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2006229)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 相关作者:费驰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晚清东北商埠格局变迁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晚清东北商埠格局历经萌芽、雏形、形成、发展四个阶段的变迁进程。此格局在变迁过程中呈现出商埠地域分布以沿交通线为主、类型的多样性及发展的不平衡性等特点。晚清东北商埠格局的变迁,对区域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晚清东北开埠进程看,东北开放区域是伴随着列强侵略的步步深入而渐次增大的;随着东北对外开放空间的拓延,近代化因素透过商埠窗口逐渐渗入东北社会,商埠发展客观上推动了东北区域的近代化路程。
- 费驰
- 关键词:近代化
- 清代中朝边境互市贸易的演变探析(1636—1894)被引量:14
- 2006年
- 与明代及后金时期相比较而言,清代中朝互市前期的边境贸易具有持续稳定,管理有序;鲜明的宗藩特色;交易品种相对固定等特点。19世纪80年代,中朝迫于形势调整了边境互市贸易政策。与中朝互市前期边境贸易相比照,互市后期边境贸易确实发生了巨大变化:中朝通商贸易中政治因素逐渐淡化、通商要素更自由化、交易形式和制度的规范化及清政府对互市贸易管理的专门化。这些意味着中朝间的通商关系开始向近代国际贸易关系转变。
- 费驰
- 关键词:清代边境贸易
- 论交通对晚清东北开埠历程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在晚清东北商埠形成发展历程中,交通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商埠地域分布及发展建设前景。商埠与近代交通的结合,对东北社会经济产生了诸多影响:引起东北商埠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重新排序;拓展了商埠港口之腹地并使二者协调发展;同时,加剧了边疆危机,便利了列强对东北地区的经济掠夺和控制等。
- 费驰
- 关键词:交通因素
- 清末民初中朝边境商埠及其国际贸易研究
- 2007年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内外双重动因驱动下,中朝边境形成商埠区,其国际贸易呈现新的特点:中朝边境进出口贸易额整体处于上升态势;国际贸易取向发生变化;但同开埠前相比,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不明显。中朝边境开埠亦产生重要影响:它使东北亚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在争夺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中,日本最终压倒俄国开始占据上风;同时推动了区域贸易近代化;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区域开发与社会变革。但对主权逐渐流失的中国而言,中朝边境商埠除却本身固有的经济内涵外,凸现更多的则是强敌欺凌的政治霸权色彩。
- 费驰
- 关键词:中朝边境商埠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