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基金资助项目
- 作品数:230 被引量:1,882H指数:25
- 相关作者:赵立华赵爱群张惠民姚远李丽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庆市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初审中利用数据库检索论文抄袭行为被引量:27
- 2008年
- 在初审过程中利用数据库检索系统对《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的来稿进行查新,发现2007-03—2008-03共30篇有抄袭现象的稿件。对这些稿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作经验就如何发现抄袭稿件提出建议。
- 周英智李伟孙瑶靳光华
- 关键词:初审数据库检索论文抄袭
- 运用激励机制挖掘编辑的心理潜能被引量:7
- 2003年
- 运用激励理论探讨目前编辑队伍尚未充分发挥潜能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提出六种挖掘编辑潜能的方法,提高激励效果应注意的问题及运用激励机制留住人才的策略。
- 高艳华张增学孙士广王敏郝岩君李颖
- 关键词:高校激励机制人才管理
- 论科技期刊软实力及其提升要略被引量:3
- 2008年
- 将软实力概念引入科技期刊领域,阐述科技期刊软实力的内涵及特征。科技期刊的软实力是社会对刊物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认同而产生的亲和力,科学精神和发展模式的吸引力,经营和发展战略的执行力,科学的创造力,文化的感召力,内质特有的凝聚力以及科技活动中的影响力等。它植根于科技期刊的办刊理念、熔铸在期刊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提出培育和提升科技期刊的软实力可从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人才资源、文化积淀、品牌战略与营销策略四个方面入手。
- 杜月英
- 关键词:科技期刊软实力期刊文化人才资源营销策略
- 国际学术出版开放式访问(OA):Ⅰ.实践与前沿问题研究进展被引量:31
- 2006年
- 综述当前国际学术出版界开放式访问(Open Access,OA)运动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部分热点问题。主要讨论OA期刊和OA知识库的概念、实施方式,提高OA文献的可见性和可获取性的若干措施,OA带来的学术文献引用影响力的提高和一些发展趋势。
- 李若溪黄颖欧红叶游中胜Fytton Rowland
- 关键词:知识库
- 重视论文的参考文献被引量:26
- 2002年
- 总结了参考文献著录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例如,准确性不高、引用文献的数量不足、不敢引、重自引轻他引等,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包括:鼓励作者大量引用文献、确保引用文献的准确性、鼓励作者引用最新的参考文献、自引不能过多、将参考文献的引用情况列入审稿范围以及将参考文献的核对工作作为编辑工作的重要部分等。
- 李丽张凤莲
- 关键词:科技期刊
- 学术质量把关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编委的作用被引量:26
- 2003年
- 编委对于科技期刊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方向的把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 ,国内一些科技期刊编委的作用发挥得比较好 ,而另一些期刊却将编委会作为一种荣誉机构 ,编委存在着职责不清、地域分布狭窄等问题。我们应重视发挥编委的作用 ,不仅在选择编委的过程中须积极主动 ,而且要明确编委的职责 ,还应与编委们保持经常的联系 。
- 李丽张凤莲
- 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术论文学术质量
- 健全科学技术评判体系 提高科技期刊编审质量
- 2008年
- 对科学技术的评判应包括真理评判、价值评判和美学评判。这3种评判相互关联,由此构成了科学技术的评判体系。为提高科技期刊的编审质量,编审人员必须在实践中贯彻这一评判体系,以体现科技期刊的人文关怀属性。
- 何先刚代金平
- 关键词:人文关怀编审质量
- 科技期刊论文英文题名编辑加工中的若干问题被引量:6
- 2007年
- 论述科技论文英文题名在科技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英文题名编辑加工的程序及其目标。讨论英文题名编辑加工中的若干具体问题,如主副题名、系列题名,以及题名中的字母大小写、缩略语及介词等问题。
- 吴立航刘伟段桂花张维维向政刘永新
- 关键词:科技论文英文题名
- 科技期刊构建核心竞争力中作者队伍的组建原则与措施被引量:21
- 2011年
- 从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科技期刊的功能和国内外名刊作者队伍的特点三方面来揭示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实质就是争夺作者资源。归纳出组建作者队伍的四项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自律性原则,并提出以突出人性化服务为重点的3条组建措施。
- 陈翔
- 关键词: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
-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进入国际重要检索系统现状、问题与对策
- 2004年
- 高校学报进入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是促进学报信息国际化传播的有效措施 ,也是学报价值目标体现的主要标志之一。该文在探讨我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进入国际重要检索系统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阻碍学报进入国际检索系统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策略。
- 任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