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7502)

作品数:3 被引量:64H指数:3
相关作者:钟芳李玥麻建国顾小红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淀粉
  • 2篇糊化
  • 1篇散射仪
  • 1篇射线衍射
  • 1篇食用膜
  • 1篇热变性
  • 1篇米淀粉
  • 1篇可食用
  • 1篇可食用膜
  • 1篇糊化过程
  • 1篇糊化特性
  • 1篇光谱
  • 1篇光谱分析
  • 1篇红外
  • 1篇红外光
  • 1篇红外光谱
  • 1篇分子
  • 1篇分子量
  • 1篇分子量分布
  • 1篇傅里叶变换红...

机构

  • 3篇江南大学

作者

  • 3篇李玥
  • 3篇钟芳
  • 2篇麻建国
  • 1篇顾小红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食品与机械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米淀粉糊化过程的光谱分析被引量:40
2008年
采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跟踪测定了不同品种大米淀粉的糊化过程,同时与X-射线衍射仪测定的淀粉结晶度相对比,研究了淀粉颗粒内结晶结构在糊化过程中变化的详细情况.利用红外光谱仪计算出天然大米淀粉及其在糊化过程中各个阶段代表结晶区特征的1047cm-1和代表非晶区特征的1022cm-1两处红外吸收峰强度的比值.结果表明,天然淀粉的结晶区主要由支链淀粉侧链的双螺旋结构所形成;在加热过程中淀粉的结晶结构被破坏,并且直链淀粉含量越高,其结晶结构在糊化过程中破坏越慢,说明直链淀粉能抑制淀粉结晶结构的破坏.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大米淀粉糊化过程各个阶段的结晶度,进一步验证了淀粉的结晶结构在糊化过程中的损失.虽然,两种测定方法对"结晶度"的定义不同,但对于淀粉结晶程度的测定具有相关性和可比性,能为研究淀粉的糊化行为提供有利的补充信息.
李玥钟芳麻建国顾小红
关键词:大米淀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
大米直链淀粉分子量分布及分子旋转半径的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为了从大米淀粉中有效的分离出直链淀粉,建立直链淀粉分子量的分析方法,从而得出确切的大米直链淀粉分子结构方面的信息,通过使用流变仪控制大米淀粉的升温糊化过程,用浸出法在不同温度下分离出大米直链淀粉,利用高效液相分子排阻色谱(HPSEC)与多角度光散射仪(MALLS)及折光检测器(RI)连用系统,分析了大米直链淀粉的分子量分布和分子旋转半径。得到不同品种的大米淀粉中分离出的直链淀粉的重均分子量范围为3.29×10^5~2.75×10^6。研究表明,90℃以上高温不利于用浸出法从直链淀粉含量低的大米淀粉中分离直链淀粉,当温度低于90℃而高于糊化温度时,各个温度下均可用浸出法分离出直链淀粉,得到的直链淀粉具有十分相似的分子量分布、重均分子量和分子旋转半径。该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分离大米直链淀粉,并测定其分子量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李玥钟芳麻建国
关键词:分子量分布
干热变性淀粉可食用膜的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研究不同淀粉和不同类型的离子胶混合物干热变性产物的糊化特性的变化,并以干热变性淀粉为主要原料进行可食用膜的制备。结果表明:淀粉在1%离子胶存在的条件下,130℃处理4 h后,淀粉糊化的起始温度都有所降低,达到峰黏度比原淀粉要推迟,产生了抑制颗粒膨胀的效果;干热变性的玉米淀粉膜的抗拉强度最大,黄原胶存在下的玉米淀粉,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均优于其它淀粉;CMC存在下的干热变性淀粉膜的透氧、透水系数最低,具有最优良的阻水、阻氧性能。
黄正虹李玥钟芳罗昌荣
关键词:可食用膜淀粉糊化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