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804027)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赵高峰孙建敏王渊旭王献伟白燕枝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烟台南山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篇团簇
  • 5篇N
  • 4篇电子性质
  • 4篇密度泛函
  • 4篇泛函
  • 3篇密度泛函理论
  • 3篇泛函理论
  • 2篇基态
  • 2篇基态结构
  • 2篇红外
  • 1篇第一性原理
  • 1篇第一性原理研...
  • 1篇氧化锆
  • 1篇英文
  • 1篇杂化
  • 1篇团簇结构
  • 1篇自然键轨道
  • 1篇自然键轨道分...
  • 1篇自旋多重度
  • 1篇稳定性

机构

  • 9篇河南大学
  • 1篇烟台南山学院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作者

  • 8篇赵高峰
  • 4篇王渊旭
  • 4篇孙建敏
  • 3篇王献伟
  • 2篇白燕枝
  • 1篇向兵
  • 1篇刘亚明
  • 1篇杨雯
  • 1篇姚建刚
  • 1篇张奇惠
  • 1篇刘岩
  • 1篇王银亮
  • 1篇沈学峰
  • 1篇邓浩
  • 1篇任晓燕
  • 1篇沈学锋
  • 1篇龚森

传媒

  • 3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碱土金属Be、Mg、Ca掺杂磷团簇结构演变规律与光谱性质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第一性原理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M_nP_m(n=1~2,m=1~10)(M=Be、Mg、Ca)团簇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和频率分析,得到团簇各个尺寸的基态结构,结果表明,在m+n=5~6时锥体结构居多,相应的稳定性要高于同尺寸其他构型,m+n>6时,基态结构中出现四元环和五元环.裂化能和二阶能量差分计算结果表明,MP_m(m=1~10)团簇在m=2时同时获得局域的最大值,Be_2P_m(m=1~10)团簇幻数结构呈现规则的奇偶振荡.Be掺杂P团簇稳定性高于同尺寸的Mg、Ca掺杂,与Mg、Ca相比Be原子更易于与P原子结合.稳定结构团簇红外和拉曼光谱显示,高频段MP_2团簇红外和拉曼活性较强,Mg_2P_2,Ca_2P_2团簇红外谱主峰在高频段出现,与拉曼活性谱主峰相反.
王献伟龚森赵高峰
关键词:电子性质红外和拉曼光谱
全流水FFT处理器的VLSI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
2010年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OFDM系统的快速全流水FFT处理器结构.考虑时域抽取(DIT)和频域抽取(DIF)算法的有限字长效应,采用DIF算法.首先对FFT碟形变换的复乘法进行简化,然后提出相应的流水线碟形处理单元(BPE),最后采用0.13μm1.08 V CMOS工艺实现了64点基2 DIF FFT处理器.综合结果显示,该处理器能够工作在200 MHz,面积和功耗分别为2.9 mm2和15 mW.提出的全流水FFT处理器能够广泛应用于WALN、DVB-T、ADSL以及其它基于OFDM的多载波系统.
张奇惠邓浩赵海斌
关键词:FFTOFDMVLSI
第一性原理研究Au_n(n=2-11)团簇的结构和稳定性
2009年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广义梯度近似对Aun(n=2-11)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能量和振动频率分析,得到了金团簇最低能量结构及亚稳态结构.计算结果表明,Aun(n=2-11)团簇的基态结构均为平面结构,Aun可通过Aun-1边戴帽一个原子生长而得,归咎于相对论效应引起的sd杂化.综合Aun团簇基态的平均结合能、离解能及二阶能量差分可知,n为偶数的Aun团簇的稳定性相对较高,并且Au6团簇的稳定性在所有团簇中是最突出的.
张文庆任晓燕刘亚明赵高峰
关键词:密度泛涵理论基态结构
Au_(12)M(M=Na,Mg,Al,Si,P,S,Cl)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英文)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地研究了Au12M(M=Na,Mg,Al,Si,P,S,Cl)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对团簇的平均结合能、镶嵌能、垂直离化势、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的能级差、电荷布居分析、自然键轨道(NBO)进行了计算和讨论.对于Au12M(M=Na,Mg,Al)团簇,它们形成了内含M原子的最稳定的笼状结构.然而对于Au12M(M=Si,P,S,Cl)团簇,它们却形成了以M元素为顶点的稳定锥形结构.在这些团簇中发现Au12S团簇相对是最稳定的,这是由于Au12S团簇形成了稳定的满壳层的电子结构.自然电荷布居分析表明:对于所有的Au12M(M=Na,Mg,Al,Si,P,S,Cl)团簇电荷总是从Au原子转向M原子.自然键轨道和HOMO分析表明Au12M团簇中发生了Au原子的s-d轨道和M原子的p轨道间的杂化现象.
