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2010-2-443) 作品数:6 被引量:58 H指数:4 相关作者: 杨盼 彭亚 罗利平 谭燕 孙凤 更多>> 相关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碎裂QRS波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心率变异性及心脏事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碎裂QRS(f QRS)波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心率变异性及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4例,对患者行心电图检查,根据患者心电图是否出现f QRS波分成f QRS组(59例)和无f QRS组(65例),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两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进行检测对比,并对两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统计对比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f QRS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无f QRS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高于无f QRS组(P<0.05)。f QRS组患者总标准差(SDNN)、两个相邻RR间期互差(PNN50)、差值均方根(RMSSD)均低于无f QRS组(P<0.05)。随访期间f QRS组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5.59%(21/59),高于无f QRS组患者的13.85%(9/65)(P<0.05)。结论:伴有心电图f QRS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心率变异性指标降低,且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心电图f QRS波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心率变异性及心脏事件发生的监测手段。 叶大彬 宋文信 孙凤 谭燕 陈正银 陈野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碎裂QRS波 左心室收缩功能 心率变异性 心脏事件 不同剂量普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与血清胱抑素C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普伐他汀对早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及血清胱抑素C的影响。方法:选取26例正常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另选取10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治疗组,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普伐他汀10、20、40mg/d治疗组(各26例)。常规治疗组采用予以低分子肝素、波立维、阿斯匹林、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普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持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取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升高(P=0.008);与治疗前相比,20、40mg/d普伐他汀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P<0.05)。结论:普伐他汀可以通过降低血脂水平,以及抑制炎症反应两种途径来改善冠状动脉疾病,且中高剂量的普伐他汀均能够起到良好降脂抗炎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于冠心病的治疗。 安素 张明关键词:冠心病 普伐他汀 血脂 血清胱抑素C 高危ACS患者PCI术前早期和即刻应用替罗非班对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早期或即刻应用替罗非班对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78例高危ACS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组(PCI术前4-6h给予替罗非班,n=39)与即刻组(PCI术中导丝通过病变时立即给予替罗非班,n=39),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心肌激酶同工酶(CK—MB)、血小板聚集率(PAR)、心电图ST段改变、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给药前相比,两组患者给药后cTnI、CK—MB均明显增高(P〈0.01),PAR显著降低(P〈0.01),但给药后两组患者此3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以及TMPG分级均显著改善(P〈0.01),且术后早期组患者TMPG分级显著优于即刻组(P〈0.05);给药后两组患者ST段压低程度显著减轻(P〈0.01),缺血导联数目显著减少(P〈0.01),且给药后早期组患者ST段压低程度显著低于即刻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MACE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应用于高危ACS患者PCI围手术期能够有效增加心肌灌注,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状态,早期应用效果更佳。 黄国鹏 宋文信关键词:替罗非班 冠脉血流 心肌灌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疲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84例慢性心衰患者,采用自制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多维疲乏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及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疲乏的危险因素。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得分为(68.08±10.35)分,其中体力疲乏(39.20±6.24)分,脑力疲乏(14.03±3.06)分,动力下降(7.57±2.68)分,活动减少(7.28±2.26)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心功能分级及贫血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得分有关(均P<0.05)。Person分析显示,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紊乱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得分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贫血、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紊乱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疲乏状况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疲乏仍处于较高水平,可通过改善心功能、纠正贫血、心理干预和睡眠干预等来改善疲乏现状。 许中恒 杨盼 彭亚 罗利平关键词:心力衰竭 疲乏 影响因素 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抑郁焦虑情绪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调查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设计,调查大足区境内7家医院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纳入研究问卷共528份。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调查。结果焦虑情绪可疑患者发生率为54.67%,有明显焦虑情绪者占45.32%;抑郁可疑患者占55.32%,有明显抑郁情绪者占44.67%,均高于普通人群。结论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他们的负性情绪,使之达到接受治疗的最佳心身状态。 许加素 李洪林 谭力 彭晓林关键词:心血管病 住院患者 抑郁情绪 焦虑情绪 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患者就诊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设计,调查510例医院住院或门诊心血管疾病就诊者。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筛查,阳性者用Hamilton抑郁焦虑症量表诊断评估。结果:Hamilton诊断的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抑郁和焦虑共病的校正患病率分别为19.10%、13.59%和10.92%;对抑郁焦虑的就诊识别率为4%。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抑郁和焦虑障碍是基层医院就诊者中的常见问题,但正确识别和治疗情况不容乐观。 宋文信 谭力 李洪林 黄国鹏 何泉 安素关键词:抑郁 焦虑 心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