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40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4045)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郝重涛姚陈张广利李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地震
  • 9篇地震图
  • 9篇多次波
  • 9篇理论地震图
  • 9篇次波
  • 5篇海底
  • 4篇时距
  • 4篇径向
  • 3篇地壳
  • 3篇地壳各向异性
  • 3篇叠加成像
  • 3篇检波点
  • 3篇高速层
  • 2篇地震观测
  • 2篇三维地震
  • 2篇水表
  • 2篇水压
  • 2篇倾角
  • 2篇各向异性
  • 2篇横波

机构

  • 28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1篇郝重涛
  • 19篇姚陈
  • 4篇蔡明刚
  • 4篇张广利
  • 2篇宋利虎
  • 1篇李磊
  • 1篇陈九辉

传媒

  • 6篇2015中国...
  • 4篇2016中国...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年份

  • 4篇2018
  • 2篇2017
  • 12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复杂界面炮集P波反射时距分析
<正>近年来,随着地震勘探区域的复杂化,对地震勘探成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复杂地区的三维炮集记录中经常出现复杂时距,例如几条反射同向轴相互交叉、扭结等,给勘探和处理人员带来了许多困惑。如何解释实际资料中的这些复杂时距,对地...
司洁戈郝重涛姚陈
关键词:检波点
文献传递
基于海上地震资料的多次波时距正演研究
在海洋地震勘探中,由于水表和海底等强反射面的存在,地震资料中多次波异常发育会对成像品质造成直接影响。在海洋地震原始数据中,包含了一次波和所有与反射界面有关的多次波信息,所以从原始数据中预测出多次波,然后在数据中减去预测出...
支明郝重涛蔡明刚姚陈
关键词:多次波地震资料
文献传递
三维复杂界面炮集P波反射时距研究
<正>复杂构造地区的资料处理和成像质量问题已成为反射地震学中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受观测资料的限制,二维地震勘探中地震波传播只能做垂直路径面的假设。相比二维地震,三维地震勘探具有巨大的优势和潜力,对地下复杂构造可以起到重要的...
郝重涛司洁戈姚陈
文献传递
二维复杂界面炮集P波反射时距反演
<正>近年来,针对野外地震资料的处理,发展了多种以叠加偏移为基础的理论方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面对复杂地质条件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致使当地下界面复杂时很难得到与地质解释相一致的结果。本文从炮集出发,以炮集为...
司洁戈郝重涛姚陈
文献传递
来自海底高速薄层三种类型的径向波
墨西哥湾水压记录出现强弱不同的径向波。这些径向波具有线性时距并能延伸到远炮检距,其振幅与水底强反射波的为同等量级,并伴随多次波周期性出现。墨西哥湾玄武岩溢流产生上覆富含油气层的高速层。对径向波曾试图用高速层顶界面的折射波...
姚陈
关键词:高速层非均匀
海洋倾斜界面水表多次波时距模拟与分析
<正>当前的多次波衰减方法基于水平界面的基本假设,多次波时距在水平界面具有随阶次增加等间距出现的周期性特征,利用这一特征可以对多次波进行预测从而达到衰减水平界面多次波的目的,但是多次波的周期性在倾斜界面遭到破坏导致传统的...
张广利郝重涛姚陈
文献传递
变深度缆倾斜界面水表多次波和伴随鬼波时距特征
<正>变深度缆,或称为弯曲缆、斜缆(variable-depth streamer,简称为VDS),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兴的海洋地震观测手段,传统的水平拖缆深度较浅,存在波浪噪声影响严重等问题,而变深度缆拖缆能够到达更深...
张广利郝重涛姚陈
文献传递
倾角对海底多次波和伴随鬼波的影响
<正>面对我国不同地区海底地震观测记录,一些记录上的多次波可以用水平层状介质的多次波来解释,许多记录上的多次波则不符合水平界面给出的特征。海底地震的炮点和接收点一般不在水面,水表反射引起震源鬼波和接收点鬼波,伴随一次反射...
姚陈郝重涛张广利
关键词:多次波
文献传递
海底界面反射和透射系数解析研究
<正>在海洋地震勘探中,不同海底界面处反射和透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变化特征在海底界面的AVO分析与参数反演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海底界面为液-固界面,其两侧介质属性在广角范围内差异很大,难以对海底界面反、透射系数的解析式进行线...
张广利; 郝重涛; 姚陈;
关键词:海洋地震勘探
文献传递
忽略TTI介质对称轴倾角的可行性被引量:3
2012年
假设横向各向同性(TI)介质的对称轴是垂直的(VTI)或者水平的(HTI)能给实际资料处理带来便利,然而实际TI介质的对称轴往往是倾斜的(TTI),忽略对称轴倾角可能给各向异性参数提取和成像带来偏差,因此需要研究是否能、以及什么条件下能忽略TTI介质对称轴倾角.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研究了与TTI介质弹性性质最接近的VTI介质(OAVTI)的弹性常数和各向异性参数与原TTI介质的弹性常数和各向异性参数之间的联系与差别.结果表明:OAVTI介质各向异性参数与原TTI介质各向异性参数之间的差别可统一表示成F(α0/β0,ε,δ,γ)ξ2的形式,其中F(α0/β0,ε,δ,γ)是无量纲各向异性参数(ε,δ,γ)的线性函数,ξ是对称轴倾角;ξ的大小对各参数的误差起主导作用,一般不建议忽略20°~25°以上的对称轴倾角;当ξ较小时,即使是对强各向异性的TTI介质作VTI近似,引起的P波各向异性参数误差也很小,因此在纵波资料处理中忽略TTI介质对称轴倾角通常是可行的;即使在小ξ条件下,倾斜对称轴对SV波也有显著影响,因此在转换波资料处理中,不建议忽略TTI介质的对称轴倾角.本文的研究为分析忽略TTI介质对称轴倾角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简便的判据.
李磊郝重涛
关键词:TTI介质各向异性横向各向同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