赵高峰王银亮孙建敏王渊旭
关键词:团簇稳定性自然键轨道分析
Cu吸附(SiO_2)_n(n=1—8)团簇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下的广义梯度近似和交换关联函数对Cu吸附(SiO2)n(n=1—8)团簇的几何结构、电荷分布、稳定性和电子性质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Cu原子易于和带有悬挂键的Si原子作用并形成"铜岛膜";Cu吸附(SiO2)n团簇后Si原子失去电子能力减弱,O原子得到电子能力增强;Cu(SiO2)n(n=1—8)团簇与(SiO2)n(n=1—8)主体团簇稳定性上具有相似性,吸附Cu后团簇能隙明显降低,并接近近红外区域.
孙建敏赵高峰王献伟杨雯刘岩王渊旭
关键词:近红外吸收
TbSi_n(n=2-13)团簇的结构、电子及磁学性质(英文)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在广义梯度近似下研究TbSin(n=2-13)团簇的结构、稳定性、电子和磁学性质.对团簇的平均结合能、离解能、电荷转移、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的能级差、Mulliken电荷分析和磁学性质进行了计算和讨论.TbSin团簇并没有像实验推测的那样在n=10形成嵌入式的结构.我们推断电子亲和势的急剧变化不仅与嵌入式的结构有关,而且与电子的固有稳定性相关.Mulliken电荷分析表明电荷总是从Tb原子转向Si原子.团簇的磁矩主要局域在Tb原子的周围,并且主要由f电子贡献,f电子表现出局域性并且不参与化学成键.以TbSi10为例的分波态密度分析表明Tb与Si原子间存在很强的sp轨道杂化.
白燕枝赵高峰沈学锋孙建敏王渊旭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磁矩
FeSn(n=1~6)团簇的结构与电子性质
2014年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FeSn(n=1~6)团簇的结构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综合FeSn 团簇基态的平均结合能、二阶能量差分、垂直电离势、最高占据分子轨道与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之间的能隙( HOMO-LUMO-Gap)分析可知, n=4时FeSn 的稳定性最显著。
赵高峰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氧化锆小团簇的结构和稳定性(英文)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广义梯度近似(GGA)和Perdew-Wang交换关联泛函条件下研究了小团簇ZrmOn(1≤m≤5,1≤n≤2m)的几何结构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所有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可通过锆团簇的连续氧化获得,一般情况下O原子占据在Zr团簇的桥位.(ZrO2)3和(ZrO2)5团簇的基态结构符合配位数规则和成键规律.此外,讨论了氧化锆团簇的分解通道和分解能,值得指出的是在Zr原子数相同时ZrmO2m-1团簇(除了Zr4O7)存在最大的分解能.
赵高峰向兵沈学峰孙建敏白燕枝王渊旭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CoAlN(N=2-11)团簇基态结构的稳定性和磁性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CoAlN(N=2-11)团簇进行构型优化和磁性计算.在考虑自旋多重度的情况下得到了团簇的平衡构型及基态结构,并重点讨论了Co原子的sp-d杂化效应对体系稳定性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为偶数时,团簇的基态为自旋双重态,Co原子磁矩随N增加整体上呈减小趋势;N为奇数时(除N=5为自旋三重态外),团簇的基态为自旋单重态,Co原子磁矩为零.N≥8时,Co原子陷入主团簇内部,体系的对称性降低,稳定性增强;轨道杂化增强了体系的稳定性,但减小了双重态和三重态体系中Co原子的磁矩;N=3,8,10是团簇CoAlN(N=2-11)的幻数.
王献伟姚建刚赵高峰
关键词:团簇自旋多重度基态结构磁性轨道杂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