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11G008)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袁莉张健王振焦映厚黄文虎更多>>
相关机构: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国家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导流
  • 1篇站房
  • 1篇站台
  • 1篇振动
  • 1篇人员疏散
  • 1篇蠕滑
  • 1篇声场
  • 1篇疏散
  • 1篇铁路
  • 1篇铁路客站
  • 1篇铁路站房
  • 1篇自激振动
  • 1篇稳定性
  • 1篇轮轨
  • 1篇轮轨接触
  • 1篇客站
  • 1篇栏杆
  • 1篇计算机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广播

机构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铁第四勘察...

作者

  • 1篇张健
  • 1篇陈照波
  • 1篇袁莉
  • 1篇黄文虎
  • 1篇焦映厚
  • 1篇王振

传媒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中国铁路
  • 1篇消防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铁路客站声场现状分析及设计优化探讨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既有铁路客运站房声场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在设计前期采用声学仿真软件对广播系统方案进行比选,从而提高铁路站房广播系统的语音质量。
袁莉张健
关键词:铁路站房广播系统计算机仿真
车轮阻尼及接触点位置对轮轨接触过程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结合S形辐板辗钢整体车轮和60 kg/m钢轨的尺寸与性能要求,利用有限元法和模态试验法建立车轮高频振动模型,并在考虑钢轨断面变形和轨下结构影响的基础上建立钢轨高频振动模型。在改变轮轨接触点位置和车轮模态阻尼比的情况下对轮轨接触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节圆数为0的车轮模态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明显;增大横向蠕滑量会使轮轨接触系统容易发生不稳定,并且该蠕滑量在轮缘接触时的影响比在踏面时要大;接触点位置对接触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与轮轨偏向角及接触面摩擦系数的大小有关;增大车轮阻尼能明显减少接触系统不稳定频率的个数,并且在偏向角较大时,阻尼的作用对轮缘接触更明显。
王振陈照波焦映厚黄文虎
关键词:轮轨接触自激振动稳定性
站台出口非均衡分布人员疏散策略被引量:5
2013年
总结轨道交通车站具有的大空间、非对称、相对封闭等特点。以某出口非均衡分布地铁站台为例,分析其人员安全疏散的难点及人员疏散过程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设计导流栏杆的解决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模拟,验证其有效性,提出站台消防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施樑唐军宋娜娜
关键词:人员疏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