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431)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 相关作者:汤庆发焦豪妍吴琼梁敬钰杨春华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佐治亚州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蓝莓叶总黄酮对LPS/D-GalN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 2020年
- 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诱导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不同剂量蓝莓叶总黄酮(flavonoids of blueberry leaf,FBL)进行干预后,采集小鼠肝脏和血液,制备肝脏HE病理切片;检测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以评价FBL对小鼠肝功能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评价FBL的抗炎活性;测定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以评价FBL的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与模型小鼠相比,FBL可显著降低LPS/D-GalN诱导的AST和ALT水平增高,明显抑制LPS/D-GalN引起的炎症因子分泌,有效逆转LPS/D-GalN引起的氧化损伤,并且有效缓解LPS/D-GalN导致的肝脏改变。上述结果表明,FBL对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保护作用与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 焦豪妍许梦怡师大智汤庆发
- 关键词:蓝莓叶总黄酮肝保护急性肝损伤
- 人工栽培关白附中二萜生物碱的HPLC-Q-TOF-MS鉴别被引量:1
- 2014年
- 建立了快速鉴定3年生人工栽培的关白附中二萜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碱化乙醚超声提取关白附药材粉末,提取物以流动相定容制备供试液;样品用Zorbax-SB C18柱分离,以含0.2%甲酸和0.1%三乙胺的缓冲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应用ESI-Q-TOF检测,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根据色谱峰的准确分子量、液相色谱保留时间以及质谱裂解方式比较等方法鉴别化合物。结果表明,借助HPLC-Q-TOF-MS方法从关白附中分离检测出60个成分,根据保留时间和二级质谱裂解规律鉴定了其中26个二萜生物碱,为人工载培关白附的化学成分鉴定和未知化合物发现提供了一种快速方法。与此同时总结了C20-二萜生物碱(Hetisine型、Atisine型)及C19二萜生物碱(Lycoctonine型)在ESI正离子模式下的质谱裂解规律。
- 邢贝妮吴琼汤庆发刘静涵梁敬钰杨春华
- 关键词:关白附二萜生物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