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75045)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成勇王军樊晶明罗国胜廖艳培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磨料
  • 1篇射流
  • 1篇抛光
  • 1篇抛光技术
  • 1篇浆体

机构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新南威尔士大...

作者

  • 2篇王成勇
  • 1篇罗国胜
  • 1篇袁慧
  • 1篇杨佩旋
  • 1篇樊晶明
  • 1篇廖艳培
  • 1篇王军

传媒

  • 1篇金刚石与磨料...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微磨料空气射流加工特性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通过微磨料空气射流加工普通平板玻璃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加工时间、空气压力、磨料流量、喷射距离、喷射角度、磨料种类、喷嘴结构和尺寸等加工工艺参数与微磨料空气射流加工的材料冲蚀率及玻璃表面冲蚀加工凹坑尺寸(凹坑直径和凹坑深度)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这些工艺参数对微磨料空气射流加工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喷射距离对材料冲蚀率和冲蚀凹坑的尺寸影响最大,存在一个可以获得最大冲蚀率和加工深度的最佳喷射距离;喷嘴的形状、尺寸和喷射角度的不同直接改变加工凹坑的轮廓,是影响微磨料空气射流加工轮廓结构形状的关键因素。
樊晶明王成勇王军罗国胜
微磨料浆体射流抛光技术被引量:8
2008年
近年来,在非传统抛光方法中,微磨料浆体射流抛光由于初始成本低,无热损伤,不改变材料力学和物理性能,抛光特性不受工件抛光位置影响,被认为是当前对具有复杂表面的硬脆性材料制品进行超光滑表面加工的最有潜力方法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微磨料浆体射流抛光技术的应用及特点、装置设计原理及实例、材料去除机理,重点分析了喷射压力等工艺参数对抛光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微磨料浆体射流抛光中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展的研究工作。
杨佩旋王成勇廖艳培袁慧
关键词:射流抛光浆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