晋中坡折带".该带呈NEE向延伸,其南部地区地壳厚度37~40 km,北部地区厚41~45 km.本文分析认为,该坡折带代表早前寒武纪基底构造,是华北克拉通内部的重要构造边界.山西地区基底构造保存完好,地壳厚度未明显减薄.
李传金徐佩芬孙勇军贾建喜
关键词:接收函数地壳厚度
华北岩石圈地幔的多次组成转化过程:橄榄岩与不同来源熔体间的相互作用——来自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的岩石学和Li、Fe等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正>华北克拉通显生宙以来岩石圈的巨厚减薄是全球古老克拉通地区难得的重要地质现象,这一地区已成为研究古老岩石圈稳定性和改造过程的理想地区,也是我国继青藏高原隆升和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之后又一个国际热点地区。现有研究资料...
张宏福英基丰汤艳杰张瑾赵新苗杨岳衡肖燕
关键词:橄榄岩捕虏体FE同位素岩石圈地幔
文献传递
华北克拉通东部含金刚石金伯利岩的侵位年龄和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75
2007年
本文首次报道了我国华北克拉通内部金伯利岩中金云母巨晶的Ar-Ar同位素年龄和含金刚石金伯利岩的Hf同位素组成特征,并结合金伯利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对华北金伯利岩的岩石成因及其构造背景进行了探讨。金伯利岩中金云母巨晶的年代学分析显示华北克拉通内部的蒙阴和复县金伯利岩具有一致的侵位年龄,约465±2Ma。这与以前发表的金伯利岩中钙钛矿的U-Pb年龄和金云母的Rb-Sr等时线年龄一致。Sr-Nd同位素结果表明蒙阴和复县金伯利岩皆具有很小的Nd同位素变化范围(ε_(Nd)分别为-0.4~0.2和-3.4~-2.3)。然而,这些金伯利岩却具有极大的Sr同位素组成范围(I_(Sr)分布为-0.2~28.1和0~75)。其中复县比蒙阴金伯利岩具有较低的Nd同位素和更宽的Sr同位素组成。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蒙阴和复县两岩区内部各金伯利岩岩管具有非常一致的铪同位素组成,类似于Nd同位素组成特征,其中蒙阴金伯利岩的^(176)Hf/^(177)Hf初始值为0.282474~0.282416,相应的ε_(Hf)值为-2.37~-0.30;复县金伯利岩的^(176)Hf/^(177)Hf初始值为0.282305~0.282369;相应的ε_(Hf)值为-6.29~-4.04。这说明蒙阴金伯利岩与复县金伯利岩相比具有较高的Hf同位素组成。结合Sr-Nd同位素组成,暗示蒙阴和复县金伯利岩的Hf同位素组成的不同可能反映金伯利岩岩浆形成时软流圈、岩石圈地幔以及俯冲的洋壳物质参与比例的不同。Sr-Nd-Hf同位素特征说明我国华北古生代金伯利岩的形成同样与华北用边的古大洋岩石圈向华北内部俯冲作用有关。
张宏福杨岳衡
关键词:AR-AR年代学金伯利岩华北克拉通东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