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9048)
- 作品数:13 被引量:106H指数:7
- 相关作者:王鹏郑彤封莉张立秋杜兆林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 发文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微波紫外耦合辐射降解间硝基苯磺酸钠及活性炭再生被引量:7
- 2015年
- 针对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污水所面临的吸附剂物耗大及其所形成的危险废弃物处置难题,采用微波紫外耦合辐射技术对活性炭无害化再生。以活性炭吸附电镀废水中的间硝基苯磺酸钠(3-NBSA)为研究对象,考察了p H对活性炭吸附3-NBSA效果的影响,研究了活性炭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最后探讨了微波功率、微波辐照时间、空气流量及再生次数对活性炭再生效果和再生损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 H在2~8范围内对活性炭吸附效果影响不大,活性炭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特性可用Freundlich等温方程式来描述。活性炭再生实验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功率为500W,微波辐照时间为10 min,空气流量为0.024 m3/h。最佳工艺条件下活性炭的再生率达到99.62%,且连续再生5次后仍能达到90.02%。实验表明,在微波紫外耦合辐射作用下比只在微波作用下,活性炭的再生效果和3-NBSA的降解效果更好。
- 郑双郑彤王鹏
- 关键词:活性炭间硝基苯磺酸钠微波紫外
- 活化温度对竹柳基活性炭性能及其制备过程中副产物组成的影响
- 2014年
- 以一种常见的环境修复材料竹柳为原料来制备竹柳基活性炭(WAC),考察了不同活化温度(400、450、500、550、600℃和650℃)对WAC性质及其除污染性能的影响,同时评估了制备过程中气态和液态副产物的生成规律与利用潜能.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WAC产率下降,热解油产率上升,而热解气产率相对稳定.六组WAC均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BET),最高可达1526 m2·g-1,但BET值随活化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WAC的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最高可达1122.25 mg·g-1和415.50 mg·g-1,对重金属Pb2+和硝基苯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9.20mg·g-1和4.21 mmol·g-1.WAC制备过程中热解气主要组分为H2、CH4、CO和CO2,随活化温度升高,H2和CH4含量上升,CO2含量下降,热解气的总燃烧热值升高.热解油的组分较为复杂,杂环类、烷烃类、烯烃类和有机酸类有机物含量较高,且随活化温度变化明显,在活化温度为650℃时,热解油的燃烧热最大.
- 邵琳琳张立秋封莉
- 关键词:活化温度热解油燃烧热
- 基于事件树的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应急技术库构建被引量:2
- 2014年
- 近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如何及时有效地对污染物进行应急控制及消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事件树分析法原理,根据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及其环境污染事故的特征,从污染物种类、污染介质和污染物性质三个方面归纳出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的42种事故情形,给出每种污染事故情形所对应的处理处置技术方案,构建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处置技术树。基于Web服务器Apache、PHP语言和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建立了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处置技术库,实现对技术方案方便快速地查询。
- 曹敬灿张立秋梁文艳时圣刚封莉孙德智
-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件树
- 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统计分析及建议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基于780起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对事故引致物质、发生类型、发生原因、环境污染介质以及污染处理处置情况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七大类危险化学品中,压缩及液化气体发生事故最多占46.2%,其中甲烷、液氨、氯气引发事故最多,甚至高于易燃液体类引发的事故;相对火灾爆炸而言,由泄漏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较多,在总事故中占53.9%。违章操作或管理不严、交通事故、专业知识缺乏等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从事故造成的污染状况分析,空气污染比率最大,达52.1%;目前,我国现阶段对危险化学品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处置更多是对污染源进行控制,而对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和应急废物处置还做得不够。
- 曹敬灿梁文艳张立秋时圣刚封莉孙德智
-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事故环境污染统计分析
- 水体重金属污染处理方法现状分析与应急处置策略被引量:29
- 2013年
- 为快速有效地应对水体突发性重金属污染事故,对"十二五"规划中重点防控的铅、汞、铬、镉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处理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这些处理方法的应急现场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突发性水体重金属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方法的研究方略。
