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0SJD880011)
- 作品数:7 被引量:63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晓斌单德伟赵玉晶朱磊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审计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学生社区书院制探索对传统学生工作模式的启示被引量:2
- 2013年
- 学生社区书院制是适应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而提出的新思维,是对传统学生工作模式的创新。传统学生工作模式在"专才"培养上具有优势,但在"全人"培养理念上却面临挑战。通过分析部分高校对学生社区书院制模式的探索,及其对传统学生工作模式的启示,进而提出发挥学生社区育人功能、改进学生工作成效的相应对策。
- 单德伟
- 关键词:学生工作模式
- 高校通识教育的隐性课程:学生社区建设探索被引量:5
- 2012年
- 通识教育理念及其目标的提出,必然会对我国高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和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隐性课程是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有助于实现通识教育的"全人教育"目标。学生社区所具有的隐性课程特征尤为明显。只有充分认识学生社区建设的意义、把握重点、完善机制,才能发挥学生社区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陈晓斌
- 关键词:通识教育隐性课程学生管理社区建设
- 书院制社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被引量:9
- 2013年
- 书院制社区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新思维,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进行了书院建设的试点,形成了"非专业类本科学院"、"书院专门进行通识教育"、"书院专门承担学生工作"、"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均衡发展"等思路。书院制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坚持以学生为本,在管理体制上注重"学生自治",在运行机制上实行师生"双向"选择。
- 单德伟陈晓斌
- 新型书院制: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探索被引量:38
- 2013年
- 新型书院制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坚持以生为本,实施通识教育,促进师生互动、社区自治和全环境育人。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应践行通识教育理念,同时发挥书院(社区)和专业学院的作用,统筹党团组织、辅导员、导师、导生、管理服务人员等管理资源,对学生实施课内外联动培养。
- 陈晓斌
- 试论高校学生社区育人理念的科学内涵被引量:4
- 2013年
- 学生社区育人理念是近年来高校学生工作的新理念、新思维,是在我国古代传统书院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住宿学院制的成功经验和社区自治理论,适应我国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而提出的创新学生工作模式。目前学界关于学生社区研究的文章较多,但多停留在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管理等层面,对学生社区本身的科学内涵研究较少。为此,应探寻高校学生社区理论渊源,以界定其概念、明确其目标、强化其功能、梳理其意义。
- 单德伟
-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区育人目标育人功能
- 关于大学新生教育模式的心理学思考被引量:5
- 2013年
- 大学新生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关键一环。文章结合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主要从目标规划教育、自我认识教育、自主学习教育、人际交往教育以及道德观念教育等入手,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大学新生教育模式。
- 陈晓斌赵玉晶
- 关键词:新生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