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118B13)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朱云孔维佳郭长凯夏交周彦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的内在膜特性及其对前庭模拟传入信号的反应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的膜特性及其对前庭外周模拟传入信号的放电反应,探讨前庭系统生理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运用红外微分干涉相差技术,可视状态下对前庭内侧核神经元进行全细胞记录,按平均动作电位形状对神经元分型,比较不同类型神经元膜特性的差异。向胞内注入刺激电流以模拟头部作直线加速和匀速旋转运动时外周前庭的传入信号,观察神经元的放电反应。结果在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可记录到放电活动,在低钙高镁人工脑脊液中放电活动仍然存在。神经元可被分为有单相后超极化及A样整流的A型(33%),有双相后超极化的B型(63%),以及同时具有或不具有以上特征的其他型(4%);A、B型神经元的部分主动膜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对同样的模拟传入信号可作出不同的反应。结论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的放电基于其内在膜特性的自发活动;大部分神经元的放电表现为典型的A型或B型,但仍有少量非典型放电存在;A、B型神经元膜特性和放电反应特性的差异是它们执行不同生理功能的基础。
- 夏交孔维佳朱云周彦张宇郭长凯
- 关键词:前庭内侧核膜片钳术动作电位
- 豚鼠Ⅰ型前庭毛细胞改良分离法
- 2008年
- 目的探索一种能提供更多数量并更长时间保留豚鼠单离Ⅰ型前庭毛细胞细胞活性的分离方法。方法将耳廓反射正常的杂色豚鼠48只随机分为胶原酶Ⅳ+常用分离法组(A组)、胰蛋白酶+常用分离法组(B组)、胶原酶Ⅳ+改良分离法组(C组)和胰蛋白酶+改良分离法组(D组),每组12只,分别用0.25%胶原酶Ⅳ和0.05%胰蛋白酶结合文献报道常用液体和改良液体外加机械分离法分离豚鼠前庭Ⅰ型毛细胞,通过光镜、膜片钳、胞内钙成像等方法观察、鉴定和评价Ⅰ的活性。结果A组平均每耳分离出存活单离Ⅰ型前庭毛细胞25个,3h后存活细胞约14个,6h后存活细胞约8个,3h静息膜电位平均为-55±10mV,胞内钙离子浓度平均为105±15nmol/L;B组平均每耳分离开存活单离Ⅰ型前庭毛细胞40个,3h后存活细胞约19个,6h后存活细胞约6个,3h静息膜电位平均为-60±10mV,胞内钙离子浓度平均为95±10nmol/L;C组平均每耳分离出存活单离Ⅰ型前庭毛细胞24个,3h后存活细胞约为17个,6h后存活细胞约11个,3h静息膜电位平均为-55±10mV,胞内钙离子浓度平均为95±15nmol/L;D组平均每耳分离出Ⅰ型前庭毛细胞42个,3h后存活细胞约30个,6h后存活细胞约23个,3h静息膜电位平均为-60±10mV,胞内钙离子浓度平均为90±10nmol/L,且胞内钙离子浓度更稳定。结论与传统的胶原酶Ⅳ酶解加机械分离法相比,以胰蛋白酶酶解结合改良式液体外加机械分离技术分离方法简便易行,能提供足够量的存活时间较长的豚鼠单离Ⅰ型前庭毛细胞,适用于对细胞活性要求较高的实验如膜片钳电生理研究等。
- 朱云孔维佳夏交姚琦郭长凯
- 关键词:毛细胞前庭膜片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