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2018) 作品数:20 被引量:85 H指数:6 相关作者: 赵元龙 伍孟银 傅晓平 杨兴莲 彭进 更多>> 相关机构: 贵州大学 深圳仙湖植物园 贵阳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贵州省省长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更多>>
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清虚洞组的楔叶形虫Sphenothallus Hall, 1847 被引量:9 2013年 贵州剑河八郎松山寒武系黔东统中部清虚洞组主要由灰岩、泥岩组成,下部以灰岩为主,上部为泥岩、灰岩互层,顶部为中层白云岩。上部含有大量的褶颊虫类和掘头虫类三叶虫及带软躯体动物多门类化石组合。本文报道的楔叶形虫Sphenothallus Hall,1847产于清虚洞组上部,分异度低,仅1属1相似种,即台江楔叶形虫(相似种)Sphenothallus cf.taijiangensis Zhu et al.,2000,位于Redlichia(R.)guizhouensis-Redlichia(R.)nobilis顶峰带。S.cf.taijiangensis化石保存较好,少数标本管壁之间保存有横纹,说明Sphenothallus为一具有锥管状外壳的虫体。剑河八郎松山清虚洞组的楔叶形虫是贵州继牛蹄塘组、凯里组之后寒武系另一个产出层位,它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清虚洞组生物群的组成,同时为全球楔叶形虫Sphenothallus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初步研究表明全球Sphenothallus的演化趋势是个体增长,管壁加厚物宽度变宽,口部膨胀角变小。Sphenothallus与现代刺胞动物水螅虫类或钵水母有密切关系。 张培兴 赵元龙 王平丽 杨宇宁 罗绣春关键词:寒武系 清虚洞组 贵州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双刺吐卓虫(Tuzoia bispinosa)个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8 2009年 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是凯里生物群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吐卓虫属(Tuzoia)最为常见,化石标本达200多件。吐卓虫常见于全球早、中寒武世地层,地理分布广泛,在地层对比和古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数理统计和对比研究的方法,详细检测130多块双刺吐卓虫(Tuzoia bispinosa Yuan and Zhao,1999)化石标本,发现明显可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3个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文中探讨双刺吐卓虫的个体发育,确认先前建立的凯里生物群中Tuzoia的2个种:Tuzoia bispinosa和T.magna,应为Tuzoia bispinosa一种。 姚路 彭进 傅晓平 赵元龙关键词:凯里生物群 个体发育 贵州新元古代到寒武纪早期特异埋藏后生生物群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20 2008年 贵州化石丰富,素有古生物王国之称,其中早期特异埋藏后生生物十分发育,由老至新有埃迪卡拉系的瓮安生物群、江口庙河生物群,寒武系第1统的小壳动物群、第2统下部的牛蹄塘生物群及中上部的杷榔动物群、第3统底部的凯里生物群。这些特异埋藏生物群与云南寒武系的澄江动物群、关山生物群及陕南埃迪卡拉系高家山生物群构成了我国早期后生生物的演化链,反映了从动物起源(瓮安生物群)、可疑多门类动物出现(江口庙河生物群)、动物骨骼化(高家山生物群)、生物矿化质和量的变化或骨骼动物爆发性辐射(小壳动物群)及海绵动物辐射(牛蹄塘生物群)再到动物主要门类出现的寒武纪大爆发(澄江动物群)、海洋生物多样化及生态复杂化(凯里生物群)的演化过程。 赵元龙 杨洪 李勇 彭进 杨兴莲 李锋军 伍孟银 程心 李丙霞关键词:动物起源 贵州凯里生物群中的陡山沱藻(Doushantuophyton Chen et Xiao) 被引量:4 2010年 陡山沱藻Doushantuophyton Chen et Xiao是湖北秭归庙河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及安徽休宁埃迪卡拉系蓝田组中常见的种群,该属先后建立了5个种:D.lineare Chen et Xiao,1991;D.rigidulum,Chen1994;D.sinuolatum Hu,1996;D.quyuaniChen,Xiao and Yuan,1994,emend.Xiao et al.,2002和D.cometa Yuan et al.,1999。本文对贵州凯里组苗板坡剖面和乌溜-曾家崖剖面的30多块标本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湖北庙河陡山沱组和安徽休宁蓝田组的陡山沱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属的模式种D.lineare Chen et Xiao和D.cometa Yuan et al.的时代可延伸到寒武纪第3世(原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并成为凯里生物群宏观藻类中的重要种群之一。