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34038)

作品数:29 被引量:525H指数:16
相关作者:方小敏李吉均高军平宋春晖戴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盆地
  • 5篇新生代
  • 5篇青藏高原
  • 5篇隆升
  • 4篇地层
  • 4篇青藏高原北部
  • 4篇磁性地层
  • 3篇地层学
  • 3篇新生代地层
  • 3篇岩石
  • 3篇气候
  • 3篇青藏
  • 3篇孢粉
  • 3篇临夏盆地
  • 3篇高原隆升
  • 3篇磁性地层学
  • 2篇始新世
  • 2篇腾格里沙漠
  • 2篇剖面
  • 2篇气候变化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兰州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安庆师范学院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6篇方小敏
  • 5篇李吉均
  • 5篇高军平
  • 4篇戴霜
  • 4篇张伟林
  • 4篇宋春晖
  • 3篇彭子成
  • 3篇徐先海
  • 3篇杨东
  • 2篇沈吉
  • 2篇韩文霞
  • 2篇刘维明
  • 2篇董光荣
  • 2篇高东林
  • 2篇苗运法
  • 2篇王世锋
  • 1篇姚远
  • 1篇宋之琛
  • 1篇张学丰
  • 1篇张恩楼

传媒

  • 10篇沉积学报
  • 3篇科学通报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Scienc...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地质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通报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10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断陷盆地油气汇聚体系与层序地层格架之间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上篇文章介绍了油气汇聚体系的概念和类型,油气汇聚体系的类型和级别在很大程度上与层序格架的特征、级别有很大关系,本文的目的旨在讨论层序格架中油气成藏单元与层序级次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格架,结合储层的分布和构造断裂等因素,预测油气的汇聚特征。
纪友亮张善文王永诗黄建军
关键词:层序地层
平衡剖面方法恢复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缩短及其意义被引量:33
2008年
柴达木盆地为一中-新生代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盆内中-新生代地层发育,很好地记录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自距今55Ma以来碰撞传播到高原北缘的地质事件。本文以最新的高精度磁性地层和年代地层为约束,通过盆地内部一条北东—南西向地震大剖面,用平衡剖面方法恢复新生代以来盆地因两大板块碰撞而引起的北东—南西向地壳缩短量,揭示盆地的性质和变形历史。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早期就开始变形,呈现弱的挤压状态,至始新世中-晚期变形明显增强,然后略为减弱,从中新世中-晚期尤其更新世以来地壳缩短速率快速增加,反映此时挤压变形最强烈,高原北部快速隆升。
刘栋梁方小敏王亚东张伟林高军平
关键词:平衡剖面沉积速率新生代柴达木盆地
应用Adobe Photoshop定量分析岩石结构被引量:30
2009年
岩石薄片定量研究中常用的有肉眼估计、比较图表估计、数点法和图像分析四种定量或半定量分析方法,但Adobe Photoshop比一般的图像分析软件更能迅速、详细和准确地对岩石结构进行定量。其原理是利用Photoshop软件强大的选取功能,对各结构组分进行精细选取,查看选区像素值和总像素值的比值即可得到各自所占百分含量。因此,能定量分析碳酸盐岩中的颗粒、胶结物和孔隙含量,及各种矿物含量和各类孔隙的面积百分含量,继而可定量化分析碳酸盐岩的成岩和孔隙演化历史。其它岩石类型与此类似。川东北PG2井的实例分析表明,Photoshop定量分析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岩石结构的定量化研究。
张学丰蔡忠贤胡文瑄李林
关键词:岩石结构
陇西六盘山黄土及最近1.8Ma B.P.以来的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被引量:28
2006年
对陇西盆地六盘山西侧山麓剥蚀面上断岘剖面的古地磁、磁化率和粒度分析表明,该剖面具有1.8 M a B.P.以来完整的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断岘剖面以下7级黄河阶地的发育形成以及在1.1和0.8 M a B.P.前后所指示的腾格里沙漠扩张变化,反映了第四纪早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对黄土高原西部环境变化影响,以及在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构造与气候的变化与耦合响应。
杨东方小敏彭子成李吉均
关键词:气候变化环境效应
兰州-民和盆地河口群沉积相和岩石磁化率--祁连山白垩纪隆升的记录被引量:30
2008年
研究白垩纪祁连山构造隆升过程对认识青藏高原形成及其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兰州—民和盆地连续出露的河口群沉积物较好地记录了早白垩世祁连山隆升过程。河口群从下向上由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滨湖、滨浅湖、半深湖、三角洲7个沉积相体系组成;综合分析沉积相时空演化、砾石成分及古水流方向统计和岩石磁化率测量,揭示出早白垩世祁连山经历了3期隆升过程:早期(约143~123Ma)快速强烈隆升阶段,此时祁连山东段开始逐渐断陷下沉,盆地沉积了冲积扇至滨浅湖相沉积体系的砾岩、砂岩和泥岩,岩石磁化率值总体偏低,隆升速度较快;中期(约123~113Ma)稳定隆升阶段,湖盆面积达到最大,沉积物以半深湖相泥岩为主,磁化率值总体偏高,隆升速度较慢;晚期快速隆升阶段,约从113Ma开始,祁连山隆升速度加快,湖盆萎缩,沉积了以三角洲相为主的泥岩和砂岩,磁化率值总体偏低,直至109Ma以后,盆地回返,祁连山地区整体抬升遭受剥蚀。
