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1219)

作品数:12 被引量:96H指数:6
相关作者:朱潜挺王铮王萌杨龙王子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城市
  • 3篇京津
  • 3篇京津冀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减排
  • 2篇
  • 1篇低碳
  • 1篇低碳经济
  • 1篇低碳转型
  • 1篇地级
  • 1篇地级及以上城...
  • 1篇氧化硫
  • 1篇一体化
  • 1篇营养化
  • 1篇运输业
  • 1篇指标体系
  • 1篇适应性
  • 1篇水库
  • 1篇水体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科...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市环境保...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北京市密云水...

作者

  • 5篇朱潜挺
  • 2篇王铮
  • 1篇王晓燕
  • 1篇阮荣平
  • 1篇吴在兴
  • 1篇吴敬
  • 1篇王子健
  • 1篇杨龙
  • 1篇顾高翔
  • 1篇王萌

传媒

  • 3篇环境保护
  • 2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创新科技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城市与环境研...

年份

  • 3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京津冀城市群低碳转型的微观主体驱动机理分析与建模被引量:4
2021年
基于"双碳"目标,阐述了京津冀城市群现状及其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碳排放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的特征及其在低碳转型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探索了京津冀城市群低碳经济转型与微观主体驱动融合机理,构建了京津冀城市群低碳经济转型基础模型和微观主体驱动下京津冀城市群低碳经济转型模型,并将基于Agent建模与投入产出相结合,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混合建模技术,为"双碳"目标下京津冀城市群低碳经济转型问题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朱潜挺宋娜阚之程张晨晨吴静
关键词:京津冀城市群低碳经济
京津冀气候变化适应性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被引量:4
2020年
随着对气候变化认识的加深,如何降低城市脆弱性和提高气候适应能力成为国内外城市与环境研究的新热点,而如何评估和界定城市对气候的适应性,是城市开展适应规划和建设的基础。本文以京津冀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为代表,选取资源环境水平、经济支撑能力、社会发展水平、响应治理能力四个大类,十二个评价指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构建气候适应能力评价体系,根据模型对2008-2018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的适应能力分级,将城市的适应能力划分为Ⅰ级低水平、Ⅱ级中等水平和Ⅲ级高水平,分析各个因素对于气候适应性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城市气候适应能力总体上不断增强,城市化进程稳定,但存在一定差异性和不均衡性,表现为北京市强于天津市,天津市强于河北省。北京市各要素起步水平高且稳定增长;天津市较河北省经济支撑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资源环境水平和响应治理能力较河北省还相对较弱。
朱潜挺刘镇萌唐景烨吴静
关键词:气候变化指标体系
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实现碳中和目标对全球经济及中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采用气候-经济集成评估模型CIECIA,以国家自主贡献(NDC)为基础,设计全球NDC-碳中和减排路径,模拟了碳中和目标约束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冲击,分析了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国际产业分工地位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得到以下结论:当前各国的碳中和承诺具有显著的减缓气候变化效果,可将2100年全球地表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下,但仍不足以实现1.5℃目标;在NDC-碳中和减排路径下,发达国家的经济损失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发达国家未来需要承担更多的减排任务,实现减排责任的公平分配;碳中和目标下的减排措施对中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地位和产业结构的冲击较小,但其影响具有规律性,在NDC-碳中和减排路径下,除交通运输业,中国第三产业各部门在产业结构中的占比和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均有所上升,而第二产业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竞争关系影响下,其国际分工地位随其他发展中国家碳中和时间提前,普遍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顾高翔吴静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国际分工产业结构
后《巴黎协定》时期城市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作用探析被引量:8
2020年
后《巴黎协定》时期,在多层治理理论框架下,城市参与气候治理已成为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热点之一。城市由于人口、经济的高度集中,以及受到气候变化威胁的直接性,具有应对气候变化的天然驱动力和执行力。本文回顾了国际上城市参与气候治理的两种模式,即基于城市政策法规的气候治理和基于跨国城市气候网络的气候治理,为我国城市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经验借鉴。基于此,结合目前我国城市气候治理行动,从城市节能减排和气候适应两方面,梳理了我国相关试点工作,最终提出了我国城市参与国家气候治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吴静朱潜挺
关键词:气候治理城市减排
