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基金(10080703026)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严家平陈孝杨刘鑫尧刘英杨修芳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 煤矸充填复垦土壤可溶性镉的分布特征与运移模拟被引量:10
- 2012年
- 在现场调查研究煤矸石充填复垦地上覆土壤可溶性镉含量的基础上,应用田间小区试验,模拟土壤可溶性镉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可溶性镉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可溶性镉浓度沿剖面深度逐渐递增,即离煤矸石层越近,浓度越高;随时间推移,土壤下部接近煤矸石处,可溶性镉浓度的富集现象存在。模型模拟结果显示,由于土壤毛管力作用,接近煤矸石层的土壤可溶性镉浓度每年可增加10%左右,但表层土壤(0~40cm)增加速度缓慢或反而有所下降。尽管如此,由于植物根系活动,煤矸石中镉析出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风险。
- 陈孝杨刘鑫尧严家平
- 关键词:煤矸石土壤
- 奥斯纳布吕克地区不同基质矿山废弃地的植被修复差异性被引量:2
- 2015年
- 以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地区3种基质类型矿山废弃地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粉煤灰场地、煤矸石山、选煤厂尾矿及煤泥水沉积区3种基质类型的工矿废弃地土壤进行分层采样和理化性质指标分析,对比研究了矿区不同类型工矿废弃地不同基质的自然修复能力以及在进行植被重建时需要修复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结果显示:以煤矸石为主的场地自然修复能力高于粉煤灰基质和选煤厂尾矿及煤泥水沉积区基质类型。Helmstedt粉煤灰场地周边生长着一些芦苇;煤矸石场地Ibbenbueren和Piesberg山区自然生长着一些灌木;煤泥水沉积区因选煤厂仍在生产,沉积区无植物生长。
- 严家平阮淑娴1Helmut MeuserSimone Baumann范廷玉
- 关键词:矿区废弃地植被重建
- 粉煤灰场复垦地层状土壤水分变化被引量:4
- 2013年
- 应用土柱试验研究不同覆土厚度粉煤灰处置场复垦土壤水分运动特征,并基于研究区干湿年份的气象数据进行土壤剖面年含水量变化的相似模拟,以探讨此种特殊土壤剖面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持水能力,为复垦土壤植物栽种时的田间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低地下水位(-300 cm)条件下,干旱与潮湿年份的复垦土壤整个剖面各监测断面的含水量相差0.10 cm3/cm3左右,表层土壤的含水量变化幅度更大,干旱年份较长时间在0.20 cm3/cm3以下,潮湿年份基本都保持在0.20~0.30 cm3/cm3,雨季甚至会超过0.30 cm3/cm3;当地下水位较高(-115 cm)时,由于粉煤灰基质的水分吸持能力较强,整个粉煤灰层的含水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在近饱和状态,表层土壤的含水量也超过沙壤土的田间含水量,即使是在干旱年份也存在此现象。
- 于佳禾陈孝杨严家平杨修芳檀海洋刘英
- 关键词:复垦土柱试验粉煤灰场
- 粉煤灰和砂壤土混合后水力学特征参数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将粉煤灰与砂壤土按体积比1∶2混合后,进行混合物水分特征曲线和渗透系数等水力学特征参数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粉煤灰与砂壤土混合后,均能提升砂壤土的饱和含水量、田间含水量,以及植物有效水含量。因粉煤灰的颗粒组成差异,混合物水分特征曲线在pF值小于1.8时,其形态可能会向上或向下修正。但当pF值大于1.8时,无论粉煤灰的颗粒组成,同一基质吸力的混合物体积含水量均大于砂壤土。当基质含水量较高时,粗颗粒粉煤灰与砂壤土混合物的非饱和渗透系数下降速率较快。研究结果为粉煤灰充填复垦或粉煤灰场覆土复垦地田间水分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 陈孝杨严家平Rudiger Anlauf
- 关键词:粉煤灰砂壤土水分特征曲线
- 粉煤灰场复垦地肥力状况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选择安徽省淮南市上窑镇粉煤灰处置场覆土复垦地为研究区域,测定覆土厚度和土壤剖面各层的容重、pH、含水量、有机质等理化性质,土壤总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以及冬小麦抽穗期的生物量,研究粉煤灰处置场复垦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不同覆土厚度复垦地冬小麦生长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粉煤灰场复垦地土壤总氮含量约0.90 g/kg,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2~76 mg/kg、114~135 mg/kg,土壤肥力与作物生长状况和自然农业土壤相比差异不显著;除复垦土壤厚度、容重、含水量对有效磷含量影响显著外,其余土壤养分与土壤理化性质和表土厚度的相关性不强。
- 王长垒严家平陈孝杨
- 关键词:复垦土壤理化性质粉煤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