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3-0280)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高国金盛邦跃刘艳曾京京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 晚清蚕桑局商品化经营及特点
- 2014年
- 晚清蚕桑局是晚清局务机构基层组织形式,是地方劝课蚕桑的重要机构。其机构本身具备商品化经营特点,涉及到资金来源与管理、商品市场、区域与专业分工、近代工厂经营形式等内容。文章细致地描述了晚清蚕桑局的商品化经营活动,挖掘蚕桑局商品化经营特点,进一步呈现晚清蚕桑商品化经营机构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过程。
- 高国金刘艳曾京京
- 晚清蚕桑风土论的实践与发展
- 2014年
- 风土论是传统农学思想之一,其源于作物的异地引种。随着大规模异地引进与推广蚕桑技术,晚清成为蚕桑风土论最为重要的发展与实践阶段。各地官绅撰写的劝课蚕书皆对蚕桑风土论细致论述,形成了系统与成熟的观点,传统蚕桑风土论逐渐发展与完善。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大范围蚕桑风土论的实践也遇到了诸多困境。清末,随着西方近代蚕桑技术传入,蚕桑领域更少依赖风土因素,近代科学思想逐渐取代了传统蚕桑风土论。
- 高国金盛邦跃
- 关键词:蚕桑
- 晚清蚕桑局的兴衰与变迁
- 2017年
- 鸦片战争后,劝课蚕桑机构丹徒蚕桑局出现。太平天国后,江苏长江南北两岸多地官员为战后修复而创设蚕桑局。光绪初期蚕桑局扩散到全国很多省府州县,个别省级蚕桑局规模庞大、运营规范。甲午战争之后,蚕政兴起,府州县蚕桑局沿用传统劝课形式,省级蚕桑局在组织经营、官绅参与、西方技术等领域呈现新特点。新政以来,蚕桑局的名称、技术、群体、经营、教育等领域普遍出现近代化转型。梳理晚清各地相继创设七十多所蚕桑局的兴衰变迁,以阐释传统劝课蚕桑形式向近代技术推广模式转变的历史进程。
- 高国金盛邦跃
- 关键词:晚清
- 同光之际劝课蚕书的撰刊与流传被引量:7
- 2013年
- 同光之际诸多社会经济因素错综交织,很多地方兴起劝课蚕桑,蚕桑农书是传统蚕桑技术重要的传承载体,也是地方劝课官员大规模引进与推广蚕桑技术的重要工具。文章以纵向历史阶段与横向群体网络为视角,梳理了同光劝课蚕桑农书的内容来源、技术来源地区与官绅间流传。充分剖析同光之际劝课蚕桑农书撰述、刊刻与流传的整体面貌,阐释了同光蚕桑农书数量繁多的历史现象,揭示了技术官员劝课行为的知识来源与文化驱动。
- 高国金盛邦跃
- 晚清地方官绅与蚕桑局的兴衰被引量:2
- 2013年
- 晚清蚕桑局是传统守土之士劝课蚕桑责任与近代局务机构普遍兴起的结合体,借助近代蚕桑劝课参与群体的结构分层与职责分工为视角,分别阐述蚕桑局倡率兴起与机构运行中劝课官员的作用、运行机制中士绅的中枢作用和近代绅商对蚕桑局经营职能的承载。透析晚清蚕桑局的兴起发展、运行机制、机构属性、嬗变与裂变,进而以官绅群体视角展示晚清蚕桑局的兴衰全貌与时代特点。
- 高国金盛邦跃
- 关键词:晚清官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