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07BS045)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07BS045)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何伟春左宏森关春龙赵红雨王俊波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可循环生产的直接电合成固态K_2FeO_4新方法被引量:2
- 2008年
- 对可循环生产的以KOH溶液电解铁丝网电极直接合成固态K2FeO4的新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用EDX,FTIR,XRD,SEM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65℃14.5mol/L KOH中以4.2~1.0mA/cm^2电流密度电解时,可获得K2FeO4电流效率为51.2%~73.2%,纯度为94.8%~98.1%,相应的能耗为3.2~2.1kwh·(kgK2FeO4)^-1.连续循环电解实验表明,该工艺操作简单,几乎不产生废碱液,在上述实验条件下铁网阳极没有发现钝化,每次所得电解效果基本一致.
- 何伟春何方关春龙毕豫
- 关键词:高铁酸钾电合成KOH电流效率
- 铁阳极钝化对高铁酸盐电化合成工艺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使用浓度跟踪分析法和恒电流电解曲线对铁网阳极在浓氢氧化钠溶液中电化合成Fe(VI)工艺及阳极钝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Fe(VI)表观电化合成速率、理论电化合成速率和分解速率可以定量描述电解过程中阳极钝化程度,其数学表达式为:θ=1-[r(FeO42-)app-r(FeO42-)d]/r(FeO42-);铁阳极在某种条件下可以明显避免钝化的影响,从而长时间保持较高的Fe(VI)电流效率。具体条件:温度35℃、电流密度≤6.1 mA/cm2和氢氧化钠浓度≥14.5 mol/L。据此可成功电化合成出浓度高于0.78 mol/L高铁酸钠溶液,相应平均电流效率47%。
- 何伟春赵红雨左宏森王俊波
- 关键词:高铁酸盐
- 碘化钾添加剂对直接电合成高铁酸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提出了一种在氢氧化钾溶液中使用碘化钾添加剂直接电合成固态高铁酸钾的方法,使用CV、EDX、FT-IR和SEM等手段对铁电极和高铁酸钾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65℃可以得到最高电流效率(76.6%),产品纯度为95.3%~97.8%,高铁酸钾质量浓度为66 g/L;在保持电流效率为63%以上的条件下,可将电流密度从2.5 mA/cm2提高到4.5 mA/cm2,与空白样品相比提高了80%。EDX和IR检测表明,使用添加剂所得到的样品不含碘,与空白样品相比其晶体外貌为较长的多面体。
- 何伟春刘国勤崔巍唐营
- 关键词:高铁酸钾电合成电流效率氢氧化钾
- 高铁酸盐制备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9年
- 高铁酸盐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强氧化剂,在水处理、有机合成和超铁电池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综述了近20 a高铁酸盐主要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特点,包括:熔融法、次氯酸盐氧化法和电化学氧化法,其中电化学氧化法又包括液态高铁酸盐电合成法和固态高铁酸盐直接电合成法。指出:高铁酸钾直接电合成法以其操作简单、原材料消耗少、成本低、可循环生产、工艺绿色环保等优点而成为最有可能工业化应用的合成方法,同时指出了其发展方向。
- 何伟春关春龙左宏森
- 关键词:高铁酸盐电化学氧化法熔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