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0ZD12)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刘艳改黄朝晖房明浩徐友果李悦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4篇碳热还原
  • 4篇热还原
  • 3篇氮化
  • 3篇碳热还原氮化
  • 3篇锆英石
  • 3篇复相
  • 2篇氧化铝
  • 2篇Β-SIAL...
  • 2篇N-S
  • 2篇TI(C,N...
  • 2篇AL
  • 1篇氧化钡
  • 1篇叶蜡石
  • 1篇溶胶
  • 1篇树脂
  • 1篇碳热还原氮化...
  • 1篇碳热还原氮化...
  • 1篇陶瓷
  • 1篇添加量
  • 1篇铁矿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钢集团洛阳...

作者

  • 6篇刘艳改
  • 5篇黄朝晖
  • 4篇房明浩
  • 3篇徐友果
  • 2篇杨得鑫
  • 2篇申见昕
  • 2篇李悦彤
  • 2篇陈永博
  • 2篇王宝辰
  • 1篇关鸣
  • 1篇李红霞
  • 1篇杨林
  • 1篇吴小贤
  • 1篇杨涛
  • 1篇尹丽
  • 1篇欧阳欣
  • 1篇叶定云

传媒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金属矿山
  • 1篇耐火材料

年份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硅溶胶/酚醛树脂对免烧成Al_2O_3-β-Sialon/Ti(C,N)/SiC-C复相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2013年
以板状刚玉、棕刚玉、SiC、Al2O3、硅灰、金属硅、金属铝为主要原料,以硅溶胶和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Al2O3-β—Sialon/Ti(C,N)/SiC—C复相耐火材料,研究了硅溶胶和酚醛树脂两种结合剂对A1203-SiC-C基不定形耐火材料的线变化率、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常温抗折强度、常温抗压强度和抗热震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对1100℃和1450℃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经1100℃温度下保温3h热处理后,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常温抗压强度分别达到2.43MPa和22.20MPa;浇注料经30—1100℃水冷热震循环后,测得其抗热震次数为52次。
王宝辰杨得鑫申见昕陈永博刘艳改
关键词:硅溶胶酚醛树脂耐火材料Β-SIALON
Al_2O_3添加量对锆英石合成ZrN-Sialon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借助XRD和SEM手段,研究了以锆英石和工业氧化铝为原料,在不同温度下采用碳热还原氮化工艺合成ZrN-Sialon复相材料时,氧化铝添加量对复相材料中Sialon相z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500和1 550℃下,产物形貌以颗粒状的ZrN和长柱状的β-Sialon为主;当Al2O3用量为理论量和过量5%时,Sialon相主要为Si3Al3O3N5(β-Sialon,z=3);当Al2O3用量为过量10%和20%时,Sialon相出现Si2Al4O4N4(β-Sialon,z=4)。在1 600℃下,产物均为ZrN和Sialon相,其中Sialon相转化为具有片状形貌特征的SiAl4O2N4(15R型AlN多型体);增加Al2O3添加量会促进Sialon相的转化。合成ZrN-Sialon复相材料的适宜氧化铝用量为理论量或过量5%,适宜温度为1 550℃。
李悦彤徐友果房明浩刘艳改黄朝晖
关键词:锆英石碳热还原氮化
BaNb_2O_6/Al_2O_3复相陶瓷的制备及力学性能被引量:1
2012年
为研究功能材料对结构陶瓷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将铁电相BaNb2O6引入到Al2O3陶瓷中,分别采用无压和热压烧结技术于1350℃制备BaNb2O6/Al2O3复相陶瓷,对其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Nb2O6与Al2O3经过高温烧结能够稳定共存,BaNb2O6的加入促进了Al2O3陶瓷的烧结。BaNb2O6加入量为10%(体积分数)时,1350℃无压烧结和热压烧结制备的BaNb2O6/Al2O3复相陶瓷的致密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94.6%、214MPa、2.28 MPa m1/2和99.3%、332 MPa、3.55MPa m1/2。当裂纹扩展遇到BaNb2O6晶粒时发生穿晶断裂,但在晶粒内部出现裂纹偏转,说明铁电相BaNb2O6晶粒内部的微观结构有助于陶瓷的强韧化。
