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YY059)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郑璇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手语
  • 2篇聋教育
  • 2篇聋人
  • 2篇教育
  • 1篇语码
  • 1篇语码混合
  • 1篇语码转换
  • 1篇双语双文化
  • 1篇年龄
  • 1篇年龄差异
  • 1篇自然手语
  • 1篇聋人高等教育
  • 1篇聋校
  • 1篇码转换
  • 1篇互译
  • 1篇汉语
  • 1篇高等教育

机构

  • 3篇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郑璇

传媒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现代特殊教育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聋校开设“手语汉语互译”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2
2012年
本文以手语语言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在反思传统聋教育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聋校语文教学法———通过手语和汉语互译训练,帮助中高年级聋生提高汉语书面语水平,并在教学实践中初见成效。本课程的核心理念为:聋童的第一语言是自然手语,聋校语文教学应当从二语习得理论中借鉴方法;明确聋童的汉语学习实质上是从自然手语到书面汉语的转换过程,教学中要严格区分自然手语和汉语这两种不同的语言。
郑璇袁小勤
关键词:聋教育自然手语汉语
双语双文化理念在重庆聋人高等教育中的运用被引量:3
2011年
双语双文化聋教育理念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聋教育观,以往的研究视角多集中于基础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阶段,我们认为,聋人高等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伸,在高等教育阶段贯彻此理念亦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2009年,重庆师范大学特教系设立由21名聋生组成的"双语双文化实验班",从教学到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以双语双文化为核心的举措,次年又正式开设聋人师范专业方向。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观察,我们发现:双语双文化聋教育理念不仅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聋校教学带来了变革契机,在聋人高等教育中也同样值得推广。
郑璇
关键词:手语聋教育高等教育
聋人家庭内部手语年龄差异调查研究——以武汉某聋人家庭为例被引量:3
2015年
本文以揭示和探索聋人家庭内部手语年龄差异为目的,以语料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武汉地区某聋人家庭的实地调查获取了大量语料并进行了语音、语汇、语法、语用等层面的分析。总体来看,年龄较大的聋人所打手语更自然,非手势语法标记和类标记的使用更典型,受主流语言的影响更小;而青年聋人的手语受汉语影响深,手语、汉语之间的语码混合和语码转换较频繁。其原因主要和教育背景,汉语水平、语言态度、交际圈、社会时代背景等因素相关。
郑璇
关键词:聋人手语语码转换语码混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