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skqy201215)
- 作品数:28 被引量:38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箭刘佳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二战初期法国速败之原因新探
- 2021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作为世界性大国、世界第二殖民大国、“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迅速败亡。个中原因甚多,学界对此已有很多探讨。马奇诺防线没能发挥作用、兵役制度滞后、战略战术呆板、军事理论和思想落后等,都是导致法国速败的原因。但是,法国政府军民上下厌战情绪浓厚、畏敌如虎的心态才是导致其速败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点通过与二战时期苏、英、中、日四国军队的表现进行对比也可以得到确认。
- 张箭韩卓识
- 关键词:二战马奇诺防线兵役制
- 旧大陆小麦在澳大利亚的栽种及传播
- 2020年
- 小麦是人类很早就开始驯化栽培的古老作物。发展至今,小麦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人类的饮食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欧洲白人到达前,澳洲土著居民已在这片大陆上繁衍生息了50,000余年,以渔猎、采集为主,已接近于形成原始农业,但却没有栽培作物和饲养牲畜,更别提有野生或人工栽培小麦的痕迹。1788年,“第一舰队”将旧大陆小麦传入澳洲大陆,殖民者为解决早期面临的粮食危机,迅速栽培推广小麦,小麦业也随之兴盛,为澳大利亚农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不仅是新旧大陆之间农作物的传播,更是新旧大陆农业文明的大交流。
- 肖璐娜张箭
- 关键词:小麦栽种
- 澳大利亚殖民地时期农机具的发明与革新
- 2021年
- 19世纪中后期,澳大利亚殖民定居者凭借着惊人的独创力,改良、设计出了一大批适用于澳大利亚独特地理条件的新型农机具。这一时期,农民不仅在传统犁具的基础上改良了重型破木犁及"毛勒斯法"自制耙等木制农具,同时还设计制造了多种新型农业机械,在农机种类、形制、功效等方面都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这些新型农机具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殖民地时期澳大利亚农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 肖璐娜张箭
- 关键词:农机具
- 俄罗斯开发北冰洋历史略论
- 2017年
-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较少。所以,向海洋进军,开发利用公海资源对中国来说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而北冰洋是离中国相对较近的一个大洋,关注和进军北冰洋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中世纪和近代,俄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对北冰洋和北冰洋沿岸地区进行了初步探察和开发。进入现代则确定了北冰洋中和北冰洋沿岸的地缘政治格局。当代由于气候转暖,冰层退缩,北冰洋能够通航的时间在延长、区域在扩大,这使得北冰洋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应该加强北极科考,加入开发利用北冰洋的行列。
- 张箭
- 菜豆——四季豆发展传播史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菜豆——四季豆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最爱吃的蔬菜之一。在中英文中它的称谓十分歧异便反映了这点。菜豆——四季豆分别起源于中美洲和安第斯山区。距今至少六千多年前,今墨西哥普埃布拉州的印第安人最早开始栽培菜豆——四季豆。一些现存最古老的菜豆——四季豆豆粒则为发现于今秘鲁安第斯山区的四千多年前的残粒。到地理大发现开始前,菜豆——四季豆的大田栽培已遍及今美国南部、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成为与玉米、南瓜并列的重要的"三大姊妹"作物。16世纪初菜豆——四季豆传入欧洲,很快受到欧洲人的欢迎并传开。大概在16世纪末,菜豆——四季豆传入中国。1654年,中国的隐元禅师渡日弘法,把该作物传去。但明代文献中并无关于菜豆——四季豆的确切记载。直到乾隆年间,张宗法的《三农纪》(1760年成书)才确凿、详细地记下了菜豆——四季豆。稍后,嘉道年间吴其的《植物名实图考》画下了菜豆——四季豆的逼真图画。在此期间,菜豆——四季豆渐渐传遍了全国,包括边远地区。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菜豆——四季豆生产国和消费国。
