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5009-3)
- 作品数:12 被引量:75H指数:6
- 相关作者:朱艺峰林霞严小军徐善良戴美霞更多>>
-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宁波海洋研究院阿威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象山港两种网目网采浮游动物群落比较被引量:14
- 2012年
- 分别于2010年3月(春)、7月(夏)、9月(秋)、12月(冬),用浮游生物Ⅰ型(网目505μm)、Ⅱ型(网目160μm)网同步在象山港进行6站位2重复的浮游动物取样,比较分析了不同时空下两种网目采集的浮游动物群落差异.结果表明:两网间的浮游动物种类数、丰度、生物量、优势种和群落格局都存在极大差异.其中,Ⅰ网的种类数(61种,包括幼虫)、平均丰度(139.0ind.m-3)和平均生物量(86.1mg.m-3)显著低于Ⅱ网(分别为84种、3780.2ind.m-3和191.1mg.m-3).在优势种中,除太平洋纺锤水蚤和墨氏胸刺水蚤为两网共有优势种外,其余优势种完全不同.Ⅰ网未检出周年的优势种,而Ⅱ网的周年优势种是针刺拟哲水蚤和桡足类幼体.相似性分析(ANOSIM)和nMDS排序结果显示,两网群落格局不仅在时空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且Ⅰ网群落比Ⅱ网更离散.相似性百分比(SIMPER)分析进一步揭示,两网群落格局间平均非相似性高达75%以上,造成两网群落时空非相似性差异的主要判别种是:针刺拟哲水蚤、桡足类幼体、强额拟哲水蚤和短角长腹剑水蚤,而这些种均为Ⅱ网的优势种.表明象山港浮游动物调查时以Ⅱ网更具代表性.
- 朱艺峰王银林霞吴燕萍赵金龙严小军
- 关键词:象山港网目群落
- 臭氧在养鱼系统中的正负效应
- 2014年
- 本文采用臭氧发生器对体长(10.17±1.32)cm的鲫鱼(Carassius auratus),进行了每4小时充臭氧20 min、45 min、70 min及充空气30 min的分组处理,以鲫鱼的耗氧率、鳃丝的显微组织结构作为判别指标,研究不同臭氧量对鲫鱼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处理20 min和45 min组,实验6 d后的耗氧率分别为(0.079±0.005)mg·(g·h)-1和(0.080±0.007)mg·(g·h)-1,与空气对照组的耗氧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70 min臭氧处理组;空气对照组和20 min臭氧处理组的鲫鱼鳃丝组织正常,鳃丝轴上的黑色素细胞色浓,呈聚集状;45 min臭氧处理组,鳃小片组织结构尚清晰,但黑色素细胞已有所破坏,呈分散状;70min臭氧处理组则色素细胞已几乎消失,鳃小片组织也严重受损,结构呈现模糊不清。试验证明,臭氧处理时间不应超过45 min。
- 沈庞幼徐善良邱成功王腾飞但迪
- 关键词:鲫鱼臭氧耗氧率鳃丝
- 象山港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的定量驱动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采用浮游生物I型网与II型网,在象山港进行了浮游动物季节性取样,结合现场监测环境因子,分析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差异及其环境驱动因子。结果显示:共得12类浮游动物幼体、75种浮游动物。象山港浮游动物小型化特征明显,平均丰度3 796.7 ind·m–3。周年优势种类是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crassirostris)、短角长腹剑水蚤(Oithona brevicornis)和桡足幼体,其中,针刺拟哲水蚤为时空群落贡献最大物种。ANOSIM和SIMPER分析显示,浮游动物群落的季节性差异显著,主要判别种类有: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长尾基齿哲水蚤(Clausocalanus furcatus)、墨氏胸刺水蚤(Centropages mcmurrichi)、强额拟哲水蚤、伪长腹剑水蚤(Oithona fallax)、瘦尾胸刺水蚤(Centropages tenuiremis)、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和瓣鳃类幼虫。浮游动物群落空间上也存在显著差异,港口区以大个体或适高盐为主,港底区以小个体和幼虫为主。空间上主要判别种类是:强额拟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短角长腹剑水蚤、桡足类幼体和瓣鳃类幼虫。基于距离的冗余分析(db RDA,Distance-based redundancy analysis)显示,驱动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子是水温、盐度和p H,3个变量可解释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53.0%,其中,水温是驱动季节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而驱动空间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是盐度和p H。
- 黄简易朱艺峰王银吴燕萍