京津冀一体化下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核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碳排放核算是城市低碳发展研究的基础。作为三大城市碳排放源产业之一,交通运输业是重点关注对象。以京津冀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核算为起点,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开展驱动因子分析,通过两阶段参数估计评估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将最先达到碳排放峰值;人口规模、人均GDP、能源强度与货物周转量是城市群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具有两阶段变化特征;在一体化背景下,京津冀地区需开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发展智能交通建设等交通运输领域的减排举措。
朱潜挺王萌周芳妮徐瑞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偏最小二乘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结构被引量:3
2019年
在绿色经济发展趋势下,中国政府积极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这离不开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减排立场的掌握。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CH4减排潜力指数,梳理1990-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现状、排放来源,以期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联盟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排放总量与高人均排放量空间分离,形成了"高总量-低人均"和"高人均-低总量"的两类排放特征;除CO2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CH4排放超世界平均水平,CH4减排不容忽视;"一带一路"温室气体排放源存在国家间差异,大多数国家以能源产业部门为主要排放源,但农业部门排放、土地利用变化和森林植被变化也构成了阿富汗、孟加拉国等国家的主要排放源。
管开轩王铮王铮
关键词:排放特征
建筑弹性评价体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提高建筑弹性,有效展开建筑弹性评价显得日益迫切。回顾了国际上已有的建筑弹性评价体系和弹性评价方法学研究前沿;提出了对中国未来构建建筑弹性评价体系的启示:建筑物理特性是提高建筑弹性的内部根本,社会经济环境是提高建筑弹性的外部辅助,国家或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是提高建筑弹性的有力保障等。鉴于目前中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建筑弹性评价体系,建议从识别不同区域建筑的多灾种风险、开展弹性评价方法学研究、出台建筑弹性建设的标准与法规、提高全社会安全弹性能力及基于数字化的"互联网+建筑弹性"网络体系的构建等5个方面开展工作。
吴静常原华阮荣平王兴民朱潜挺
关键词:气候变化减灾防灾
中国CO2排放的空间分异与驱动因素——基于19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的分析被引量:34
2020年
国家减排目标和政策的落实需要城市的深度参与和有力执行。但是,城市的CO2排放存在空间分异性,且驱动因素及其贡献度各有不同。文章综合运用排放系数法、变异系数法、K-means聚类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城市尺度的中国CO2排放空间分异与驱动因子进行探究,结论如下:①中国城市层面的CO2排放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异性较为显著,而排放量的空间分异性相对较小,且以非资源型城市CO2排放强度的城市间差异最大。②能源强度是资源型和北方城市CO2排放空间分异的主导驱动因子,城市经济规模是非资源型和南方城市CO2排放空间分异的主导驱动因子,其他驱动因子的决定力排序和决定力大小则各有不同。③产业结构及其高级化水平对各类城市CO2排放空间分异的决定力均较小,城市经济密度对资源型和北方城市的CO2排放空间分异的决定力较小。④影响资源型和北方城市CO2排放空间分异的关键交互因子均包含能源强度,而影响非资源型和南方城市CO2排放空间分异的关键交互因子比较复杂,不存在对城市CO2空间分异格局起关键性决定作用的交互因子。⑤一些决定力微弱的因子在与其他因子叠加后,会产生非线性增强,会显著提高其对城市CO2排放空间分异的决定力水平。
王兴民吴静白冰王铮
关键词:减排CO2排放能源强度资源型城市
中国城市CO2排放核算及其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20年
准确估算城市的CO2排放水平,是科学制定城市低碳政策的前提。作者基于城市层面的20种能源消费数据,运用碳排放系数法重新估算了中国2016年198个地州市的CO2排放,并对其空间格局和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从整体看,中国城市CO2排放在总量、人均和排放强度上呈现一定程度的空间分离特征;其中,中国CO2排放总量最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和重庆等地区,人均排放水平和排放强度最高的城市则主要集中在西北和华北地区。(2)不同类型城市的CO2排放特征有所不同。资源型城市的CO2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两个指标均较高;旅游与欠发达城市则均较低;而超大城市和许多特大城市CO2排放总量较高,但排放强度一般均较低;其他城市则不存在明显规律。(3)空间分析表明,中国CO2高排放城市呈现聚集特征,京津冀、长三角、山东以及晋豫皖资源产区是高排放城市的聚集区。(4)尺度分析表明,不同尺度的CO2排放特征会有所不同。省级尺度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碳排放的环境影响和总量效应,而城市尺度的研究有助于探究城市的多样性和阶段性。最后,基于本研究主要结论,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王兴民吴静王铮贾晓婷白冰
关键词:产业转移
富营养化水体磷阈值的动态AGP模拟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流动原水来培养水体混合藻的动态AGP试验,模拟富营养化条件下藻类的生长过程,并以密云水库为实例,结合MATLAB7.0数值分析软件,拟合了密云水库富营养化发生的磷阈值。结果表明,该水库达到富营养化的磷阈值随水环境条件和水体生态特征变化;蓝藻(Cyanobacteria)在低质量浓度磷酸盐条件下较绿藻(Chlorophyta)更具有生长竞争力;初始藻密度大小影响藻生长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在平均温度为28.8、26.5、25.1℃和初始藻密度为9.2×106、10.0×106、8.0×106个条件下,密云水库发生富营养化的总磷阈值分别为0.053、0.062、0.064mg·L-1。
杨龙王晓燕王子健贾东民吴在兴吴敬
关键词:富营养化AGP阈值密云水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