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2010BB005)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于亚雄杨金华程加省程耿胡银星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小麦
  • 3篇性状
  • 3篇栽培
  • 3篇栽培技术
  • 2篇育成
  • 2篇育成品种
  • 2篇施肥
  • 2篇施肥量
  • 2篇套栽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2篇配套栽培
  • 2篇配套栽培技术
  • 2篇播期
  • 2篇大麦
  • 1篇氮量
  • 1篇氮磷
  • 1篇倒春寒
  • 1篇对文

机构

  • 4篇云南省农业科...
  • 4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文山壮族苗族...
  • 1篇文山州农业科...
  • 1篇曲靖市农业科...

作者

  • 4篇程加省
  • 4篇杨金华
  • 4篇于亚雄
  • 2篇王志伟
  • 2篇胡银星
  • 2篇程耿
  • 2篇杨志清
  • 1篇黄锦
  • 1篇乔祥梅
  • 1篇杨和仙
  • 1篇李宏生
  • 1篇耿智德
  • 1篇赵红
  • 1篇农明英
  • 1篇李绍祥
  • 1篇顾坚
  • 1篇田玉仙
  • 1篇何金宝
  • 1篇刘琨
  • 1篇杨木军

传媒

  • 3篇大麦与谷类科...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云南农业科技
  • 1篇作物杂志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南方农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理州大麦育成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被引量:5
2012年
本研究介绍了大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先后选育的大麦品种S500、V43、S-4、94dm3、凤大麦5号、凤大麦6号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适应地区;提出了以整地、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优化施肥、需水特性与灌溉、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收获等主要配套栽培技术。
李国强李江张睿刘帆陈红文吴显成杨俊青
关键词:大麦栽培技术
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文麦14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为研究小麦新品种文麦14号的适宜施氮量和种植密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个施氮量和4个种植密度对文麦14号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主要对文麦14号的株高、穗长、有效穗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对穗粒数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对文麦14号的株高、穗长、有效穗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对结实率、穗粒数影响不显著。文麦14号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20 kg/667 m^(2),最佳种植密度为18万株/667 m^(2)。
张世鲍农明英高海涛农传江王献赵凯玲何金宝
关键词:施氮量种植密度农艺性状
小麦新品种‘文麦10号’最佳播期和施肥量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摸索了小麦新品种‘文麦10号’的最佳播种期和最佳施肥量,为其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提供依据。试验采用小麦新品种‘文麦10号’作为材料,采用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比较不同播期、不同施肥量、播期施肥量互作对小麦新品种‘文麦10号’的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合中以A1B3处理组合产量略高于其他,其平均产量为4.06 kg/10m2,居第一位;经方差分析得出,各处理间产量差异极显著,区组间差异极显著,A因素与B因素相互作用不显著;小麦新品种‘文麦10号’的最佳播种期为11月上旬,最佳施肥量为375 g/10m2;在全生育期方面,3个不同的播期中,‘文麦10号’的生育期没有明显变化。
何金宝谢志云高海涛张世鲍农明英刘娜王献杨志清
关键词:小麦播期施肥量
小麦新品种云麦53氮磷肥效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肥料试验"3414"方案部分处理设计,对施氮、磷肥在云麦53基本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方面的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施氮肥或磷肥均能提高云麦53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和产量等性状。云麦53穗长和穗粒数两个性状与氮磷肥施肥量间有极显著或显著的回归关系,其中氮肥对二者的效应大,而磷肥效应小;云麦53株高、有效穗、千粒重和产量等性状与氮磷肥施肥量间的回归关系不显著。以上结果说明,配合施用氮磷肥能有效地提高云麦53的穗长和穗粒数。
乔祥梅王志伟杨金华程耿胡银星程加省于亚雄
关键词:肥料效应农艺性状
云南铁壳麦及其他小麦种质中慢锈基因Lr34/Yr18的分子检测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csLV34标记对云南铁壳麦和云南省其他小麦种质中慢锈性基因Lr34/Yr18进行了检测,旨在筛选出含有目标基因的优异小麦种质,为云南省持久抗锈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和方法。结果表明,55份供试材料中云南铁壳麦种质A13、云南省育成品种云麦39、云南省地方品种保山老玉麦和云县小白麦等4份材料携带有慢锈基因Lr34/Yr18,供试材料中来源于CIMMYT的材料未检测到Lr34/Yr18基因。这些携带有慢锈性基因的材料可作为今后云南省抗锈病育种的抗源材料。
黄锦王志伟于亚雄杨金华程加省
关键词:小麦云南铁壳麦
播期和密度及施肥水平对小麦新品种文麦11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旨在探索小麦新品种文麦11号的最佳播种期、最佳播种量、最佳施肥量,以期为其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并在推广中为农民种植提供相应指导。采用不同播期、不同密度、不同施肥量(N)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合中,以11月5日播种、播种量336.75 kg/hm^2、施氮肥300 kg/hm^2的处理组合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其平均产量为6 015.15 kg/hm^2;晚播降水少,苗期气温低,不利于小麦生长,文麦11号最佳播种期在11月中旬左右;由于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本试验的基本苗不足,致使试验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结果显示密度因素对产量无显著影响;施肥水平方面结果显示,该品种对氮肥的需求十分敏感,高产需要高水肥条件。
何金宝刘卫张世鲍高海涛农明英刘娜王献农传江杨志清
关键词:小麦播期施肥量
早熟优质专用中筋小麦新品种靖麦14号选育及应用
2015年
靖麦14号是曲靖市农业科学院人工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在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旱、抗病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在云南省示范推广45.04万亩,多年平均亩产281.65 kg,平均亩增产40.40 kg,增16.94%。科技投资收益率为1∶16.5,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唐永生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
大理州大麦育成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被引量:4
2013年
文章介绍了大理州农科所等单位先后选育出的大麦品种S500、V43、S-4、94dm3、凤大麦5号、凤大麦6号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适应地区,提出以整地、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优化施肥、需水特性与灌溉、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收获等主要配套栽培技术。
李国强李江张睿刘帆陈红文吴显成杨俊青
关键词:大麦栽培技术
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K78S及其衍生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评价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的配合力,采用14×6不完全双列杂交对14个温光敏核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的7个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穗粒数、千粒重、穗长和小穗数的一般配合力(GCA)方差达极显著水平,这些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单株产量、单株穗数和株高的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3个性状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作用。GCA好的亲本一般都有较大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GCA效应值以及较多的正效GCA产量构成因子,不育系S1、S6、S7、S9、S12、S13、m14均具有较好的GCA。10个单株产量最大组合的产量构成因素SCA效应值分析结果表明,强优势组合产量三要素的重要性依次为穗粒数、有效穗数和千粒重,不育系的小穗数和株高,恢复系的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株高的田间表型值与其GCA效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这些性状的表型值可直接用于指导亲本选配。
田玉仙李宏生顾坚杨木军赵红杨兆春李绍祥刘琨耿智德杨和仙刘翠华
关键词: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合力
云南小麦隐性自然灾害成因及防控途径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通过对云南三大麦区的调查,发现季节性干旱、倒春寒、烂场雨、干热风是云南小麦种植的主要隐性自然灾害。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研究结果,结合云南小麦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应对云南小麦隐性自然灾害的措施。
程加省于亚雄杨金华王志伟胡银星程耿龚尔聪
关键词:小麦季节性干旱倒春寒高温逼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