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08J001-A)
- 作品数:5 被引量:79H指数:5
- 相关作者:金学松李立崔大宾张军周亮节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基于CRH5型高速动车组车辆的轮对动态特性与等效锥度关系初探被引量:18
- 2010年
- 为探索轨道随机不平顺激扰条件下高速轮对动力学特性与其等效锥度的关系,采用CRH5型动车组车辆悬挂参数进行车辆动力学计算,分析车轮踏面锥度对车辆平稳性的影响,研究过大的轮对滚动圆半径差能否使车辆在高速通过大半径曲线时发生蛇行现象,并利用LMA型面分析等效锥度与轮对动态横移及轮对恢复对中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过低的踏面锥度不仅会使轮对动态横移量增大,无益于临界速度的提高,反而会削弱轮对恢复对中能力;合理的踏面锥度应该与轨底坡相匹配,等于或略大于轨底坡。过大的轮对滚动圆半径差可能会激发轮对蛇行。因此,高速轮对等效锥度应兼顾轮对动态横移与恢复对中能力,以确保轮对动态特性的稳定。
- 张剑金学松孙丽萍张军
- 关键词:等效锥度车轮型面轮轨滚动接触车辆动力学
- 铁路钢轨打磨目标型面研究被引量:34
- 2011年
- 提出一种基于轮轨接触界面法向间隙的钢轨踏面设计方法,寻找了重载线路上较小轮轨接触应力水平的钢轨打磨目标型面,为新铺设钢轨预打磨及预防性打磨方案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根据三维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寻找了轨头的优化范围,在此范围内能保证轮对动态横移过程中,轮轨接触点附近最小法向间隙的钢轨轨头外形。针对重载线路轮轨伤损严重的问题,利用目前的方法对现有的60kg/m钢轨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及三维弹性体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对优化前后钢轨踏面与原车轮接触时静态接触性能及动态接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轮轨界面之间具有较好的"共形"接触特性,在不降低车轮其他动力学性能的情况下,钢轨踏面优化后的轮轨接触应力显著地降低,并且使左右轮轨磨耗程度趋于均衡,可以有效降低轮轨磨耗与滚动接触疲劳。
- 崔大宾李立金学松周亮节
- 关键词:钢轨打磨动力学
- 高速列车安全运行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 介绍了全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现状和中国高速铁路网的发展规划。列举了高速铁路在过去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几次重大脱轨事故和引起脱轨事故的原因。详细讨论了关系到高速列车安全问题研究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含高速列车在高速运行...
- 金学松郭俊肖新标温泽峰周仲荣
- 关键词:高速列车脱轨动力学行为
- 文献传递
- 我国机车车辆车轮磨耗型踏面外形及设计方法被引量:6
- 2011年
- 以机车车辆车轮磨耗型踏面的种类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各种类型的磨耗型踏面进行了介绍,同时对磨耗型踏面外形设计方法作以说明。
- 杨艳丽孙传喜张军徐永绥张迎洲
- 关键词:机车车辆轮对磨耗型踏面设计方法
- 重载货车车轮踏面优化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对近期开发的基于法向间隙的车轮踏面优化方法进行改进,根据三维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对轮轨间隙求解范围进行计算,使所求解的轮轨间隙具有实际的物理意义。针对我国重载货车车轮圆周磨耗严重的问题,对现有重载货车车轮踏面进行优化。利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及三维弹性体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对优化前后车轮踏面的静态接触性能及动态接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轮轨界面之间可达到较好的匹配,且合理选择踏面不同区域的权数可同时保证车辆直线运行与曲线通过时的轮轨接触应力较小,从而达到有效降低轮轨磨耗的目的。
- 崔大宾李立金学松
- 关键词:车轮踏面动力学重载
- 轨道结构参数对其声辐射特性影响被引量:12
- 2011年
- 建立轨道有限元-边界元振动声辐射模型。用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模拟钢轨、轨下垫层、轨枕和道床,以轮轨联合粗糙度作为激励源,并考虑接触滤波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法计算轨道结构的系统响应,以轨道结构速度响应作为输入,利用声学边界元法计算轨道结构的声辐射。分析比较本文模型和已有轨道声辐射模型的数值结果表明:在中低频区域内,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高频区域,本文模型数值结果更加合理。本文讨论轨道结构参数对轨道系统声辐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轨道参数对轨道结构声辐射影响程度不同。通过对轨道结构系统参数优化设置,可达到减振降噪效果。
- 方锐肖新标房建英金学松
- 关键词:有限元边界元结构参数声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