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1063239-3-00)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 相关作者:宋志国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省血液中心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征及体外向血管内皮细胞的诱导分化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跨胚层分化等特性,因其体外分离培养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成为血管组织工程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期国内外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研究作一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2000-01/2007-02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的文章,检索词“endothelial,mesenchymal stem cells,differentiatio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2000-01/2007-0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血管内皮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分化”,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要求的文章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性状的研究。②有关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方面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95篇有关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的文章,排除重复的同一研究,28篇文章符合要求。资料综合:①国内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向血管内皮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利用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特性在相关实验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的进展。②国外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向血管内皮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研究的重点在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的机制,并在动物实验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③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向血管内皮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展望:利用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血管组织工程学技术等方法为临床血管移植提供新策略。结论:通过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扩增技术并添加内皮细胞诱导剂,在体外定向诱导出内皮细胞,这将为血管组织工程学提供广阔的应用前景。
- 侯萍李剑平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细胞分化
- 脐血单个核细胞成功培养的相关影响因素
- 2007年
- 目的:脐血来源丰富且免疫原性低,移植后排斥反应低的特性决定其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实验拟验证脐血单个核细胞数量与孕妇年龄条件、脐血量及制备因素的相关性,并证实其在体外培养的最佳条件。方法:实验于2006-03/2007-01在辽宁省血液中心输血医学研究所细胞研究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300份脐血均来源于足月分娩的健康孕妇,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孕妇年龄20~35岁,其中≤25岁36例,>25岁264例;脐血采集量15~130mL,其中<33mL18例,≥33mL282例;采集到制备时间差为2~24h,其中>12h30例,≤12h270例。红细胞裂解液由本实验室自制,主要成分为高渗盐水和三蒸水。②实验方法:人脐血用枸橼酸钠抗凝,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脐血单个核细胞,锥虫蓝染色结果表明活细胞比率达95%~100%。将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别按1×106,5×106,1×107的密度接种,以未加细胞因子作为对照组,在无血清DMEM/F12培养液中加入20μg/L神经生长因子和2%神经营养因子B27作为扩增诱导组,于培养后的1,3,7d进行换液,培养周期选择5d、7~10d和15d。③实验评估:分别对脐血单个核细胞数与孕妇年龄、脐血采集量、采集到制备时间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细胞因子作用及最佳的种植密度、首次换液时间、培养周期。观察使用红细胞裂解液后对脐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①脐血细胞的生长及形态特征:脐血单个核细胞刚接种时为散在的圆形细胞,2d贴壁,为散在的单个或数个细胞,呈长梭形,形态均一。3d左右细胞突起增加,细胞数量增多。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可见多个细胞之间形成网络,诱导后出现神经样细胞形态。②脐血单个核细胞数的影响因素:脐血单个核细胞数与孕妇年龄不相关(r<0.3),与脐血量、采集到制备时间差均具有相关性(r>0.8)。③脐血单个核细�
- 侯萍宋志国赵冬阳刘英杰李剑平
- 关键词:脐血干细胞影响因素
- 不同细胞因子组合体外诱导人脐血干细胞向胰岛样细胞分化被引量:5
- 2009年
- 背景:由干细胞分化而来的胰岛样细胞存在数量少、胰岛素分泌量少以及能否达到临床移植要求等问题。目的:观察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对人脐血干细胞体外向胰岛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7-05/09在辽宁省血液中心输血医学研究所细胞研究中心完成。材料:脐血来源于足月分娩的健康产妇,由沈阳市德济医院提供。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1组首先以低糖DMEM培养液进行培养,添加2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20μg/L表皮生长因子,培养成巢蛋白阳性细胞后改为高糖DMEM培养液,添加2%B27和10mmol/L尼可酰胺。诱导2组直接以高糖DMEM培养液进行培养,添加20mmol/L尼可酰胺、2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2%B27及0.1mmol/Lβ-巯基乙醇。对照组只添加与诱导组相同的培养液,不加入任何细胞因子。主要观察指标:诱导分化后对贴壁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胰岛素抗体的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双硫腙染色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人脐血干细胞通过细胞因子组合诱导后,可见散在的胰岛样细胞或成群的胰岛样细胞群,呈Insulin阳性反应。诱导1组细胞散在或成群分布,诱导2组则多为散在分布的胰岛样细胞,且细胞相对较小,几乎没有胰岛细胞团。双硫腙染色后诱导1组有少部分较大的胰岛样细胞呈阴性,诱导2组细胞均呈棕红色阳性表达,未诱导的对照组细胞呈阴性。结论:人脐血干细胞通过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诱导后具有向胰岛样细胞分化的潜能,但诱导1组中部分细胞可能是非胰岛素细胞,而诱导2组胰岛样细胞均一性较差,可能与胰岛细胞种类较多、大小不一有关。
