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71019)

作品数:24 被引量:1,482H指数:18
相关作者:秦伯强罗潋葱张运林陈伟民朱广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利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太湖
  • 7篇沉积物
  • 5篇水动力
  • 5篇水体
  • 4篇悬浮物
  • 4篇营养化
  • 4篇太湖沉积物
  • 4篇湖沉积物
  • 4篇富营养化
  • 3篇植物
  • 3篇太湖水
  • 3篇太湖水体
  • 3篇湖泊
  • 3篇浮游植物
  • 3篇初级生产力
  • 2篇底泥
  • 2篇悬浮物浓度
  • 2篇灾害
  • 2篇再悬浮
  • 2篇生态系统

机构

  • 2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水利部南京水...

作者

  • 20篇秦伯强
  • 10篇罗潋葱
  • 9篇张运林
  • 8篇陈伟民
  • 6篇朱广伟
  • 5篇高光
  • 3篇陈宇炜
  • 3篇张发兵
  • 3篇胡维平
  • 3篇季江
  • 2篇杨顶田
  • 2篇范成新
  • 1篇黄文钰
  • 1篇蔡启铭
  • 1篇张路
  • 1篇吴敬禄
  • 1篇江晶
  • 1篇俞宏
  • 1篇张金善

传媒

  • 5篇湖泊科学
  • 3篇水科学进展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水文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灾害学
  • 1篇泥沙研究
  • 1篇Chines...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3篇2005
  • 12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悬浮物浓度对水下光照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89
2004年
采用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生态实验室的模拟生态槽进行水动力模拟实验研究(1999年5月8日~6月24日),探讨了水动力的扰动引起悬浮物的增加、改变水下光强的分布,并由此造成了初级生产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静止还是小水流、大水流状态,水下光强随深度都是按指数规律衰减;在静止状态下,槽水清澈见底,光衰减系数为1m-1左右,到小水流和大水流时,由于动力的扰动、悬浮物浓度的增加,光学衰减系数增加到2m-1和4m-1左右,真光层深度也由最初的4m降到2m、1m;对光学衰减系数、真光层深度与悬浮物浓度进行线性和幂函数回归,发现他们之间的相关性很好,反映了风浪扰动引起水中悬浮物增加是改变水下光照分布的主要原因;在静止状态下,由于槽水清澈,强光作用下表面存在光抑制现象,最大初级生产力出现在0 4~0 6m,其他情形光抑制很弱或基本上不存在,最大初级生产力出现在0~0 2m。
张运林秦伯强陈伟民高光陈宇炜
关键词:水动力真光层深度悬浮物浓度初级生产力
太湖梅梁湾冬季湖流特征被引量:7
2004年
2003年元月在盛行西北偏北风的情况下,对位于太湖北部的梅梁湾进行了面上湖流调查,发现梅梁湾湾口的湖流较为稳定,以向南流为主,且流速相对较大,最大达8cm/s,梅梁湾西岸有稳定的向北流,而从五里湖口至拖山附近的梅梁湾东线湖水由北向南流动,且在中部附近分为两支,一支向西,再流向北以补偿西岸的向北流,另一支扩散至整个梅梁湾南部,向南流经湾口进入太湖.在梅梁湾东北部,发现有弱辐合中心,该范围内Chl.a和TP、TN的含量明显高于周围水域.从所有点的垂直运动判断,梅梁湾水流以弱上升运动为主,大小为2cm/s以下.从水量平衡分析,以梅梁湾流入太湖为主要特征,水量补给主要来自于北部的五里湖和直湖港及武进港.
罗潋葱秦伯强朱广伟张运林季江
关键词:湖流水动力太湖底泥悬浮物浓度
太湖水体中悬浮物研究被引量:160
2004年
为了全面了解太湖水中悬浮物的物质组成、变化规律,选取了太湖站近10年来各测点的连续观测资料及2次定点观测资料,分析了太湖水体中悬浮物的无机和有机颗粒成份、时空分布、垂直变化、与风速、风向的关系以及与重要光学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悬浮物中有机物大概占30%;浓度大小的湖区分布大致是:湖心区>河口区、梅梁湖、贡湖、五里湖>东太湖;悬浮物浓度的季节变化是:湖心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东太湖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其他湖区则没有明显季节变化;垂直分布是:深层>表层并且底泥悬浮的临界风速在5~6.5m/s之间;悬浮物浓度的增加是引起湖水透明度降低和光学衰减系数增大的主要原因。
张运林秦伯强陈伟民罗潋葱
关键词:太湖悬浮物风速水环境评价
增强的UV-B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近 2 0多年来 ,由于平流层臭氧层减薄引起紫外辐射 (UV B)增强而导致严重的生态学后果 ,已受到各国广泛的重视 ,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尤其集中在海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者及淡水食物网上。综述了国外在UV B对湖泊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动态 ,增强的UV B在湖泊中呈指数衰减 ,不同湖泊衰减系数变化很大 ;光衰减系数与溶解性有机碳 (DOC)、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一般呈显著性正相关 ;增强的UV B对浮游植物、浮游细菌、浮游动物及鱼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由于不同生物具有不同适应UV B伤害的机制 ,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势必会发生变化。最后提出了未来在太湖等富营养化湖泊UV
张运林秦伯强陈伟民
关键词:浮游植物浮游细菌
太湖波浪与湖流对沉积物再悬浮不同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5
2003年
基于有关太湖湖流、波浪和水化学指标的实测资料,对太湖中由于风强迫作用和底层湖流分别产生的湖底切应力进行了计算,发现二者之间量级相差很大,得出了在风扰动情况下,由于波动而产生的湖底切应力对沉积物的再悬浮起着主导作用的结论,并估算了其临界值。
罗潋葱秦伯强
关键词:波浪湖流沉积物再悬浮太湖
