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04-05LP10)
- 作品数:2 被引量:36H指数:2
- 相关作者:孙华黄艳秋陈素辉洪礼传徐虹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对抑郁症患者康复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足三里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观察组、电针对照组、药物对照组。电针观察组取百会、足三里穴;电针对照组取太冲、三阴交、内关、神门穴;药物对照组给予百优解口服,20mg/次,每日1次。3组均治疗6周。在治疗前后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以及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1);临床疗效等级分布具有明显差异,提示针刺百会、足三里穴有较好的疗效;血清中IL-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电针观察组和电针对照组血清中IL-2和IFN-γ升高(P<0.01,P<0.05),药物对照组也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观察组与电针对照组比药物对照组起效快;电针观察组疗效优于电针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3种治疗方法能够改善血清中IL-2、IL-4和IFN-γ的水平,从而改善抑郁症症状。但是3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没有差异。
- 赵慧孙华包飞张捷魏镜王道海张云祥何维
- 关键词:抑郁症针灸疗法细胞因子足三里穴
-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0年
-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损伤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大鼠分为电针、针刺、药物、针药结合、模型、假手术等6个大组,其中电针、模型、假手术组又分12、24、48、72、96和144 h 6个时间点以,另设空白对照组7只。HE染色检测损伤区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MMP-9和ICAM-1积分吸光度值。结果 HE染色显示,梗死核心区病理损伤高峰时间出现在48 h;72 h后间质水肿减轻,大量小胶质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出现大量新生血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MP-9和ICAM-1在血管内皮细胞和炎性细胞及少数神经元广泛表达,缺血区明显高于自身对照区;组内比较显示表达呈48 h和144 h双峰形;组间比较显示,在48、72和96 h,电针组与其他实验组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电针可能通过上调损伤-修复网络功能,促进梗死区神经功能的恢复。
- 徐虹洪礼传黄艳秋陈素辉孙华
- 关键词:针刺百会穴足三里穴细胞间黏附分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