- 关键词:象山港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 温度和盐度对褐菖鲉仔鱼心率和成活率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研究温度和盐度对褐菖鲉初产仔鱼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了海水比重1.010、1.020、1.030、1.040,以及水温15℃、18℃、21℃、24℃下仔鱼心率和成活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8℃时,比重1.010和1.030两组的仔鱼心率最高,比重1.040组36h全部死亡,比重1.030组96h死亡过半;在比重1.020下,15℃组和18℃组心率正常,15℃、18℃、21℃、24℃组96h的存活率分别为(31.11±4.16)%、(38.89±1.57)%、0%、0%。综合分析认为,褐菖鲉仔鱼适宜生存的海水比重为1.010~1.020,温度21℃以上已不适合其生存。
- 沈庞幼徐善良邱成功王腾飞
- 关键词:褐菖鲉卵胎生温度盐度仔鱼
- 温度对黑鱾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3年
- 本文研究了温度对饱食和饥饿状态下黑鱾(Girella melanichthys)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5~30℃范围内,黑鱾幼鱼在饱食状态下的耗氧率、饥饿状态下的耗氧率、饱食状态下的排氨率和摄食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P<0.01),30℃时达到最大,温度为32℃时,均下降;在温度为15~32℃范围内,黑鱾幼鱼在饥饿状态下的排氨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P<0.01),32℃时达到最大。多项指标表明黑鱾幼鱼生长适温在30℃左右。
- 唐道军徐善良马斌
- 关键词:温度耗氧率排氨率摄食率
- 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生产力空间插值及模型比较被引量:1
- 2017年
- 利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的4种半变异函数模型(球形、环形、指数以及高斯模型),对象山港35个站位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生产力进行空间插值,采用平均误差(ME)、标准化平均误差(MSE)、平均标准误差(ASE)、均方根误差(RMSE)、标准均方根误差(RMSSE)对插值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模型对插值结果的影响。模型交叉验证结果表明,球形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最高,其RMSSE为1.002,最接近于1,且ME与MSE接近于0;环形模型次之,高斯模型与指数模型略差。插值结果显示,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生产力平均值为4.72 g(AFDM)·m^(–2)·a^(–1),最高值在铁港区,为28.47 g(AFDM)·m^(–2)·a^(–1)。三个次级港湾中,铁港、黄墩港及西沪港的平均次级生产力值分别为5.63、17.18、8.27 g(AFDM)·m^(–2)·a^(–1)。象山港主要经济种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生产力最高值在黄墩港,为14.56 g(AFDM)·m^(–2)·a^(–1);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生产力最高值在铁港,为1.51 g(AFDM)·m^(–2)·a^(–1)。
- 张梦笛吕粼金狄狄林霞朱艺峰
- 关键词: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生产力地统计学
- 象山港国华电厂强增温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时空特征被引量:15
- 2013年
- 为探明电厂强增温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时空特征,于2011年在象山港国华电厂附近海域,采用浮游生物Ⅱ型网(网目160μm)进行10站位2重复的浮游动物季节性采样.结果表明,共识别出62种浮游动物(含幼体),平均丰度为9 531.1 ind.m-3.该海域浮游动物群落主要由桡足类和浮游幼体类组成,且以浮游幼体类为主,比例高达66.6%.相似性分析显示,各月间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极显著(P<0.01),控制群落结构的优势种有18种,最重要的判别种有瘦尾胸刺水蚤Centropages tenuiremis、大同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伪长腹剑水蚤Oithona fallax、克氏纺锤水蚤Acartia clausi、长尾基齿哲水蚤Clausocalanus furcatus、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和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GLM分析显示,月份间的多样性指数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经计算,各多样性指数随水温增加而下降的拐点水温范围为20.31~22.31℃.在断面上,离排水口0.2 km断面(D02)的平均水温比2 km断面高2.16℃.受温度影响,主要优势种如瘦尾胸刺水蚤和大同长腹剑水蚤倾向于向D02断面移动,克氏纺锤水蚤、尤其是大型浮游动物倾向于远离排水口,并向1.2 km断面聚集,使D02断面的种类数最少(33种)、丰度最低(5 522.8 ind.m-3),而1.2 km断面的种类数(53种)和丰度(16 491.0 ind.m-3)最高;同时,D02断面的多样性指数也明显低于其它断面.经线性回归分析,海域增温使多样性指数极显著下降(P<0.01),每增温1℃浮游动物丰富度下降12.3%.
