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CXLY-2002-3)

作品数:17 被引量:173H指数:9
相关作者:苏建平曹伊凡张同作连新明唐利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曲靖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藏羚
  • 3篇鼢鼠
  • 3篇高原鼢鼠
  • 2篇食性
  • 2篇食性分析
  • 2篇鼠兔
  • 2篇种群
  • 2篇羚羊
  • 2篇高原鼠兔
  • 2篇ISSR
  • 2篇藏羚羊
  • 1篇地理种群
  • 1篇动物
  • 1篇野牦牛
  • 1篇遗传分化
  • 1篇有蹄类
  • 1篇有蹄类动物
  • 1篇社群
  • 1篇食物重叠
  • 1篇四肢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曲靖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0篇苏建平
  • 7篇曹伊凡
  • 4篇唐利洲
  • 4篇林恭华
  • 4篇张同作
  • 3篇连新明
  • 2篇崔庆虎
  • 2篇王俊杰
  • 2篇慈海鑫
  • 2篇丁伟
  • 2篇葛艳丽
  • 2篇朱磊
  • 2篇于龙
  • 1篇卢学峰
  • 1篇邓逗逗
  • 1篇陈建刚

传媒

  • 3篇动物学杂志
  • 3篇四川动物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野生动物生态...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3S探讨可可西里地区藏羚迁徙路线
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属羊亚科、藏羚属,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IUCN濒危物种、CITES公约附录Ⅰ物种,主要分布在中国新疆、青海、西藏的部分地区,印度拉达克地区也有少量分布。藏羚分布区的海拔大部分...
崔庆虎苏建平蒋志刚
文献传递
高原鼠兔ISSR引物反应体系的优化与筛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筛选和优化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适宜的ISSR反应体系,以在对高原鼠兔进行ISSR分析时获得清晰和多态性好的扩增结果。[方法]以高原鼠兔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单因素试验,对体系中的模板浓度、Mg2+浓度、dNTPs浓度、Taq酶用量、引物用量、退火温度进行探讨。[结果]结果表明,高原鼠兔ISSR-PCR扩增的最佳条件为:25μl PCR反应体系,其中4lμDNA模板,1.5 mmol/LMgCl2,0.2 mmol/L dNTPs,1.25 UTaq聚合酶,1.5μmol/L引物,复性温度4560℃(退火温度随引物不同而确定)。用11条引物进行了PCR扩增,筛选出效果较好的6条引物。[结论]该反应体系的建立为鼠兔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葛艳丽慈海鑫唐利洲林恭华苏建平
关键词:高原鼠兔ISSR
可可西里地区藏羚羊的食性分析
2005年7月和2006年1月在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收集藏羚羊的新鲜粪样各为33份和55份。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分析了该地区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的食物构成及其冷季(1月)和暖季(7月)的变化...
曹伊凡苏建平连新明张同作崔庆虎
文献传递
柯氏鼠兔胃肠道线虫的调查
2008年
2007年10~11月,应用蠕虫学完全剖解法对13只柯氏鼠兔进行了寄生虫检查。结果显示,柯氏鼠兔感染的线虫有四川曲殖线虫、Ohbayashinema erbaevae和Eugenurissp.,其感染率分别为46.14%、38.50%和7.60%;平均感染强度为33.33、5.80和1.00。柯氏鼠兔是这些线虫的新宿主,而Ohbayashine—maerbaevae线虫为中国新记录。四川曲殖线虫是Graphidiella olsoni线虫的同种异名。
曹伊凡苏建平马睿麟
基于ISSR标记和线粒体Cytb基因分析高原鼠兔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分化被引量:10
2009年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和关键种。本实验应用ISSR分子标记和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基因序列分析了雅鲁藏布江两岸高原鼠兔4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结果显示,两种标记所得到的4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都较高,并以Cytb基因为指标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在种群间体现出较大差异。在ISSR标记中,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为13.50%,种群分化较低且UPGMA聚类时江北岸与南岸的种群有交叉;而在Cytb基因中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间,占79.24%,种群间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分化,且江北岸和南岸的两个种群分别聚为一类。研究结果表明,mtDNA基因在反映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上较ISSR分子标记相对具有优势。
