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2445) 作品数:9 被引量:32 H指数:3 相关作者: 陈光辉 秦宇红 卢喜烈 王玉红 张琰琴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航空工业中心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老年人发作性晕厥、眩晕、心悸的心律失常的分析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发生晕厥、眩晕、心悸时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及心律失常的主要类型。方法对176例发生晕厥、眩晕、心悸者记录的动态心电图(DCG)进行分析。结果96例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PVS)多见,其次为传导阻滞(CB);24h DCG监测≥60岁组(A组)发生CB及多源PVS、R on T现象及室性心动过速比<60岁组(B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老年患者发生晕厥、眩晕、心悸时心律失常以激动起源异常、CB多见,其中可见多源PVS、R on T现象及室性心动过速。老年人发生一过性严重心律失常是导致晕厥、眩晕、心悸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洪林 卢喜烈关键词: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9 2013年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具有自我更新、向不同组织分化及免疫调节功能,而被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的方法之一。目的:从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特性,转分化能力、免疫调节、心脏修复的作用机制以及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早期的临床实验资料做一简要阐述。方法:以"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MSCs,Immunomodul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heart failure"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VIP)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35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除了具备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之外,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避免同种异体移植或异种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它可以向心肌细胞及脉管系统分化,通过旁分泌作用分泌一系列的细胞活素类物质及生长因子,并且动员内在的心肌干细胞,从而起到改善心功能,诱导逆向重塑,降低心梗面积的作用。相关的临床实验也显示了移植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陈婷 陈光辉关键词: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调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干细胞移植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干细胞是一群较原始的细胞,具有极强的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可以代替病损的心肌细胞,构建新的血管,使无力的心脏重获泵血功能。为此综述干细胞移植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2000-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cardiovascular disease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干细胞的分类、移植途径及其在基础与临床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0篇相关文献,3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9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1篇文献中,19篇涉及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的干细胞分类,1篇涉及干细胞的移植途径,8篇涉及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3篇涉及存在问题与展望。资料综合: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系统疾病已上升为现代社会主要的致死、致残原因。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已成为细胞替代治疗的主要种子细胞,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开拓了重要的研究及应用领域。目前可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的干细胞种类较多,如胚胎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骨骼肌卫星细胞、心肌干细胞、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等。干细胞的移植途径常用的有心肌直接注射法、经冠状动脉注射法、经静脉注射法。干细胞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和心肌再生、降低心肌细胞凋亡以及减少心肌胶原表达来治疗心血管疾病,从而改善心脏功能,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离常规临床应用仍有相当的距离。结论:干细胞作为心血管疾病防治未来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的重要领域,解决干细胞移植治疗 陈光辉 夏菁 刘宏斌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干细胞 细胞移植 体外诱导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英文) 被引量:3 2007年 背景:目前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应用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可以分化为完全意义上的心肌细胞,是否具备心肌细胞所特有的功能。如何提高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的分化率,如何提高在移植后的归巢和存活率等问题的解决对于指导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有重要的意义。目的:观察体外培养并诱导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实验室。材料:脂肪取自解放军总医院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均知情同意);IMDM(Hyclon公司),Ⅰ型胶原酶(Gibco公司),5-aza(Sigma),抗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TnT)多克隆抗体(福建迈新生物技术公司),抗CD44、抗CD45、抗CD34、HLA2DR、Ⅷ因子单克隆抗体、抗结蛋白(Desmin),抗α-横纹肌肌动蛋白、抗肌球蛋白重链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AB染色剂由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RT-PCR试剂盒由Invitrogen公司提供,心房利钠肽放免试剂盒(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研究所)。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4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完成。细胞培养:采用消化法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干预及检测:对第3代细胞进行细胞表面分子CD44,CD13,CD105,CD45,CD34,HLA-DR,factorⅧ的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并用5-氮杂胞苷(5-aza)进行诱导,于诱导后第7,14,21,28天采用RT-PCR法检测心肌化基因GATA4和Nkx2.5的表达,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房利钠肽含量。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表面标志鉴定结果。②心肌化基因GATA4和Nkx2.5的表达。③心房利钠肽含量。