唐玉虎戴霜黄永波朱强方小敏胡鸿飞刘俊伟孔立赵杰刘学
关键词:沉积相磁化率构造隆升河口群白垩纪
青藏高原北部始新世孢粉记录与古环境变化被引量:17
2008年
青藏高原隆起前始新世我国西北内陆的植被生态景观和气候状况对理解青藏高原的隆升和亚洲季风与现代西北干旱气候环境的起源和演化可提供重要的背景信息。通过对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酒泉盆地西端火烧沟剖面孢粉记录的研究,揭示出始新世中晚期(40.2-33.4Ma)我国西北内陆总体为显著的行星风系下北亚热带副高控制下的干旱-半干旱荒漠植被生态景观,具体可以划分为4个组合带:白刺粉属-藜粉属-松科花粉组合带(40.2-37.9Ma);藜粉属-白刺粉属组合带(37.9-34.6Ma);单、双束松粉属-藜粉属组合带(34.6-33.9Ma);藜粉属-白刺粉属组合带(33.9-33.4Ma)。各个组合带中喜热分子与耐旱分子含量之间呈现反相关性,即在温度降低时干旱加强,反之则减弱,推测温度降低时全球大气水汽减少,或者南极间歇性冰盖形成所导致的不均一性降温迫使行星风系带向北移动,副高中心靠近研究区,可能是造成干旱增强的原因,反之则干旱减弱。
苗运法方小敏宋之琛吴福莉韩文霞
关键词:青藏高原孢粉记录始新世古环境
台湾海峡西部表层沉积物磁化率特征被引量:4
2009年
为研究台湾海峡西部表层沉积物磁化率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对采自平潭至汕尾近海海域的22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磁化率分析,得出低频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值均呈从近岸向外海递减趋势,且厦门湾以北近岸海域的低频磁化率明显高于厦门湾以南的,频率磁化率在平潭岛外侧和汕尾近岸海域相对较高,且自平潭岛向南,有一明显的递减趋势。通过和前人关于台湾海峡西部沉积物类型和重矿物分布研究的对比发现台湾海峡西部表层沉积物磁化率在近岸细粒沉积物中高,外海粗颗粒沉积物中低,磁化率值的变化趋势和沉积物中磁铁矿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台湾海峡西部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沉积物来源的影响。
杨黎静汪卫国
关键词:台湾海峡磁化率频率磁化率磁性矿物
稳定湖相沉积物和风成黄土粒度判别函数的建立及其意义被引量:39
2008年
沉积物粒度变化主要受搬运介质、搬运方式、沉积环境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控制,通过粒度分析可判别沉积物的成因类型,推断其形成的沉积环境,解释环境演变。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典型稳定湖相沉积物(罗布泊湖相样品282块,岱海湖相样品123块)和典型风成黄土(甘肃兰州榆中样品263块)粒度参数进行定量化分析,并经稳定湖相和风成沉积物验证,获得稳定湖相与风成沉积物的判别公式:F(湖相、风成沉积物)=20.363Mz-56.371Sd-67.922Sk+23.516Kg-55.626,若F>0,为稳定湖相沉积物,反之,F<0,则为风成沉积物。这为研究地史中稳定湖泊与风成环境沉积物的鉴别提供粒度分析定量化判别方法,它对陆相古环境、干旱化事件和尘暴事件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张平宋春晖杨用彪高红山张红艳刘维明潘美慧刘平胡思虎夏维民
关键词:风成黄土粒度分析判别函数
青藏高原北部砾石粒径变化对气候和构造演化的响应被引量:17
2006年
青藏高原周边广泛分布的晚新生代砾岩是高原强烈隆升的产物,但也可能仅仅是气候变化造成.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部代表性砾岩,酒西盆地老君庙剖面上部酒泉砾石层和戈壁砾石层进行详细的砾石粒径变化研究,发现约0.8Ma以来酒泉、戈壁砾石层砾石粒径不仅具有明显的变粗趋势,而且还发育了9个显著的粗细变化旋回,并且可与黄土-古土壤和深海氧同位素气候旋回进行良好对比,粗、细砾石层分别对应于季风气候的暖湿和干冷时期,具有显著的大约10万年和4.1万年周期.由于我国西北第四纪晚期的气候是持续变干,因此,初步认为酒泉-戈壁砾石层中砾石粒径的持续变粗反映了高原第四纪晚期持续强烈的构造隆升,而其中的旋回是对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变化的响应,后者叠加于前者之上,从而为高原周边砾岩层主要是高原强烈隆升的产物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傅开道方小敏高军平韩文霞
关键词:酒西盆地气候变化
四川盆地东南部早三叠世地震事件沉积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四川盆地南部及东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和嘉陵江组中常发育有一系列宏观及微观的软沉积物变形、震积角砾岩块、板状砾屑、层内微断层等特殊的地震成因沉积构造。飞仙关组震积岩在重庆北碚白庙子剖面飞仙关组第一、二段中产出,嘉陵江组震积岩产于四川叙永龙洞湾嘉陵江组第二段及四川兴文、贵州习水等地的相同层位中,其沉积序列明显,反映了古地震从开始至平静的全过程。作者认为,早三叠世时,上扬子板块西缘以川西义敦弧的演化为代表的三江构造带活动强烈,可能与四川盆地早三叠世震积岩的形成有联系,随着三江构造带板块碰撞、洋壳俯冲消减,能在较大区域内引发地震活动、火山喷发。
张廷山陈晓慧刘治成
关键词:震积岩成因及地质意义早三叠世四川盆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