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03BS022)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3
相关作者:鞠秀丽侯怀水时庆黄志伟沈柏均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7篇间充质干细胞
  • 7篇干细胞
  • 7篇充质干细胞
  • 5篇骨髓
  • 5篇分化
  • 4篇间充质
  • 3篇诱导分化
  • 2篇端粒
  • 2篇端粒酶
  • 2篇端粒酶活性
  • 2篇胎血
  • 2篇体外
  • 2篇活性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1篇多向分化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分泌

机构

  • 7篇山东大学

作者

  • 7篇鞠秀丽
  • 5篇时庆
  • 5篇侯怀水
  • 4篇李栋
  • 4篇沈柏均
  • 4篇黄志伟
  • 3篇王海莲
  • 2篇段春红
  • 2篇孙念政
  • 1篇牛洪欣
  • 1篇葛伟
  • 1篇魏欣冰

传媒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端粒酶活性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并检测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取正常成人骨髓用含10%新生牛血清的LG-DMEM培养液培养、扩增。流式细胞仪行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其生物学特性,观察其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特定培养条件下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采用TRAP(Telomerase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1 assay)-银染法测定其端粒酶的活性。结果分离培养获得的贴壁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45呈阴性表达,CD29、CD44呈阳性表达。经向成骨细胞诱导3周后,可得到成骨细胞,经茜素红染色得到证实。TRAP-银染法证实MSCs表达一定的端粒酶活性。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的MSCs可以向成骨分化,表达一定的端粒酶活性,具有干细胞的特性。
王海莲鞠秀丽葛伟牛洪欣李栋沈柏均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诱导分化端粒酶活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诱导分化的动态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可能性,并观察其动态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9/2007-03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完成。①标本来源:骨髓标本15例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成人骨髓检查结果正常者,均签署捐献同意书。②实验方法:无菌条件下取骨髓2.0~5.0mL,采用percoll分离液和贴壁法获得纯化的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③实验评估:流式细胞仪行细胞表面抗原检测,在适当的条件下诱导其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采用两步法向胰岛素分泌细胞诱导,观察其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活化素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尼克酰胺等因子刺激下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动态变化。双硫踪染色鉴定胰岛样细胞团,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情况,RT-PCR检测胰岛细胞特异基因的表达。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特性及免疫表型:分离培养获得的贴壁细胞,呈形态均一的梭形,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45表达阴性,CD29、CD44表达阳性。②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诱导分化:此类细胞经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均呈阳性,可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③向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诱导分化:第1步诱导后出现细胞簇,双硫腙染色不着色,胰岛素分泌量少,仅检测到PDX-1基因的表达,证实其为胰岛前体细胞。第2步诱导后细胞簇数目逐渐上升,至诱导14d大部分细胞簇经双硫腙染色都呈红色。④诱导后培养上清中胰岛素含量:诱导第3,7,14,21天的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15.3±4.9),(34.1±5.6),(40.4±5.3),(39.8±5.1)mU/L。⑤胰岛细胞特异基因的表达:诱导7d仅检测到PDX-1基因的表达,insulin1、insulin2和Glut2基因均不表达。诱导14,21d检测到insulin2、PDX-1基因表达,insulin1基因弱表达,Glut2基因不表达。结论:体外分离、纯化得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7d可分化出胰岛前体细�
王海莲鞠秀丽李栋侯怀水时庆沈柏均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胰岛素分泌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及其应用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脐血、胎盘、外周血、肌肉、血管等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群体,在体外不同诱导条件下或体内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中胚层组织;也可跨胚层分化为神经细胞、肝细胞、胰岛细胞等。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增殖、多向分化等优点,作为种子细胞在组织修复、细胞工程、免疫治疗等临床应用研究中已逐渐深入,并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黄志伟鞠秀丽
关键词:骨髓祖代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和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建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分离、培养、纯化的方法,探讨其体外诱导条件和端粒酶活性。方法:取正常成人骨髓用含10%小牛血清的LG-DMEM培养液培养、扩增。流式细胞仪行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在特定培养条件下检测其向成骨和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采用TRAP(Telomerase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 assay)-银染法测定其端粒酶的活性。结果:分离培养获得的贴壁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45表达阴性,CD29、CD44、CD115、CD166表达阳性。经向成骨和脂肪细胞诱导3周后,可得到成骨和脂肪细胞,经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得到证实。TRAP-银染法证实MSCs表达一定的端粒酶活性。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的MSCs可以向成骨、脂肪诱导分化,表达一定的端粒酶活性,具有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王海莲鞠秀丽李栋侯怀水时庆孙念政沈柏均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诱导分化端粒酶活性
大鼠胎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局灶性脑缺血治疗作用的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大鼠胎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入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模型后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线栓法建立左侧大鼠MCAO模型,随机分为3组:手术组、MSCs移植组、生理盐水组。5溴-2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的MSCs移植后,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系统(mNSS)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检测MSCs的存活、迁移及其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结果:MSCs增殖能力强,并能在体外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元样细胞。MSCs移植后显著提高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移植的MSCs细胞可在大鼠脑组织中存活,并向缺血区域迁移,有不同比例MSCs细胞分别表达Nestin、GFAP、NSE。结论:大鼠胎血中含有MSCs,体外扩增纯化后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移植细胞可在大鼠脑缺血区域中存活、迁移并向星形胶质细胞或神经元分化。
鞠秀丽黄志伟魏欣冰侯怀水时庆李栋孙念政
关键词:胎血干细胞
体外扩增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诱导分化能力的研究被引量:27
2005年
目的从脐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MNCs),体外培养扩增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诱导分化潜能。方法取35份足月顺产新生儿脐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其中的MNCs,采用含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体外培养扩增MSCs。显微镜下观察MSCs的形态、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MSCs的细胞免疫表型,体外诱导分化实验检测MSCs分化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细胞的能力。结果从12份脐血中可培养出MSCs,形态上与从其他来源的MSCs类似,可传至20代而无形态上的变化。细胞化学染色示碱性磷酸酶(ALP)阴性,非特异性酯酶———α丁酸萘酚酯酶(alphanaphtholbutyricacidesterase,NBE)阳性。其表达CD29、CD44和CD105,特别是人类MSCs标记SH2和SH3阳性,而CD3、CD14、CD19、CD34和CD45阴性,说明它们并非来自造血细胞。这些MSCs在适当诱导分化剂的作用下,2周左右可以诱导分化形成骨细胞,20天左右可以诱导分化形成脂肪细胞。脐血MSCs预诱导12h后,胞体发生收缩,细胞边缘有细的突起。正式诱导5h后大多数细胞呈现典型的神经元样。结论胎儿脐血MNCs可分离培养出MSCs。这些MSCs具有与其他来源MSCs类似的表型及分化潜能。
鞠秀丽黄志伟时庆侯怀水段春红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体外培养扩增DMEM培养基细胞免疫表型非特异性酯酶
大鼠胎血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能力的体外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比较大鼠胎血和骨髓中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培养过程中的生长特性及体外诱导两者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异同。方法:采用标准Ficoll-hypague技术分离大鼠胎血和骨髓的单个核细胞(MNC),收获MSC传代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免疫表型。β-巯基乙醇、二甲基亚砜、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诱导MSC向神经元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其特异性标志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2种MSC细胞形态、免疫表型无明显差异。定向诱导后,2种细胞均表达Nestin、NSE,但GFAP阴性。结论:大鼠胎血和骨髓MSC的细胞形态、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差别;两者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能力无显著差异。胎血应是MSC的又一来源。
鞠秀丽黄志伟侯怀水时庆段春红沈柏均
关键词:胎血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元样细胞骨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