葛艳丽林恭华慈海鑫张同作唐利洲苏建平
关键词:高原鼠兔ISSR细胞色素B基因遗传分化
可可西里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和藏原羚冬季蠕虫卵粪检研究初报被引量:8
2006年
2004年12月25日~2005年1月5日,在可可西里地区收集到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和藏原羚的新鲜粪便各36、16、13和20份带回实验室,利用漂浮法、沉淀法对其在冬季的寄生蠕虫卵进行检查。结果显示:藏羚羊、藏原羚粪便中均存在有细颈属线虫、马歇尔属线虫和莫尼茨属绦虫虫卵,藏羚羊的感染率在19.4%~94.4%之间,感染强度EPG分别为5.58、5.11和2.86;藏原羚感染率为15%~65%,感染强度EPG各自为11.1、2.45和12.65。野牦牛粪样有古柏属和毛圆属线虫卵,感染率在75%~87.5%之间,感染强度EPG为9.06和5.93;藏野驴粪样有裸头属绦虫卵和园形科线虫卵,感染率在31%~100%之间,感染强度EPG分别为3.77和104。粪检表明:冬季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和藏原羚的蠕虫感染率高、感染种类少和感染强度低,动物处于带虫免疫状态。
曹伊凡苏建平张同作连新明
关键词: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藏原羚
柯氏鼠兔的食性分析被引量:13
2009年
柯氏鼠兔(Ochotona koslowi)是兔形目(Lagomorpha)鼠兔属中最古老的遗留种,也是稀有的濒危物种,自1894年命名以来,国内外对该物种的生存现状、生物学特征知之甚少。2007年10~11月,在藏北地区捕获到13只柯氏鼠兔,通过显微组织分析法对其胃及结肠内容物和收集的60份粪样进行了食性分析。结果表明,柯氏鼠兔胃、结肠内容物和粪便中镜检到可识别植物碎片属6科15种,其中豆科植物碎片占可识别植物碎片的39.44%,藜科植物碎片占36.00%,莎草科植物碎片占16.42%,禾本科、十字花科和菊科植物碎片分别占3.75%、2.67%和1.25%。食性分析表明,柯氏鼠兔偏爱豆科植物。
曹伊凡林恭华卢学峰苏建平
关键词:食性
青海省可可西里地区几种有蹄类动物的食物重叠初步分析被引量:14
2009年
2005年7月和2006年1月,应用粪便显微组织分析法测定了可可西里地区的藏野驴、藏羚、藏原羚、野牦牛,以及家牦牛和藏羊在冷季(1月)和暖季(7月)的食物构成。用Schoeners Index计算了这些同域分布动物种间的食物重叠度。结果表明,藏野驴分别与藏羚羊、野牦牛、藏原羚在暖季的食物重叠度各为63.0%、48.4%和24.1%,在冷季的重叠度为别为71.6%、42.0%和11.4%;藏羚羊与野牦牛、藏原羚在暖季的食物重叠度分别为52.0%和33.4%,其在冷季的食物重叠度各为50.3%和29.3%;野牦牛与藏原羚在冷暖季的食物重叠度分别为13.1%和15.9%。在可可西里地区同域分布野生有蹄类动物种间,藏原羚与其他有蹄类动物食物重叠较少,而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之间则存在不同程度的食物重叠,且随季节不同而变化,反映了这些动物之间复杂的竞争和共存关系。此外,家牦牛和藏羊均与这些野生有蹄类动物存在高度的食物重叠。
曹伊凡张同作连新明崔庆虎邓逗逗苏建平
关键词:有蹄类动物食物重叠
高原鼢鼠种群间基因流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究高原鼢鼠种群间的基因流水平及影响因素,为草原鼠害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187只分别来自6个地理种群的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为试验材料,采用DNA测序的方法分析种群间的基因流动情况。[结果]高原鼢鼠6个种群间双向基因流非常弱,Nm值在0.01~0.12,即每100世代种群间迁入或迁出有效雌性个体数仅为1~12个。[结论]高原鼢鼠不同地理种群间存在严重限制性基因流。
唐利洲于龙王俊杰朱磊丁伟苏建平
关键词:高原鼢鼠地理种群基因流
高原鼢鼠种群历史动态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作为分子遗传标记,分析了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整个分布区及4个地理种群历史动态变化。结果显示,0.33~0.16百万年前(Ma),该物种有效种群大小出现最高值与最低值,种群剧烈波动;0.16~0.08Ma,种群大小基本保持不变;0.08Ma至今,基本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结果充分说明倒数第二次冰期造成了高原鼢鼠有效种群大小的急剧下降或波动,间冰期有利于该物种种群数量稳定水平的维持,而末次冰期仅仅限制了有效种群大小的增加,并未导致种群崩溃或灭绝。
唐利洲于龙陈建刚朱磊王俊杰丁伟苏建平
关键词:高原鼢鼠突变速率冰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