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2005HZ023)
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2005HZ023)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衣玉胜殷积慧刘英志褚海辰柴洁更多>>
- 相关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氯胺酮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4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两组均以咪唑安定、舒芬太尼、哌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及维持。K组诱导后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继以50μg/(kg.min)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桡动脉和右颈内静脉置管监测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并经右颈内静脉逆行置管至颈静脉球部以采集血液标本。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CPB后20min(T2)、CPB结束(T3)、术毕(T4)、术后24h(T5)抽取动脉血及颈静脉球部血行血气分析,计算脑氧摄取率(ERO2),并测定颈静脉球血S100β蛋白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K组脑ERO2在T2~4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与T1比较,两组S100β蛋白浓度在T2~5时间点明显升高(P<0.05);与C组相比,K组S100β蛋白在T2~5各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氯胺酮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具有一定脑保护作用。
- 殷积慧刘英志褚海辰衣玉胜王世端柴洁
- 关键词:外循环S100Β蛋白脑氧代谢
- 氯胺酮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血浆S100-β蛋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血浆S100-β蛋白及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40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常规全麻诱导后,K组以氯胺酮2mg/kg静脉注射,继之以50μg·kg-1.min-1的速度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氯胺酮注射前,T1)、CPB后20min(T2)、CPB结束时(T3)、术毕(T4)、术后24h(T5)时抽取颈静脉球部血,测定各时点血浆S100-β、TNF-α及IL-6浓度,并对S100-β与TNF-α、IL-6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T1时比较,T2时两组患者血浆TNF-α、IL-6显著升高,T4达到高峰,T5时明显下降但仍高于T1时(P<0.05)。T2~T5时K组TNF-α均显著低于C组(P<0.05)。T2~T4时K组IL-6显著低于C组(P<0.05)。T2时两组患者血浆S100-β浓度较T1时显著升高;T3时达到高峰,T5时显著下降但仍高于T1时(P<0.05)。与C组比较,T2~T5时K组S100-β均显著降低(P<0.05)。T2~T5时S100-β与TNF-α有明显的相关性(r分别为0.815,0.791,0.684,0.572,P<0.05);T2~T4时S100-β与IL-6有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785,0.824,0.703,P<0.05)。结论 CPB心脏手术期间应用麻醉剂量的氯胺酮可明显降低CPB诱发的TNF-α、IL-6及S100-β蛋白的升高。
- 衣玉胜冯伟殷积慧衣选龙
- 关键词:氯胺酮体外循环S100-Β蛋白炎性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