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7048) 作品数:9 被引量:21 H指数:3 相关作者: 陈晋阳 金鹿江 张剑秋 刘桂洋 蔡培 更多>> 相关机构: 上海大学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理学 更多>>
苯酚介质中双酚A缩水甘油醚/乙二胺环氧树脂降解工艺与动力学研究 2012年 以苯酚为反应介质,在温度280~340℃、时间30—300min条件下,研究了双酚A缩水甘油醚/乙二胺(DGEBA/EDA)环氧树脂的降解反应,考察了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降解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液相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降解产物为40余种C3-C20有机化合物,相对分子量为93—318,主要组分是苯酚、对异丙基苯酚、双酚A及少量酚类化合物和含氧基团有机物等;温度越高,时阃越长,降解程度越大,主要单体收率越高。340℃,70min时,主产物对异丙基苯酚和双酚A的收率总量最大,分别为25.9%和28.1%。根据反应体系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初步推断探讨了降解反应的机理,通过实验数据关联,得出降解反应级数为一级,降解反应活化能为100.3kJ.mol-1,对比可知双酚A缩水甘油醚/乙二胺环氧树脂在有机相苯酚中的降解能够降低其反应活化能。最后得到降解反应速率方程为~d[ER]/dt-=4.5×10^7exp(-1.0×10^5/R/3【ER】。 张剑秋 蔡培 俎建华 邓舞艳 宋超关键词:环氧树脂 苯酚 双酚A 降解反应 甲醇超临界水氧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08年 以过量的双氧水作为氧化剂,进行了380,400,420℃三个温度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甲醇废水的实验研究。随着温度升高甲醇和COD去除率速度增加,在420℃时120min甲醇和COD的去除率都可达到99%以上。380℃时直到180min甲醇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6.3%和93.1%;400℃到150min时甲醇去除率达到97.5%,到180min时COD去除率也达到了98.7%。在甲醇的氧化分解历程中,经历了先被氧化分解为甲醛的中间过程,然后再被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陈鸿章关键词:超临界水氧化 甲醇 杂多酸催化废尼龙水解再资源化的研究 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12-磷钨酸作为催化剂,初步研究了尼龙6(聚己内酰胺)水解获得6-氨基己酸过程中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催化剂用量越多,尼龙-6的降解速率越快。对于相同的催化剂用量,反应开始的时候时间的增加水解速度也明显增加,达到一定时间后水解几乎达到平衡,时间的增加降解产物6-氨基己酸产量的变化很小。 陈晋阳 金鹿江 褚燕萍 刘桂阳关键词:氨基酸 催化 杂多酸 水解 离子液体中双酚A缩水甘油醚/乙二胺环氧树脂的降解工艺和动力学 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在235-280℃,反应3-7 h,研究了双酚A缩水甘油醚/乙二胺(DGEBA/EDA)环氧树脂的降解反应并考察了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降解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降解的残余固体进行分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液相产物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明确了反应后的残余固体为未降解的环氧树脂固体。获得的主要产物为苯酚、双酚A、对异丙基苯酚等。时间越长、温度越高降解率越大,主要产物收率越高,280℃,3 h时,降解率达到92%。通过Arrhenius方程进行动力学研究,计算反应的活化能,求得在Emim BF4介质中,反应活化能为Ea=156.4 k J·mol^-1,而在Bmim BF4介质中,反应活化能为Ea=109.4 k J·mol^-1。得到降解反应速率方程分别为-d[ER]/dt=8.813×10^12exp(-1.564×10^5/RT)[ER]和-d[ER]/dt=4.666×10^8exp(-1.094×10^5/RT)[ER]。 张剑秋 田涛 邓舞艳 韩家龙 宋超关键词:环氧树脂 离子液体 降解 双酚A 动力学 双酚A缩水甘油醚/乙二胺环氧树脂的热分解行为 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双酚A缩水甘油醚/乙二胺环氧树脂(DGEBA/EDA)在不同温度时分解残留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利用热分析技术考察了DGEBA/EDA从室温到600℃之间的热解反应。结果表明,DGEBA/EDA环氧树脂在氮气中分解时存在一个热解阶段,最低热解活化能为195.74 kJ/mol。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DGEBA/EDA环氧树脂热解残留物,表明在热解过程中主要生成苯酚、对异丙基苯酚和双酚A。讨论了DGEBA/EDA环氧树脂热解的机理。经热解后的残留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降低明显,环氧树脂发生了明显的化学裂解。 丁宏博 张剑秋 蔡培关键词:环氧树脂 热重法 热解机理 活化能 地球内部水与无机成烃 被引量:3 2009年 地球内部水是广泛存在的,由于高温高压作用使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它对于烃类物质生成和运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地球内部,水与无机矿物作用产生H2或者O2,对C-O-H流体平衡存在影响,这是烃类物质形成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地球内部高温高压水热流体一方面为有机反应提供高效的介质,另一方面它直接作为反应物与碳酸盐和金属碳化物反应生成烃类物质。对于地球早期有机物形成和水热条件下有机物的主要合成反应——费托反应,其重要的成烃物质H2主要由水与矿物作用产生,这是目前较为认同的地球内部无机成烃的重要方式。 陈晋阳 刘桂洋 金鹿江关键词:高温高压 离子液体与水的混合体系中尼龙6的解聚反应 被引量:4 2012年 在150℃~230℃条件下,以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与水组成的二元混合体系为介质进行尼龙6的解聚研究。固相残余物利用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仪进行分析。液相产物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液相色谱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建立了反应温度(A)、混合体系中离子液体的物质的量分数(B)以及反应时间(C)与ε-己内酰胺回收率(Y)之间的数学模型:Y(%)=43.76+6.69A+6.06B+3.60C+3.15AB+3.48AC-17.06A2-16.56B2-14.18C2,并利用响应曲面法(RSM)确定了解聚的优化工艺条件,即反应温度175℃、离子液体的物质的量分数14.2%及反应时间7.3h,此时ε-己内酰胺的回收率为44.4%、尼龙6的降解率为88.4%。 阮如意 陈晋阳 徐天娇关键词:尼龙6 离子液体 响应曲面法 Ε-己内酰胺 硝基苯废水的催化超临界水氧化分解的实验研究 2008年 采用V2O5作为催化剂,以过量的H2O2作为氧化剂进行了380、400、420℃3个温度的超临界水氧化分解处理硝基苯的实验研究。随着温度升高,硝基苯和COD去除率速度快速增加,在420℃时只需45min,硝基苯和COD的去除率都可达到99%以上。而380、400℃时使硝基苯和COD去除率达到99%,所需时间分别为90和75min。在硝基苯的氧化分解历程中,其主要经历了先被氧化分解为苯的中间过程,然后再被完全氧化为CO2和H2O。 陈鸿章 陈晋阳关键词:超临界水氧化 硝基苯 催化 尼龙6的催化水热解聚工艺与动力学 被引量:5 2010年 在553K-603K条件下,以水为反应介质,引入环境友好的杂多酸催化剂研究尼龙6的解聚反应,比较了催化和非催化条件对解聚的影响。对固体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分析,液相产物采用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液相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磷钨酸可提高尼龙6的解聚速率和ε-己内酰胺产率。解聚产物除ε-己内酰胺外,还含有少量的6-氨基己酸和低聚物。探讨了尼龙6的催化解聚动力学,求得解聚速率常数和反应活化能。 金鹿江 陈晋阳 刘桂洋 李志 徐毅关键词:尼龙6 杂多酸催化剂 Ε-己内酰胺 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