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2009)
- 作品数:3 被引量:46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芳张帆韩晓明王磊蒋长胜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内蒙古区域地震台网监测能力研究被引量:37
- 2014年
- 国际上新近发展的"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具有可考察地震定位中由于台站人为选择等造成的台网监测能力下降,以及避免传统基于G-R关系的统计算法因地震数目过少而无法评估等优点.本研究利用PMC方法,计算得到内蒙古区域地震台网39个台站对周边地震事件的检测概率及台网检测概率.单台检测概率结果显示:PMC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39个台站对地震事件的检测能力;因台网布局等影响,内蒙古区域地震台网中西部和中东部地区的台站检测能力较强,而靠近蒙古、俄罗斯边境的台站,阿拉善右旗附近地区的台站,以及邻近吉林、黑龙江等地区的台站检测能力较低.合成检测概率结果显示,由于邻省台站的引入,全区80%的地区基于概率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P达到2.2左右,其余地区MP达到3.3左右.为提高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建议在监测能力较弱的中蒙交界地区、东北部地区,以及阿拉善左旗以西地区适度加密台站,进一步优化台网布局.
- 刘芳蒋长胜张帆杨彦明梁莹王磊苗春兰
- 2013年4月22日科尔沁左翼后旗M5.3地震的发震构造初探被引量:5
- 2014年
- 2013年4月22日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辽宁阜新市彰武县交界发生5.3级地震。研究发现,该地震序列震中分布、震源机制及烈度考察极震区长轴方向均为近东西方向,与横贯震区的养畜牧河断裂走向一致,综合判定该断裂是5.3级地震的发震构造。
- 刘芳刁桂苓韩晓明张帆金小溪冀宝荣
- 关键词:地震参数地震序列震源机制
- 内蒙古东部地区波速比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以内蒙古地震监测台网的监测能力和资料完整性为基础,结合内蒙古东部地区(41°~51°N,114.5°~124.6°E)实际地震地质构造特点,选取了内蒙古东部地区(41°~51°N,114.5 ° ~ 124.6°E) 2008-2012年的ML≥2.0地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台和达法计算得出了该区域的平均波速比及其变化特征.通过分析该地区两次中等地震震例,发现内蒙古东部地区在中等地震前后波速比时间变化存在显著异常,符合“下降—低值—恢复—发震”的规律,且存在着震后异常期的变化;在对该区域内波速比绘制空间等值线后,发现该区域内波速比高值主要是沿着大兴安岭分布,其空间分布基本呈现东低西高、北低南高的态势.综合研究了区域地震地质背景和最近一两年研究区域内波速比变化,得出内蒙古东部地区地下介质的应力变化比较显著,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条件.
- 张晖高立新韩晓明
- 关键词:波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