- 郑彤杜兆林贺玉强王鹏
- 关键词:突发水污染应急处置
- 基于FAHP和FTOPSIS的海洋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方案筛选方法被引量:5
- 2016年
- 频繁发生的海上船舶溢油事故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损害巨大,当溢油事故发生时,决策者往往同时面临多种不同的处置方案,此时,如何从这些备选方案中快速选择出相对最合理的处置方案对减小损失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联合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和模糊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FTOPSIS),提出溢油应急处置方案综合评判筛选模型(FAHP-FTOSIS)。该方法首先从经济、技术、环境、溢油状况、作业环境和溢油位置这六个主要方面构建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方案评判指标体系,通过FAHP确定各指标权重,然后运用FTOPSIS对备选的应急方案进行排序,最终基于模型的分析结果,筛选出最佳的处置方案。最后,本文将该方法进行了案例应用展示方法的有效性。
- 吴彤郑洪波张树深
- 关键词:溢油指标体系
- 除镉最佳混凝剂的筛选及应用条件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采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氯化铁(FeCl3)及聚合硫酸铁(PFS)对含镉废水的处理研究表明,三种混凝剂对含镉水体均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同等条件下,三种混凝剂对含镉水体去除率分别为98.22%、92.19%和93.63%。研究了PAFC对含镉水体的混凝沉淀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碱性条件有利于镉离子的沉淀,当pH为9~11时,去除率可达98.00%左右;对于初始浓度为4.000 0 mg.L-1的含镉废水,经处理后,水体浓度可降至0.184 0 mg.L-1,对于初始浓度为0.400 0 mg.L-1的含镉废水,经处理后水体浓度降至0.007 2 mg.L-1;废水中投加一定量的石灰乳对PAFC除镉起一定的作用,投加量达30.00 mg.L-1时,其去除率达99.91%;通过对PAFC除镉动力学拟合,符合一级线性动力学方程。
- 韩志勇张燕庞志华王彦闻
- 关键词:镉聚合氯化铝铁影响因素动力学
- 负载型纳米金属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4年
- 纳米金属材料因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具有日益广阔的应用前景。负载型纳米金属相对于纯纳米金属材料具有稳定性高,易回收利用,无毒害性等优点,其制备和应用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负载型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很多,目前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总结出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效果较理想的负载方法。因载体对负载方法的选择影响较大,文章着重介绍了以膨润土、活性炭、碳纳米管、氧化物和有机高分子类为载体的负载方法,引用国内外学者的实验成果,对制得的负载型纳米金属材料的形貌,粒径等特性进行描述。负载型纳米金属材料的应用广泛,着重描述了近年来其在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方面的应用进展,对难降解的有机卤代物,有机染料和重金属以及硝酸盐类等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纳米金属材料在投入应用中应该解决的问题和展望。
- 胡帅飞庞志华谭万春刘国伟
- 关键词:纳米金属降解有机物重金属
- 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技术的CBR-MADM两步筛选法模型被引量:12
- 2015年
-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进行应急处置时,需要在历史案例库和处置技术库的基础上通过筛选模型筛选出最适宜的应急处置技术.其中筛选的效率和准确性是构建技术筛选模型的首要因素,目前尚无较为满意的解决方案.本文结合案例推理技术(CBR)和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模型(MADM)的优势,建立了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技术的CBR-MADM两步筛选法模型:第1步,先利用基于熵权G1法的CBR推理从案例库中匹配案例,再从相似度最高的几个案例中提取应急处置技术作为备选技术;第2步,利用MADM对备选技术进行筛选和决策.CBR-MADM两步筛选法既充分利用了历史处置经验,又极大地提高了应急处置技术的筛选速度和效率.将该方法应用于2012年底山西长治浊漳河苯胺泄漏污染事件中,成功筛选出"投加混凝剂-活性炭坝拦截"技术,同实际情况吻合,验证了其适用性和可行性.
- 刘仁涛郭亮姜继平刘洁王鹏
- 关键词:突发环境污染多属性群决策
- 新型粉煤灰陶粒对水中Cu(Ⅱ)的去除特性及吸附等温模拟被引量:2
- 2014年
- 以粉煤灰、膨润土等制备新型粉煤灰陶粒,考察粉煤灰陶粒对溶液中Cu(Ⅱ)的去除特性并进行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粉煤灰陶粒对Cu(Ⅱ)的去除主要为吸附过程,对Cu(Ⅱ)的吸附效果与陶粒用量、温度及振荡速度有关,较大的粉煤灰陶粒用量、适宜的温度及振荡有较好的Cu(Ⅱ)去除效果。当温度为25℃、p H4.5及振荡速度150 r/min时,2.00 g粉煤灰陶粒对50 m L溶液中浓度为100 mg/L的Cu(Ⅱ)去除率为100%,而同等条件下两种普通市售陶粒的Cu(Ⅱ)去除率分别只有14.6%、6.3%。陶粒吸附柱可连续4次对250 m L浓度为100 mg/L的Cu(Ⅱ)去除率达90%以上。25℃时粉煤灰陶粒对Cu(Ⅱ)的最大吸附量为2.78 mg/g,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式,以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拟合则相关性较差。
- 罗隽雷育涛丘锦荣谌建宇庞志华赵英张佳琳
- 关键词:粉煤灰陶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