结果:①细胞表面标志鉴定:原代细胞CD13、CD44、CD105阳性表达,CD45、CD34、HLA2DR、Ⅷ因子阴性表达。诱导后7d,所有细胞Desmin,α-横纹肌肌动蛋白、抗肌球蛋白重链和抗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呈阴性反应,大多数细胞CD44 陈光辉 夏菁 秦宇红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细胞 体外诱导 大鼠皮下脂肪分离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英文) 被引量:1 2007年 背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并且相对更加容易获得,因此作为一种新的细胞工程的种子细胞日渐受到重视。目的:观察从大鼠皮下分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情况,并对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鉴定。设计:动物实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材料:选用1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清洁级,鼠龄4个月,体质量200g;Ⅰ型胶原酶、DMEM培养基、特级胎牛血清(GIBCO公司);免抗大鼠CD13、CD34、CD44、105、Ⅷ因子、HLA-DR、VWF、Myosin等多克隆抗体及SABC试剂盒(武汉博士德公司);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腺病毒包装载体为北京本元正阳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方法:实验于2006-10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完成。①细胞分离和培养:全麻下取Wistar大鼠腹股沟脂肪垫0.3g,剪碎,消化后培养,镜下观察有大量梭形贴壁细胞后二三天换DMEM培养液,观察细胞生长情况。调整细胞浓度为2×107L-1,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100μL。从第2天起每日随机取3孔,胰蛋白酶消化细胞,分别用血球计数板在倒置显微镜下计数。②细胞存活率的计算:收集第3至第8代细胞,加入预配好的DMSO冻存液,2~4周后复苏,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③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鉴定:以2×107L-1的细胞数接种多孔培养板,24h后行CD13、CD34、CD44、CD45、CD105、Ⅷ、HLA-DR、VWF因子等细胞表面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鉴定及油红染色。④多细胞系定向诱导分化及鉴定:用多孔板接种后加含特定诱导因子的培养基进行多系定向诱导分化,并进行油红O脂肪颗粒染色,对成骨诱导组进行碱性磷酸酶组化染色,对成心肌诱导组进行肌浆球蛋白免疫组化染色。⑤转染腺病毒携带的绿色荧光蛋白基:用96孔板接种第4代ADMSC,同时加入Ⅰ型腺病毒为载体的绿色荧光蛋白,以不同MOI值1∶50、1∶100、1∶150、1∶200转染,观察转染情况。主要观察指 秦宇红 陈光辉 边素艳 张琰琴 李天德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组织 Holter监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室颤动 2006年 目的回顾分析Holter监测过程中发生的心室颤动(Vf)。方法应用Holter监测对捕捉到的4例Vf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例ST段抬高、1例ST段下降。3例Vf由RonT之室性期前收缩(PVS)诱发,1例Vf由舒张晚期PVS诱发。2例死于Vf,1例一年后死于心力衰竭,1例已生存12年之久。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的Vf,主要由RonT之PVS诱发,及时电击除颤,可挽救患者生命。 石亚君 杨庭树 卢喜烈 帅莉 周军荣 李乐燕 卢亦伟 王曙 陈光辉关键词:HOLTER监测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室颤动 地黄低聚糖抗过氧化氢诱导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观察地黄低聚糖对H2O2诱导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无特殊处理)、H2O2组(H组)和地黄低聚糖组(R组)。H组加入终浓度0.1mmol/L的H2O2;R组加入终浓度0.2g/L的地黄低聚糖和终浓度0.1mmol/L的H2O2。三组的干预时间分别为1h、6h和24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干预1h、6h和24h后,H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N组和R组(P<0.01);R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H组(P<0.01)。结论地黄低聚糖可减轻H2O2诱导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凋亡。 王玉红 王舒 张琰琴 王磊 秦宇红 陈光辉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地黄低聚糖 凋亡 过氧化氢 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1058例分析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住院患者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DCG)缺血性ST-T变化特点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58例DCG资料,分析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369例冠心病组中,41例(占11.11%)发生缺血性ST-T下降,缺血部位为:前侧壁19例、前壁13例、下壁8例、后壁1例;6例发生一过性损伤型ST段抬高,下壁4例、前壁2例;1例急性下壁心肌损伤型ST段抬高者出现短暂心室颤动,持续约2min后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心律失常发生率由高向低排列依次为房性期前收缩84.88%、室性期前收缩72.97%、房性心动过速25.90%、心房颤动9.64%、室性心动过速6.05%、右束支阻滞3.97%、停搏2.08%。其它少见的心律失常有窦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律、交界性心律、室性心律、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并行心律、WPW等。结论DCG可对缺血性ST段改变进行定位诊断。 卢喜烈 卢亦伟 石亚君 李乐燕 周军荣 郭燕 赵立朝关键词: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国内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一些研究证实,干细胞移植可以取代坏死心肌细胞、增加有功能的心肌细胞数量,并建立新血管来改善血供、改善心功能。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的情况。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CBM、CNKI数据库2001-01/2006-11期间的相关文献。包括临床研究(不限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和基础研究,不限体内或体外研究。中文检索词包括“干细胞,移植,临床研究,心肌梗死,心衰”。英文检索词有“stem cell,bonemarrow,mesenchymal,transplantation”。资料选择:共收集到相关文献820篇,阅读全部文章的文题和大部分文章。纳入标准:①与干细胞移植相关。②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③与临床研究相关文献。排除标准:综述文献、重复性研究及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得到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225篇,排除595篇。选择其中30篇进行分析,其中英文13篇,中文19篇,其中中文有1篇为手工检索的增刊。资料综合:①国内于2002年陆续开展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探索。②国内用于临床治疗的干细胞类型多为骨髓单个核细胞,其他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骼肌干细胞和外周血干细胞也见于临床实验的报道。③干细胞输注途径多以冠脉内注射为主,治疗的临床疾病主要为急性、陈旧性心肌梗死与慢性心功能不全等。结论:干细胞移植可以取代坏死心肌细胞、增加有功能的心肌细胞数量,并建立新血管来改善血供、改善心功能,已应用于临床,未出现安全性问题,故认为干细胞移植技术可以作为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的手段之一。 王玉红 陈光辉关键词: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