- 侯萍赵冬阳李革飞李晓丰李剑平
- 关键词:脐血干细胞细胞因子胰岛样细胞
- 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腺β细胞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07年
- 学术背景: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的胰岛细胞可以发挥对血糖的生理性调节作用。大量研究证明可以从胚胎干细胞、胰腺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肝脏干细胞或脐血干细胞等诱导分化出胰腺β细胞。目的:深入认识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腺β细胞的研究现状。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6-07的相关文献,检索词"stem cell,differentiation,culture,pancrea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2000-01/2006-07的相关文献,检索词"干细胞,胰岛,诱导分化",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142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与干细胞和干细胞向胰腺β细胞诱导分化相关的文章。②若内容相似,选取首次实验报告及近5年较权威杂志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或类似的研究。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对干细胞向胰腺β细胞诱导分化方面内容进行汇总分析。所选用的30篇文献中,1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胰岛移植是目前治疗Ⅰ型糖尿病和部分Ⅱ型糖尿病效果最理想的方法。由干细胞诱导分化得到的胰腺β细胞可以发挥调节血糖的作用,在许多小鼠糖尿病模型研究中起到了降低血糖的作用。目前用于诱导分化为胰腺β细胞的干细胞来源包括胚胎干细胞、胰腺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肝脏干细胞或脐血干细胞等。在不同的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腺β细胞的研究中,分为体内和体外两种诱导分化方法,而体外诱导法多数采用分步诱导的方式,也有部分实验利用基因技术的方法进行诱导。结论: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可以在体外通过多种方法诱导分化得到胰腺β细胞,但得到的胰腺β细胞数量及其诱导分化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赵冬阳李剑平
- 关键词:干细胞诱导分化胰岛胰腺Β细胞
- 成体骨髓细胞向神经细胞转化的特征
- 2009年
- 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已经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在某些实验条件下,组织特异性的干细胞在组织和器官中能衍生为各种细胞谱系。已经有报道称骨髓基质细胞能衍生为骨骼细胞、胃贲门细胞、椭圆形肝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样细胞。因此,通过资料研究分析出生后的骨髓细胞被诱导增殖进而分化为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对其转化的特征作出探讨。
- 聂海祺李剑平
-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神经分化干细胞
- 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向神经干细胞分化被引量:2
- 2008年
- 背景:有文献报道应用不同的诱导剂如细胞生长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等,可将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为神经干细胞和/或成熟神经细胞,但诱导剂的使用方法以及剂量却各不相同。目的:联合应用不同的诱导剂将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以确定最佳诱导剂组合及最佳浓度。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对比实验,于2007-05/2008-09在辽宁省血液中心输血医学研究所细胞研究中心完成。材料:新鲜脐血来源于足月分娩的健康孕妇。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在无血清DMEM/F12培养液中添加不同组合的诱导因子进行单个核细胞的诱导,以确定最佳诱导因子组合:①10μg/L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体积分数为0.01神经营养因子N2+体积分数为0.02神经营养因子B27。②10μg/L NGF+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体积分数为0.01神经营养因子N2+体积分数为0.02神经营养因子B27。③10μg/L bFGF+10μg/L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体积分数为0.01神经营养因子N2+体积分数为0.02神经营养因子B27。④10μg/L bFGF+10μg/L EGF。同时在无血清DMEM/F12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bFGF和EGF进行单个核细胞的诱导,以确定最佳诱导浓度:①5μg/L bFGF+5μg/L EGF组。②10μg/L bFGF和10μg/L EGF组。③20μg/L bFGF和20μg/L EGF组。主要观察指标:①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脐血单个核细胞及各诱导剂组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形态特征。②免疫荧光检测10μg/L bFGF和10μg/L EGF组神经干细胞巢蛋白nestin的表达情况。③流式细胞仪检测10μg/L bFGF和10μg/L EGF组诱导第7天和第15天的细胞nestin表达情况。结果:①分离培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呈散在的圆形生长。②至诱导第7天,分化细胞出现突触样结构和生长端样结构,并可见多个细胞之间形成网络,
- 李晓丰侯萍李革飞赵冬阳刘显智李剑平
- 关键词:脐血单个核细胞巢蛋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