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0771008)

作品数:2 被引量:29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宁石岳李春华鞠璇吴立潮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生态风险
  • 1篇土地利用
  • 1篇耕地
  • 1篇耕地面积
  • 1篇耕地面积变化
  • 1篇STIRPA...

机构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作者

  • 2篇李春华
  • 2篇石岳
  • 2篇李宁
  • 1篇谭三清
  • 1篇吴立潮
  • 1篇鞠璇

传媒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长沙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及评价被引量:12
2010年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土地利用变化是城市生态环境改变的重要因素。长沙市作为中部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很快。强烈的土地需求对土地利用的强度、方式、规模、布局等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强烈的冲击,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引入城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分析长沙市土地利用现状,阐述城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产生的原因,识别与土地利用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等方法,建立了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分析和评价长沙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结果发现:(1)该区所研究时段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总体上变大,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值从1996年的-0.85286(Ⅴ),变为2006年的1.321039(Ⅰ),期间变化波动明显,风险值在1996—1999年和2003—2006年趋于上升,2000—2002年趋于下降;(2)长沙市所研究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状况改善不是完全协调的。根据此评价结论,作者提出一系列规避和应对生态风险,协调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对策。
谭三清李宁李春华石岳吴立潮鞠璇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风险
基于STIRPAT模型的长沙市耕地面积变化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对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是当前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作者借鉴环境压力方程STIRPAT模型,以长沙市1978—2005年耕地面积数据及其相关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为例,分析了人口、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及富裕度与耕地占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人口数量的变化是引起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市耕地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变化(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城市化率的变化对耕地面积的变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STIRPAT模型计算发现富裕度与耕地面积变化之间并不存在Kuznets曲线规律。研究认为缓解长沙市耕地面积减少的压力可从控制人口、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化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入手。
李春华李宁石岳
关键词:耕地面积变化STIRPAT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