- 朱艺峰黄简易林霞杨莹邢超严小军
- 关键词:象山港电厂增温浮游动物多样性网目
- 环境因子对国华电厂温排水海域浮游动物群落β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对象山港国华电厂温排水海域10个站位的浮游动物进行了季节性采样.通过合并丰度数据、结合现场环境因子,应用广义非相似性模型(GDM)分析了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β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检出95种浮游动物,隶属于14个类群.该海域以小型浮游动物为主(丰度比例占62.6%),成体类群中以桡足类为主(丰度占35.3%).按照Whittaker多样性定义和加性分配,该海域α多样性比例占36.3%,β多样性比例为63.7%.在β多样性比例中,由环境因子引起的β多样性占43.8%,采样点间地理距离对β多样性无影响,未能解释比例占19.9%.据GDM拟合,有9个环境变量对浮游动物β多样性有影响,可解释β多样性比例为68.8%.在这些变量中,依贡献从高到低为季节水温、溶解氧、海域增温、电导率、悬浮颗粒物、盐度、透明度、水深和氧化还原电位,其中,季节水温、溶解氧和海域增温是驱动β多样性变化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对可解释β多样性比例的绝对贡献分别占23.9%、13.7%和9.7%.在变量梯度响应中,季节水温低于25℃、溶解氧高于5 mg·L-1、海域增温超过1℃时,β多样性随变量梯度增加而快速增加.其他各预测变量对β多样性影响较小.
- 朱艺峰戴美霞周晓红林霞毛硕乾严小军
- 关键词:温排水浮游动物Β多样性环境因子
- 电厂温排水增温对浮游动物粒径谱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利用浮游生物Ⅰ(孔径505μm)、Ⅱ(160μm)、Ⅲ(77μm)型拖网所得的10个站位、4个季节丰度数据,以浮游动物生物体积为单位划分粒级,探讨了国华电厂排水口附近海域浮游动物Sheldon型粒径谱和标准化粒径谱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期探明海域增温对浮游动物粒径谱影响.结果表明:浮游动物个体体积范围为0.00012~127.0 mm^3·ind^(-1),可划分为21个对数粒级组,对数范围为-13.06~6.99.据Sheldon型粒径谱结果,构成不同月份粒径谱主谱峰的主要种类有桡足幼体、墨氏胸刺水蚤、中华哲水蚤、仔鱼、百陶箭虫、拿卡箭虫和球型侧腕水母,小谱峰大多由个体较小的幼体类、剑水蚤类、针刺拟哲水蚤构成.在不同增温区断面中,桡足幼体、鱼卵和剑水蚤类等基本不受增温影响,而大型浮游动物,如百陶箭虫、拿卡箭虫、球型侧腕水母、中华哲水蚤和瓜水母等明显倾向于迁离排水口.从标准化粒径谱参数变化看,截距从低到高分别发生在11、2、5和8月;斜率变化以2月最小,5月与8月斜率相似且较大,表明2月小型浮游动物在群落中所占比例最高,而中大型浮游动物以5月和8月较高.在不同断面中,斜率以距离排水口0.2 km断面最低,且随着断面距离增加而增加,说明距离排水口越近,浮游动物小型化越明显.象山港标准化粒径谱年平均截距为4.68,斜率为-0.655.
- 余晶朱艺峰戴美霞林霞毛硕乾
- 关键词:象山港电厂温排水浮游动物
- Cu^2+急性毒性下银鲳幼鱼红细胞核异常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7
- 2014年
- 为探究Cu2+对银鲳幼鱼的致毒效应,采用静态毒性实验方法,开展了Cu2+对银鲳幼鱼的急性暴露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2+对银鲳幼鱼外周血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和肝脏抗氧化酶(SOD、CAT、GPX)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u2+对银鲳幼鱼48和96 h的LC50分别为0.860和0.770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77 mg/L;Cu2+的浓度与银鲳幼鱼红细胞微核率及核异常率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在相同浓度Cu2+胁迫下,核异常率又普遍高于微核率;不同浓度Cu2+胁迫下银鲳幼鱼肝组织中的SOD、CAT、GPX活性均表现为低浓度被诱导而高浓度受抑制的规律,与Cu2+浓度呈抛物线型剂量效应关系。研究认为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与SOD、CAT和GPX活性的变化均可以反映银鲳幼鱼受伤害的程度,并可用作银鲳安全性风险评价的参考依据,其中SOD还可以灵敏地指示低浓度的早期Cu2+污染。
- 周健恺徐善良邱成功陈苹方增冰王腾飞
- 关键词:银鲳CU2+微核率核异常率抗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