也反映从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期至寒武纪第3世,经历了近5千多万年,特别是埃迪卡拉纪末期的生物灭绝事件,这2种的形态结构特征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说明陡山沱藻有些种具有较强的生存竞争能力以及遗传上的稳定性,从而表现出演化上的保守性和环境上的适应性。 伍孟银 童金南 傅晓平 赵元龙关键词:陡山沱期 凯里生物群 多枝黄山藻(Huangshanophyton fluticulosum Chen,Lu and Xiao,1994)在凯里生物群中的发现 被引量:1 2012年 蓝田植物群处于宏观藻类第一个繁盛期的前期,化石类型丰富,属、种众多,形态结构复杂,具有明显的器官分化,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植物群。其中多枝黄山藻Huangshanophyton fluticulosum Chen,Lu&Xiao,1994是最常见的分子之一。凯里生物群中的Huangshanophyton fluticulosum,与安徽蓝田组的模式标本相比,藻体形态一致,仅有细微差异,即扇形发散角较大,藻丝直径较小。从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期至寒武纪第3世(原中寒武世),经历了近5千多万年特别是埃迪卡拉纪末期的生物灭绝事件后,Huangshanophyton fluticulosum不仅安全渡过而且形态结构特征没有发生多少变化,说明该类生物具有较强的生存竞争能力,以及遗传上的稳定性、演化上的保守性和较强的环境适应性。 伍孟银 赵元龙 傅晓平关键词:寒武纪 凯里生物群 贵州剑河乌溜-曾家崖寒武系第5阶全球层型剖面及点位研究的新资料(英文) 被引量:2 2010年 贵州剑河八郎乌溜—曾家崖寒武系第5阶底界潜在的全球层型剖面及点位上下的动物群(三叶虫和无铰纲腕足类)有显著的变化;研究的剖面厚约4.5m,穿过首现点位Oryctocephalus indicus。经逐层化石的采集和深入的研究,证实在寒武系第4阶或寒武系第2统顶部Ovatoryctocara granulata-Bathynotus holopygus带与寒武系第5阶或寒武系第3统底部Oryctocephalus indicus带之间大约有20cm的贫化石间隔区。这一动物群的突变是在均一的岩相中发生的,表明该剖面是建立寒武系第5阶(或第3统)底界的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理想剖面。 Frederick A.Sundberg 赵元龙 袁金良 林日白关键词:三叶虫 生物地层 凯里组 寒武系 寒武纪褶颊虫类三叶虫形态相似属重新分类初探 被引量:1 2008年 过去寒武纪三叶虫和其它时代三叶虫及其它门类化石属一样,在研究过程中由于没有重视个体发育及其演化趋同等现象,研究资料不全,加上三叶虫脱壳生长的生态现象带来化石保存上的变形,导致属种分类过细、过多给相应地层对比带来困难,已引起很多学者的注意。本文通过对寒武纪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褶颊虫类三叶虫形态相似的属进行了对比及初步探讨,有助于褶颊虫类三叶虫形态相似属的归并。 李丙霞 赵元龙关键词:寒武纪 三叶虫 贵州凯里生物群中的宏观藻类新材料 被引量:2 2010年 贵州省剑河凯里生物群是研究寒武纪大爆发后生物类群分化的关键化石记录之一,但其中的宏观藻类研究目前还比较欠缺.报道了产自该生物群中的两个新的宏观藻类,包括一个新属种和一个未定种.标准平行藻(新属、新种)Parallelphyton tipica gen.et sp.nov.的藻丝分化方式与现生异丝型绿藻费氏藻属Fritschiella的丝体系统分化特征有些相似,另一属种未定藻类Gen.et sp.indet的具粗壮主枝和侧枝再次二歧分叉的特征可以类比裸蕨Psilophyton的二歧式分枝方式.由此可见,这两个藻类在其藻丝体分枝生长方式上已经表现了一些高等后生植物的生长性状,表明该生物群在宏观藻类中已具有生态分异的进步特征. 伍孟银 赵元龙 童金南 杨瑞东关键词:寒武纪 凯里生物群 宏观藻类 乌当地区奥陶系湄潭组的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4 2010年 贵阳市乌当地区处于黔北早古生代沉积区及黔南晚古生代地层沉积区交界处,具有独特的地质及地层发育特征,其中奥陶系湄潭组地层发育,但研究程度不高。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作者等测制了6条湄潭组地层剖面,对该组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进行研究,并与黔北地区的湄潭组、大湾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乌当地区的湄潭组特别是上段明显有别于黔北地区标准的湄潭组上段及大湾组,建议用"湄潭组上段"来表示该段地层。乌当湄潭组的笔石地层研究较好,可建5个笔石带及一个层位;本文把中奥陶统底界暂放在湄潭组上段底部硅质岩之下,说明湄潭组是一个跨时的岩石地层单元。乌当地区是贵州大学等高校的地质实习基地,湄潭组的地层学研究不仅具有学术意义,也有助于实习基地的建设。 杨宇宁 郭云胜 孙海静 杨兴莲 赵元龙关键词:地层学研究 贵州第一枚标准层型剖面及点位(GSSP)金钉子——寒武系苗岭统及乌溜阶研究与意义 被引量:5 2021年 2018年6月21日,国际地科联全票通过批准寒武系第三统为苗岭统,第5阶为乌溜阶的全球标准层型及点位(GSSP)的建议,落户在中国贵州八郎,这是我国获得的第11个金钉子,使我国成为拥有金钉子最多的国家。由贵州大学赵元龙为首的由贵州大学及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历时35年,通过三叶虫、疑源类地层、层序地层,无机及有机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经过了激烈的多国竞争而获得,成为全球同期地层对比中心。 赵元龙 袁金良 郭庆军 尹磊明 杨兴莲 王春江 杨瑞东 王约 杨宇宁 陈圣光 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