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301)

作品数:5 被引量:79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新荣苏洁琼张鹏黄磊回嵘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水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土壤
  • 3篇荒漠
  • 2篇植物
  • 2篇生物量
  • 2篇生物土壤结皮
  • 2篇土壤结皮
  • 2篇物量
  • 2篇磷肥
  • 2篇结皮
  • 2篇荒漠化草原
  • 2篇草本
  • 2篇草本植物
  • 2篇草原
  • 1篇氮肥
  • 1篇氮素
  • 1篇乙炔还原法
  • 1篇施氮
  • 1篇水热因子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性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5篇李新荣
  • 3篇苏洁琼
  • 2篇黄磊
  • 2篇回嵘
  • 2篇张鹏
  • 1篇杨昊天
  • 1篇杨小菊
  • 1篇刘艳梅
  • 1篇张珂
  • 1篇赵昕
  • 1篇鲍婧婷
  • 1篇冯丽
  • 1篇胡宜刚
  • 1篇贾荣亮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草原化荒漠草本植物对人工施加磷素的响应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人工外源施加磷素的野外试验研究了荒漠区草本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度、盖度、生物量、优势种株高等生态学特征对不同磷素水平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肥充足的施肥当年,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均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而下降,50 g/m2的高肥处理下二者均显著低于不施肥的对照(P<0.05)。盖度和地上部生物量在施肥当年均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而增加,50g/m2的高肥处理下二者与对照相比其增幅分别达到了47.59%和360.49%(P<0.05)。而在干旱的年份,即施肥后第2年,物种丰富度、多度、盖度和地上部生物量在不同磷素水平下其和对照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另外,外源磷素的施加会降低荒漠区草本植物的地下部生物量;而优势种草本植物茵陈蒿、多根葱、无芒隐子草和锋芒草株高对不同水肥耦合模式的响应存在种间差异。可见,在湿润的年份,外源磷素的施加会降低荒漠区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但会提高其种群生产力;而在干旱的年份,水分的缺乏抑制了磷肥残效的作用,外源磷素施加后对荒漠区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种群生产力的影响不显著。表明水分为荒漠区草本植物生长的第一非生物限制性因子,水、肥可共为限制性因素。
苏洁琼李新荣冯丽回嵘黄磊
关键词:磷肥物种多样性生物量
生物土壤结皮对荒漠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在干旱的沙漠生态系统中,生物土壤结皮对于沙丘的固定和土壤生物的维持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土壤线虫能敏感的指示土壤的恢复程度,是衡量沙区生态恢复与健康的重要生物学属性,而目前关于生物土壤结皮与土壤线虫的关系研究很少。为探明生物土壤结皮对土壤线虫的影响,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人工植被固沙区藻结皮和藓类结皮覆盖的沙丘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固沙年限的不同将样地分为4个不同的区进行采样(1956、1964、1981和1991年固沙区),以流沙区作为对照;同时,在不同季度(4、7、9和12月)分别采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人工植被固沙区藻结皮和藓类结皮覆盖下不同土层(0—10、10—20和20—30 cm)的沙丘土壤,以沙坡头地区的红卫天然植被区为对照,分析生物土壤结皮下土壤线虫的时空变化。采用改良的Baermann漏斗法进行分离线虫,用光学显微镜鉴定并统计。研究表明:1956、1964、1981和1991年人工植被固沙区的藻结皮和藓类结皮均可显著提高其下土壤线虫多度、属的丰富度、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富集指数和结构指数(P<0.05),这可能是因为生物土壤结皮的存在为土壤线虫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和适宜的生存环境;固沙年限与结皮下土壤线虫多度、属的丰富度、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富集指数和结构指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这说明固沙年限越久,越有利于土壤线虫的生存和繁衍;结皮类型显著影响土壤线虫群落,相对于藻结皮而言,藓类结皮下土壤线虫多度与属的丰富度更高(P<0.05),这说明演替后期的藓类结皮比演替早期的藻结皮更有利于土壤线虫的生存和繁衍。此外,藻结皮和藓类结皮均可显著增加其下0—10、10—20和20—30 cm土层线虫多度和属的丰富度(P<0.05),但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这种影响逐渐减弱,表明生物土壤结皮更有利于表层土壤线虫