- 张箭
- 国际视野下的橡胶及其发展初论被引量:3
- 2014年
- 橡胶树原产于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印第安人制作使用原始的橡胶制品、玩橡胶弹力球已有三千年的历史。18世纪以来,欧洲人在橡胶应用方面的发明层出不穷,用橡胶制成的密封垫圈在工业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839年,美国人古德伊尔发明硫化橡胶(法),致使橡胶的用途大大拓宽,消费量猛增。为了增加橡胶产量,英国人威克汉姆最终培育出采集到的橡胶树种苗并迅即移植到热带地区锡兰的植物园。此后,随着橡胶树栽培的不断扩展,橡胶产量猛增。现代橡胶已成为与钢铁、煤炭、石油并列的四大工业原料之一和重要战略物资。
- 张箭
- 关键词:橡胶
- 论论文评审意见的写法——以《木薯史》一文所遭遇之专家评审意见为例
- 2013年
- 《木薯发展史首(初)论》一文,寓意为在中国学界、汉语文化圈首先探讨、论述木薯在全世界(含中国)的传播发展史,是一篇以世界史为主、兼顾中国史的农史论文。作为论文匿名评审专家,却对论文的中国史部分凭主观印象和个人好恶没有根据地全盘否定,对论文的主体部分不置一词。这不是一个评审专家应有的态度和立场。在学术期刊的审稿程序和发稿机制方面,应该是编辑部审稿和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相结合,评审专家的身份是一种顾问、参谋、咨议,所提意见只能供刊物充分参考,但编辑部有独立自主的发稿权。专家对送审的论文应抱认真、负责、慎重的态度,不应凭印象和个人兴趣好恶立言。
- 张箭
- 宗教改革视角下的条顿骑士团国世俗化转型研究
- 2022年
- 宗教骑士团和十字军运动密不可分,其主要职责是抗击穆斯林,保护朝圣通道和耶路撒冷王国的安全。在普鲁士地区,条顿骑士团发展成为一种非常独特的神权政体条顿骑士团国。路德宗新教思想传播到普鲁士后,很快被本土经济贵族和城镇精英阶层所接受,其世俗化观念在普鲁士形成强大驱动力,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普鲁士社会公开反抗条顿骑士团的神权政体。在与路德会面之后,大团长阿尔伯特皈依路德宗,在普鲁士推行宗教改革,成功让条顿骑士团国转型为世俗化普鲁士公国。
- 肖宏德张箭
- 关键词:路德宗教改革世俗化
- 金鸡纳的发展传播研究——兼论疟疾的防治史(上)被引量:9
- 2016年
- 疟疾是一种很常见且危害性很大的传染性寄生虫病。但美洲却独有能抗疟退烧祛病的金鸡纳树(皮)。印第安人率先发现了这一秘密,到17世纪20年代,在美洲的欧洲人也知晓了这个秘密。他们于17世纪30年代把金鸡纳树皮作为药材传入欧洲。在罗马教皇、天主教会和耶稣会士的支持和倡导下,服用有特效的金鸡纳树皮治疟渐渐瓦解了守旧势力的抵制和各种偏见,传播开来。欧洲各国开始向南美洲派遣科考队(组)去寻找、认识、考察、调查金鸡纳树林。随着金鸡纳树皮的需求量大增,野生金鸡纳树资源开始萎缩。欧洲人遂开始大规模引种移植。其栽培地是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林场和种植园。历经各种磨难和挫折,欧洲人的移植引种行动一步步取得成功。19世纪10年代,葡萄牙医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金鸡宁,几年后法国化学家又从树皮中分离出奎宁。这些现代抗疟西药的出现大大方便了疟疾的临床治疗。到19世纪末,亚洲种植园的树皮产量已占绝对优势。19世纪末20世纪,初医学家们发现和揪出了疟疾致病的罪魁疟原虫,弄清了疟疾通过按蚊叮咬而传播的路径,为大规模防疟开辟了道路。20世纪中叶以降,药学家们相继研制成功阿的平、氯喹、青蒿素等抗疟新药。金鸡纳—奎宁在抗疟战线独尊的地位才降为与它们平分秋色。17世纪末,金鸡纳树皮传入中国,旋即被接纳为传统中药材。其西药成药金鸡纳霜(奎宁)发明后不久也传入中国,但国内解放前一直无奎宁生产。金鸡纳树皮和奎宁撑住了中西抗疟大局几百年,至今仍是抗疟主力药物之一。
- 张箭
- 关键词:金鸡纳树疟疾种植园
- 绵羊在澳大利亚的引进和传播
- 2021年
- 在欧洲白人到达之前,澳大利亚并没有畜牧业,土著人也没有饲养牲畜。1788年,英国“第一舰队”抵达植物湾,不仅带来了大量农作物,随船还带有羊、牛、猪等若干家畜,这些家畜成为澳大利亚早期畜牧业的基础。后经麦克阿瑟、佩平等优秀养羊者的改良培育,外加优越的放牧条件和科研配种技术的投入,羊毛业有了飞速发展,大量羊毛出口成为促进澳大利亚19世纪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其副业羊肉生产也得益于冷冻技术的应用而有所发展。迄今澳大利亚已发展为现代农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羊群总数及羊毛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特别是澳洲美利奴羊毛,更是享誉世界。故旧大陆绵羊的传入,不仅是家畜的传播,更是新旧大陆农业文明交流的重要结晶,对澳大利亚畜牧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
- 肖璐娜张箭
- 关键词:绵羊畜牧业农业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