太湖上游的水文特征及灾害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分析了1957~1988年太湖上游主要入湖河道的水位和流量变化规律及其与降水量的关系。基于年径流量,对太湖上游河流每年的丰枯等级进行了评价,讨论了太湖流域的洪涝灾害特征,提出了可根据本文所分析结果进行太湖洪涝灾害预测的结论。
罗潋葱秦伯强朱广伟
关键词:太湖水文统计洪涝灾害
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化学连续提取法应用研究被引量:76
2003年
对水体沉积物中磷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较普遍采用的7步法连续提取磷分级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该方法对水系沉积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SD-12及太湖沉积物的分析结果看,该方法的应用中各形态的重现性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尤其是闭蓄态磷的提取中,实际操作中要尽量避免因沉积物固结容器底部而降低提取剂的提取效率,对于提取离心液过滤难的问题也一定要解决好。可交换态磷、铝磷和铁磷的提取液由于磷浓度低,可以不将其后的漂洗液混入后测定,以提高待测液中磷的浓度。另外,从GSD-12与太湖沉积物中磷形态特征的相似性看,GSD-12可以考虑作为淡水水体沉积物磷形态分级的标准物质,从而解决不同文献、不同研究项目在沉积物形态分析方面缺乏可比性的问题。
朱广伟秦伯强
关键词:沉积物磷形态环境地球化学
太湖沉积物悬浮的动力机制及内源释放的概念性模式被引量:219
2003年
在野外调查观测与实验室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了太湖水土界面处物质交换主要发生在沉积物表层5~10 cm范围内.沉积物的物理化学特征在空间分布较为均匀.湖流及波浪的观测结果表明,作用于水土界面上的动力来源在小风速条件下,波浪与湖流产生的切应力大致相当,但是当风速较大时,波浪作用占主导。导致沉积物悬浮所需的临界切应力约为 0.03~0.04 N/m^2,相当于野外风速达4 m/s以上的情况.如果动力强度远大于此临界值,如风速达6.5 m/s,沉积物将发生大规模悬浮.调查发现沉积物中空隙水中的营养盐浓度远较上覆水高,从而为沉积物营养盐释放提供了客观条件.通过沉积物表层5~10 cm中空隙水营养盐浓度的分析,估算了太湖一次大的动力过程所可能造成的内源释放的最大数量,即总氮浓度将增加0.12 mg/L,总磷浓度将增加0.005 mg/L.最后,提出了大型浅水湖泊内源释放的一般性模式,即在无风情况下,沉积物中营养盐的释放主要靠浓度梯度释放,当有风浪作用的情况下,将导致沉积物大量悬浮,沉积物中的营养盐得以释放.但是,由于风浪作用的复氧,将部分抵消由于扰动导致的营养盐从沉积物释放进入上覆水中.而当风浪过程过后,悬浮物质沉降并将部分释放的营养盐通过吸附作用带入沉积物中去,有机颗粒物在沉积环境中降解析出进入空隙水?
秦伯强胡维平高光罗敛葱张金善
关键词:太湖沉积物切应力动力强度内源释放营养盐水体富营养化
太湖水体光学衰减系数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被引量:92
2003年
利用2001-2002年周年太湖全湖不同湖区湖泊光学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太湖水体光学衰减系数的区域分布,季节变化,垂直分布及日变化特征,并阐述了其变化原因,将太湖与国外一些湖泊进行对比,进一步阐述了太湖的光学特征。结果表明:光学衰减系数的湖区分布大致为:河口区>五里湖>湖心区>梅梁湾>贡湖>东太湖;由于不同湖区对光学衰减系数影响的主导因素不一样,其季节变化存在差异,东太湖季节变化不大,湖心区衰减系数秋冬季较大,而梅梁湖区则夏秋较大;衰减系数日变化则表现为中午大,上午和下午小;衰减系数的垂直分布主要有逐渐递减和先递减后均匀2种类型;衰减系数的光谱特性表现为在短波部分较大,长波部分较小,670nm处有一相对高值。
张运林秦伯强陈伟民杨顶田季江
关键词:太湖水体辐照度
Study on Optical Properties of Unpigmented Suspended Particles, Yellow Substance and Phytoplankton Algae in Taihu Lake被引量:3
2004年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a waterbody are subjects of research on limnological hydrooptics.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and parameterization methods for, three impurities in Taihu Lake, namely unpigmented suspensions, yellow substance and phytoplankton algae, are analyz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dealing with the optical types of Taihu Lake waters both in winter and in summ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optical parameters of suspended particles can be calculat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Mie Theory; 2) The absorption of yellow substance de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increasing wavelength, with the mean value of decreasing rate being about 0.014 nm -1; 3) Taihu Lake waters appeared to be of type PY in winter, with suspended particles and yellow substance being the dominant light absorbers, and type CPY in summer, with suspended particles, yellow substance and phytoplankton algae being the dominant light absorbers; 4) In winter or summer, unpigmented suspension has the main effect on the scattering property of Taihu Lake waters.
俞宏蔡启铭吴敬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