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6019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60190)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郑琰周欢敏席海燕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包头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绒山羊生长期次级毛囊cDNA消减文库的构建及其序列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构建绒山羊生长期次级毛囊的消减文库,寻找绒毛生长的相关候选基因。【方法】以生长期次级毛囊cDNA为tester,休止期次级毛囊cDNA为driver,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生长期次级毛囊消减文库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构建了具有高消减效率的cDNA文库。随机挑取20个阳性克隆进行PCR扩增,插入片段长度主要分布在250~1000bp之间。挑取750个克隆进行测序,得到342条有效序列,平均长度596bp。进行同源性分析,有298个与nucleotide数据库山羊及其它物种的已知序列同源。在EST数据库中找到38个相似EST序列和6个无同源性序列。对298个已知功能基因的ESTs进行分类,细胞分裂类为13个、细胞信号类为49个、细胞结构蛋白52个、细胞防御类21个、代谢类46个、基因/蛋白表达类37个、未分类的80个。【结论】应用SSH技术,构建了绒山羊生长期和休止期次级毛囊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文库,为进一步筛选绒毛生长相关的候选基因奠定了基础。
- 席海燕周欢敏郑琰
- 关键词:绒山羊生长期抑制性消减杂交
- BrdU标记内蒙古绒山羊皮肤干细胞的初步研究
- 2009年
- 为了探讨BrdU标记绒山羊皮肤干细胞的可行性,并初步确定干细胞的位置,试验采用静脉注射BrdU后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分离培养毛囊的标记部分并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表明:BrdU在绒山羊体内的标记时间为10周;免疫组化AEC染色阳性细胞核呈红色,阴性细胞核不被着色,说明BrdU标记信号存在于初级、次级毛囊及表皮中;注射初期毛囊及表皮增殖细胞均被标记(包括干细胞),4周时标记细胞主要位于毛囊的下部,6周时阳性信号减少且有向上迁移迹象,8~10周标记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10周后无阳性信号;Ⅳ型胶原黏附培养毛囊的标记部分细胞呈克隆生长;流式细胞检测得到F2代G0/G1比为(73.98±4.74)%,初步证明干细胞的存在。
- 席海燕郑琰周欢敏
- 关键词:绒山羊溴脱氧尿嘧啶核苷皮肤干细胞毛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