刘艳梅李新荣赵昕张鹏回嵘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土壤线虫土壤深度
沙坡头地区生物土壤结皮的固氮活性及其对水热因子的响应被引量:16
2011年
氮是除水分之外影响干旱区生态系统生物活性的关键因子。生物土壤结皮是干旱半干旱荒漠地表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荒漠生态系统氮素的主要贡献者。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利用开顶式生长室,模拟不同降水梯度,采用乙炔还原法连续测定了沙坡头地区典型生物土壤结皮(藻类结皮、地衣结皮和藓类结皮)在其主要固氮活跃期(6-10月,湿润期)的固氮活性,及其对水热因子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试验期三类生物土壤结皮的固氮活性介于2.5×103-6.2×104 nmol C2H4·m-2·h-1之间,其中藻类结皮的最高(平均达2.8×104 nmol C2H4·m-2·h-1),地衣结皮的次之(2.4×104 nmol C2H4·m-2·h-1),藓类结皮的最低(1.4×104 nmol C2H4·m-2·h-1),差异显著(p<0.001)。在模拟降水3mm时,三类结皮均可达到最大固氮速率,当发生>3mm的降水事件时,它们的固氮速率无显著增加;不同结皮的固氮活性与温度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藻类结皮=-0.711,r地衣结皮=-0.732,r藓类结皮=-0.755,p<0.001),藻类和藓类结皮的固氮活性的最适温度区间为25-30℃,地衣结皮为20-30℃。三类结皮之间的这种固氮差异主要归因于结皮组成生物体即隐花植物的差异,藻类结皮主要成分为大量的蓝细菌和一些绿藻,地衣结皮也由大量的固氮藻和真菌共生形成,而藓类结皮的主要组成部分苔藓植物并不具有固氮作用,其微弱的固氮量是结皮中混生的少量蓝细菌或地衣所致。
张鹏李新荣贾荣亮胡宜刚黄磊
关键词:乙炔还原法生物土壤结皮环境因子固氮固氮活性
施肥对荒漠化草原草本植物种群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外源施加N肥、P肥和N-P混合肥的试验,研究了荒漠化草原草本植物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对不同肥料的响应,3种肥料均设置了0(对照)、5、10g.m-2和20g.m-2 4个投加水平。一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种群密度在3种肥料作用下均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尤其是在高的N肥(20g.m-2)处理下,优势种草本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多根葱(Allium polyrhizum)和冠芒草(Enneapogon brachystachyus)的密度及总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地上部及根部生物量在3种肥料处理下的响应同种群密度,即地上和根部生物量均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大而减小,其中,3种优势种草本植物的地上部生物量及总的地上部生物量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大均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的关系,其决定系数(R2)均在0.80以上。可见,在荒漠区较低的降水条件下(年降水<180mm),施肥会抑制荒漠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且其抑制作用与肥料种类无关。
苏洁琼李新荣杨昊天张珂杨小菊
关键词:荒漠化草原草本植物氮肥磷肥生物量
施氮对荒漠化草原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9
2014年
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荒漠化草原为对象,设置添加0、1.75、3.5、7和14gN·m^-2·a^-15个氮素水平,研究了施氮对该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导致表层(0—10cm)和下层(10~20cm)土壤中总氮、NO3^--N、NH4+-N和有效氮的累积,土壤pH下降,对土壤有一定的酸化作用.施氮明显抑制了土壤酶活性,且不同酶活性在氮素投加水平、土层深度和年际间有所差异.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氮素水平、土壤pH及土壤水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苏洁琼李新荣鲍婧婷
关键词:氮素土壤酶活性荒漠化草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