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671)

作品数:2 被引量:44H指数:1
相关作者:杨芬贺玖明张瑞萍再帕尔·阿不力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自由基
  • 2篇羟自由基
  • 1篇原子
  • 1篇质谱
  • 1篇质谱研究
  • 1篇酮类
  • 1篇酮类化合物
  • 1篇离子
  • 1篇离子化
  • 1篇抗氧化
  • 1篇抗氧化作用
  • 1篇快原子轰击
  • 1篇类化
  • 1篇类化合物
  • 1篇化合物
  • 1篇黄酮
  • 1篇黄酮类
  • 1篇黄酮类化合物
  • 1篇酚类
  • 1篇酚类化合物

机构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3篇张瑞萍
  • 3篇贺玖明
  • 3篇杨芬
  • 2篇再帕尔·阿不...

传媒

  • 1篇分析化学
  • 1篇药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7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快原子轰击离子化质谱研究酚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建立简便、快速筛选高效、低毒的新型抗氧化药物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快原子轰击离子化质谱(FAB-MS)对酚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强弱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基质、轰击时间和样本浓度对FAB-MS谱中分子离子(M+·)相对强度的影响,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在FAB-MS谱中的I(M+·)/I([M+H]+)比值与其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对12种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预测与评价,并与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检测的脂质过氧化抑制率进行比较,验证FAB-MS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由FAB-MS获得的I(M+·)/I([M+H]+)比值能较好地反映酚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的强弱,可以作为抗氧化剂的体外筛选或预测方法,有助于加速新型抗氧化药物的发现。
杨芬贺玖明张瑞萍再帕尔.阿不力孜
关键词: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
羟自由基的产生、捕集及检测方法被引量:43
2007年
本文系统介绍了羟自由基的产生体系、捕集剂及检测方法,包括电子自旋共振法、荧光法、电化学检测法、紫外法、化学发光法及质谱分析法,并比较了上述方法的优缺点。
杨芬张瑞萍贺玖明再帕尔·阿不力孜
关键词:羟自由基捕集剂
利用HPLC-MS/MS技术进行羟自由基检测的分析方法研究
羟自由基(·OH)是活性最强的氧自由基, 当其浓度过高时,能破坏细胞成分,使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等发生氧化,引起多种疾病,包括脑缺血、帕金森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因此,羟自由基的定量检测对研究·OH 的产生...
杨芬张瑞萍贺玖明再帕尔·阿不力孜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