杨涛叶定云房明浩黄朝晖刘艳改
关键词:氧化铝复相陶瓷
用叶蜡石与金红石碳热还原–氮化合成Sialon–Ti(N,C)复合材料被引量:2
2012年
以叶蜡石、金红石和焦炭粉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氮化反应合成sialon–Ti(N,C)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产物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合成温度和配炭量对产物物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叶蜡石与金红石质量比为4:1、配炭量过量50%、合成温度为1 500℃时,合成的sialon–Ti(N,C)复合材料中TiN0.7C0.3晶粒尺寸约为200nm,产物为β-sialon、15R-sialon、TiN0.7C0.3、刚玉和少量β-SiC;当配炭量过量50%,合成温度从1400℃升高到1550℃,产物中β-sialon和TiN0.7C0.3含量逐渐增加。相同合成温度下,配炭量对产物物相组成有重要影响,配炭量过量50%有利于sialon–Ti(N,C)复合材料的合成;当配炭量较少时,产物中出现O’-sialon和Si2N2O;当配炭量过多时,β-sialon向15R-sialon转变。
吴小贤黄朝晖李红霞欧阳欣杨林
关键词:叶蜡石金红石SIALON
配碳量对锆英石和氧化铝碳热还原氮化合成ZrN-SiAlON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降低合成成本,以低能耗、低成本的天然锆英石、工业氧化铝和焦炭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ZrN-SiAlON复相材料。根据反应方程式3Al2O3+6ZrSiO4+27C+8N 26ZrN+2Si3Al3O3N5+27CO设计锆英石和工业氧化铝的原料配比,改变还原剂焦炭的配入质量分数(分别为理论用量、过量5%、过量10%、过量20%),经球磨混合、成型、干燥后,在流动氮气中分别于1 500、1 550、1 600℃保温4 h合成,自然冷却后分析合成产物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在合成温度为1 500℃时,配碳量的增加有助于ZrN的生成;2)在合成温度为1 550℃时,配炭量过量20%的试样中有15R型的多型体SiAlON(即SiAl4O2N4)生成;3)在合成温度为1 600℃时,配碳量为理论量和过量5%的试样中的多型体SiAlON为15R型,而配碳过量10%和20%的试样中的多型体SiAlON则主要为12H型(即SiAl5O2N5)。
李悦彤徐友果房明浩刘艳改黄朝晖
关键词:配碳量锆英石工业氧化铝碳热还原氮化法
反应温度对低品位铝矾土和钛铁矿制备β-Sialon/Ti(C,N)复相粉体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以低品位铝矾土和钛铁矿为原料,焦炭为还原剂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碳热还原氮化反应(CRN),制备β-Sialon/Ti(C,N)复相粉体,其中钛铁矿与铝矾土的质量比为50∶50,同时对反应产物进行XRD物相分析和SEM显微形貌分析。结果显示:原料反应的最佳温度为1250℃,在此温度下产物物相主要为β-Sialon(z=3)、α-Al2O3、Ti(C,N)和单质铁;在低于此温度下产物主要为莫来石,在较高温度下反应产物主要为AlN。反应产物中,β-Sialon微观形貌呈柱状,AlN主要以片状形态存在,单质铁主要以球状形态存在。
申见昕杨得鑫陈永博王宝辰刘艳改
关键词:铝矾土CRNTI(C,N)
反应温度和锆英石添加量对石英碳热还原氮化产物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本研究中选用石英和焦炭为原料、天然锆英石为添加剂,采用XRD、SEM和EDS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反应温度和锆英石添加量对石英碳热还原氮化产物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0.13 MPa的流动氮气气氛中,反应温度在1450~1550℃时,石英的碳热还原氮化产物中含有Si2N2O、β-SiC和β-Si3N4物相;当反应温度为1600℃时,石英的碳热等在1600℃条件下,石英碳热还原氮化产物主要含有柱状β-Si3N4和少量纤维状β-SiC物相;当添加10wt%的天然锆英石时,产物的主要成分为β-Si3N4、ZrN以及少量βSiC物相;当锆英石添加量为20wt%到50wt%时,产物中不仅含有β-Si3N4和ZrN物相,还存在c-ZrO2,m-ZrO2,Si2N2O及β-SiC等物相。
尹丽徐友果刘艳改房明浩关鸣黄朝晖
关键词:碳热还原氮化锆英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