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9302-007)
-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增军邱录贵赵耀中徐燕刘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高三尖杉酯碱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醋碱(HHT)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疗效及诱导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与柔红霉素(DNR)联合ATRA治疗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15例APL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中HHT组54例、DNR组6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总生存(OS)及无事件生存(EFS)情况。结果115例APL患者CR率100%,达CR的中位时间32(22~43)d,109例进入巩固治疗的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全部转为阴性,中位生存期未达(0.23~77.34个月),中位EFS期未达(0.23~77.34个月)。3年OS率93%,5年OS率93%;3年EFS率85%,5年EFS率75%。诱导治疗后HHT组和DNR组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分别为31.3%和15.5%;巩固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分别为68.6%和77.6%;DNR组有4例患者在巩固治疗〉1个疗程后转为阴性,但两组分子生物学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和8.6%,P〉0.05)。生存分析显示:HHT组与DNR组的OS、EFS相似(P值分别为0.206、0.506)。两组5年OS率分别为87%和98%;5年EFS率分别为80%和71%。HHT组与DNR组的低/中危患者、高危患者OS、EFS亦相似(P值均〉0.05)。诱导治疗期间HHT组合并2级以上发热患者比例显著低于DNR组,而肝、肾、心功能损伤及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似。结论HHT和DNR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初诊APL疗效相似,同时在诱导治疗期间两者的耐受性无明显差异。
- 袁烨李巍林冬秘营昌王迎魏辉刘兵城周春林刘凯奇王津雨魏述宁宫本法赵邢力孙明媛王建祥
- 关键词: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
-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2004年3月至2013年5月确诊的35例LG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结果LGL起病大多隐匿,中位确诊年龄51岁,以贫血相关症状就诊者多见。11例(31.4%)患者表现为睥脏轻中度肿大,1例(2.8%)患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血常规检查有贫血的患者占77.1%(27/35),外周血LGL细胞绝对值波动于(0.82~23.7)×109/L。19例(54.2%)患者表现为典型的CD3^+CD57^+CD56-惰性T-LGL。2例患者表现为复杂染色体核型。8例行T细胞受体可变区β链(TCRVβ)检测的患者全部表现为阳性。侵袭性LG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明显短于惰性LGL患者(16个月比未达到,P=0.000)。单因素分析,有B症状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明显低于无B症状的患者(19比45个月,P=0.039),初诊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显著低于血小板正常的患者(16比42个月,P=0.000)。多因素分析时,B症状(P=0.736)和血小板减少(P=0.977)均不是LGL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我国LGL以类风湿关节炎起病者明显低于国外报道,TCRVβ检测在这一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侵袭性LGL患者的生存期明显低于惰性患者,更需积极治疗。
- 杨文娟齐军元李增军刘薇易树华徐燕赵耀中邱录贵
- 关键词:白血病大颗粒淋巴细胞疾病特征
- 建立血液病临床试验研究中心的护理管理体会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索血液病专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建设中的护理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实施护理管理,包括人员的管理及培训、试验药品的管理、医疗仪器规范化的管理、受试者的管理及护理质量控制的管理。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临床试验标本采集及处理的合格率达到100%,受试者出组满意度为100%,各项培训考核合格率达到100%,仪器设备的完好率达到100%。结论实行血液病专科特点和临床试验需求相结合的护理管理方法,保证了具有专科特点的Ⅰ期临床试验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 张望张桂敏李娟刘颖
- 关键词:血液病护理管理
- 重症血液病患儿血流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重症血液病患儿治疗过程中发生血流感染的原因、感染部位、病原菌分析及治疗对策。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9月住院治疗的血液病患儿2 368例,对血液病患儿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感染部位与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 368例住院治疗患儿中167例患儿发生血流感染,发生率7.1%;其中发生血流感染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95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儿6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9例、恶性淋巴瘤患儿2例,分别占56.9%、36.5%、5.4%、1.2%;感染部位以口腔黏膜与呼吸道为主,分别占12.6%与10.2%;经血培养检测,共分离出病原菌16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90株占53.9%,革兰阳性球菌71株占42.5%,革兰阳性杆菌、真菌各3株,各占1.8%;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应用糖皮质激素>2周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0/mm3与血流感染高度相关。结论急性髓性白血病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易发生血流感染,血液病患儿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0/mm3与血流感染的发生高度相关。
- 张家源陈玉梅邹尧张丽阮敏陈晓娟刘晓明竺晓凡
- 关键词:血液病患儿血流感染
- 达沙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儿童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8
- 2015年
- 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Ph+ALL)的发生率虽然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仅占5%左右,但却具有起病时年龄较大、白细胞高、预后极差等独特的临床特征,若仅依靠化疗,治愈率仅为20%-30%[1-2]。但随着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s)的出现,其疗效发生分水岭样的巨大变化。国际多中心研究COG-AALL0031方案采取强化疗联合第一代络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治疗儿童Ph+ALL,完全缓解率达95%,
- 郭晔刘天峰杨文钰王书春阮敏陈晓娟张丽刘芳邹尧竺晓凡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阳性联合化疗儿童达沙替尼疗效
- 克拉屈滨治疗毛细胞白血病三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克拉屈滨治疗毛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3例患者应用克拉屈滨10mg维持24h静脉滴注,共治疗3d或5d。结果3例患者中,2例患者疗效均达到完全缓解,1例患者为接近完全缓解。结论克拉屈滨治疗毛细胞白血病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 杨文娟李增军齐军元刘薇徐燕赵耀中邱录贵
- 伊马替尼治疗儿童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研究GGLG-08方案联合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治疗儿童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12月初诊年龄<15岁的53例Ph+ALL患儿的临床资料,给予患儿CCLG-ALL2008(高危组HR)方案化疗(HR组,26例)或伊马替尼联合CCLG-ALL2008(高危组HR)方案化疗(TKI+HR组,27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TKI+HR组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为100%,诱导期相关病死率为0;HR组CR率为75%,诱导相关病死率为15%;HR组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6±5)%;TKI+HR组5年EFS为(52±11)%。与HR组比较,TKI+HR组未增加化疗相关毒性,诱导期感染发生率反而下降。结论伊马替尼的应用使儿童Ph+ALL的临床疗效获得明显改善,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郭晔刘天峰阮敏杨文钰陈晓娟张丽王书春刘芳张家源刘晓明戚本泉邹尧竺晓凡
- 关键词:伊马替尼PH染色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