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8BAC44B02-0202)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智王晓青曲乐赵晓辉王超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震
  • 2篇减灾
  • 1篇地震灾害
  • 1篇地震震害
  • 1篇断层
  • 1篇易损性
  • 1篇震害
  • 1篇震灾
  • 1篇人口数据
  • 1篇人员伤亡
  • 1篇伤亡
  • 1篇生命损失
  • 1篇死亡率
  • 1篇逆冲
  • 1篇逆冲断层
  • 1篇集集地震
  • 1篇减灾能力
  • 1篇GDP
  • 1篇层次分析
  • 1篇层次分析法

机构

  • 4篇辽宁省地震局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吉林省地震局

作者

  • 4篇李智
  • 2篇王晓青
  • 1篇赵晓辉
  • 1篇曲乐
  • 1篇王超
  • 1篇康建红
  • 1篇安俊峰

传媒

  • 2篇防灾减灾学报
  • 1篇地震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宏观地震减灾能力的地震生命损失快速评估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搜集1999年集集M7.6级地震、2008年汶川M8.0级地震震中高烈度区各乡镇生命损失和当年人口等基础数据,得到不同地震烈度下各乡镇死亡率数据。以评估地震减灾能力的宏观模型为基础,对各乡镇的减灾能力进行评估并划分等级,得到不同等级地震减灾能力与相对应的平均死亡率的统计关系。将此对应关系应用到2010年玉树M7.1级地震中,所得到的生命损失结果与官方公布的结果相近。表明宏观地震减灾能力评估体系可应用于单次地震损失快速评估工作中。
康建红李智安俊峰
关键词:地震生命损失
区域防震减灾能力评估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本文通过对影响减灾能力的因素分析,建立了宏观地震减灾能力层次分析模型。其中目标层为生命损失;准则层为工程抗震能力、社会经济减灾能力、应急救援与恢复能力;指标层为抗震设防能力、防御次生灾害能力、居住地类型、人均GDP、三产比例、地震预报、工程预警、救援医疗、物资储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在遭遇第一水准烈度、第二水准烈度和第三水准烈度时各项指标减灾能力的权重值。结果表明,三种情况下抗震设防能力的权重都是最大的,因此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减少人员伤亡的最佳解决方案。
李智赵晓辉曲乐
关键词:地震人员伤亡层次分析法
集集地震人员死亡率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发生在台湾省车笼埔断层上的集集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本文搜集了该地震高烈度区的村里级行政单元的死亡率数据,并分析了城市型、乡镇型和农村型居民地的死亡率与地震烈度的关系。表明城市型和乡镇型平均死亡率差别不大,农村型则明显较高。对死亡率与地表破裂带、高烈度分布区和局部场地条件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显示了死亡率随距离分布在断层两侧的不对称性。上述结果加深了对集集地震死亡率分布及其成因的认识,对评估未来地震人员死亡有重要意义。
李智王晓青王超
关键词:集集地震逆冲断层死亡率
地震震害微观与宏观方法快速盲估综述被引量:12
2010年
本文以分类清单法和利用GDP进行震害评估法为例,回顾地震损失微观、宏观两类快速评估方法的原理、流程及应用。总结两种方法的特点,并做简单对比。结果表明,根据要求的不同和掌握资料丰富程度的差异,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震后快速盲估,其结果对政府决策和抢险救灾具有重要意义。
李智王晓青
关键词:地震灾害易损性人口数据GD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