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606A-05-01)

作品数:10 被引量:606H指数:10
相关作者:刘庆吴彦何海林波尹华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亚高山
  • 4篇针叶
  • 4篇针叶林
  • 3篇亚高山针叶林
  • 3篇土壤
  • 3篇硝化
  • 3篇硝化作用
  • 3篇川西亚高山
  • 2篇云杉
  • 2篇群落
  • 2篇反硝化
  • 2篇反硝化作用
  • 2篇川西亚高山针...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凋落
  • 1篇凋落量
  • 1篇凋落物
  • 1篇定年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四川省林业科...

作者

  • 9篇刘庆
  • 6篇吴彦
  • 5篇何海
  • 5篇林波
  • 3篇尹华军
  • 3篇陈劲松
  • 3篇刘义
  • 1篇庞学勇
  • 1篇陈林武
  • 1篇左园园

传媒

  • 3篇山地学报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植物学会...

年份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硝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06年
采用BarometricProcessSeparation(BaPS)技术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总硝化作用速率的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各影响因素与总硝化速率的关系.通过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的控制实验,对温度和水分含量与总硝化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次线性和曲线模拟.结果表明,6至10月各月份之间的总硝化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7月总硝化速率达到最大值;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与总硝化速率显著正相关(P<0.05),对总硝化速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水分含量可能对总硝化速率的影响更大,在季节变化中温度和水分含量可能对硝化过程产生直接和间接两种作用;pH值与总硝化速率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森林凋落量与总硝化速率间没有显著相关性,但若仅考虑6至9月,森林凋落量与总硝化速率极显著相关(P<0.01).总之,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很可能是影响总硝化速率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
刘义陈劲松尹华军刘庆林波
关键词:PROCESS亚高山针叶林
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52
2006年
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两个重要环节,是氮素损失的潜在途径,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可向大气中释放温室气体,由此带来环境危害。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子。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两个非常复杂的生态学过程,针对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1)改进实验方法、加强对总硝化作用的研究;2)进一步探索森林生态系统中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规律;3)注重对土壤中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微生物学机理的研究。
刘义陈劲松刘庆陈林武
关键词:N循环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被引量:27
2006年
采用气压过程分离(Barometric process separation,BaPS)技术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的总硝化和反硝化作用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的总硝化和反硝化速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恢复阶段土壤总硝化作用的Q10值差异不显著(p<0.05);总硝化作用速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全氮及C/N相关不显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反硝化速率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反硝化速率与土壤中的C/N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及全氮相关不显著。与反硝化作用相比,硝化作用对亚高山针叶林土壤氮损失的影响可能更大。
刘义陈劲松刘庆吴彦
关键词:反硝化作用亚高山针叶林
亚高山针叶林人工恢复的生态学过程研究
亚高山针叶林是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高山、亚高山地区的森林主体,构成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Ecological barrier),具有维持区域小气候、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自20世纪40年代起,...
刘庆吴彦林波何海庞学勇
文献传递
川西亚高山人工针叶林生态恢复过程的种群结构被引量:13
2004年
研究了川西米亚罗亚高山人工针叶林 70a恢复过程中不同恢复级段云杉种群结构的变化并比较了与原始林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所调查的人工云杉林有两个快速生长 (平均高度和胸径 )时期 :一是 2 0~ 30林龄人工林 ,年均高生长量达到 0 4 2 8m ,年均胸径增长量为 0 5 7cm ;二是 5 0~ 70林龄人工林 ,年均高生长量达到 0 36 4m ,年均胸径增长量为 0 4 31cm。与天然原始林相比 ,人工林苗木的高度级宽幅 (10 /2 1)和胸径宽幅 (2 0 /36 )都较小 ,下层更新苗木少。 5 0林龄以前的人工林年龄均为同一龄级 ,70林龄后才有少量的更新幼苗 ,种群的年龄结构很不合理 ,说明人工云杉林生态功能的恢复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
刘庆吴彦何海林波
关键词:云杉生态过程种群结构
川西米亚罗亚高山地区云杉林群落结构分析被引量:28
2003年
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米亚罗地区是典型的亚高山针叶林分布区域,也是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地区。本文分析了该区云杉原始林的种类组成、层片结构、云杉径级和高度分布格局。调查样地共有37种植物,隶属于22科30个属,其中主要以温带成分的小叶型、草质、中高位芽植物为主。群落层次结构复杂,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层四个层次,乔木层郁闭度一般为0 6~0 8,云杉为乔木层的绝对优势树种,占70%以上,平均树高在17m左右,胸径在8~25cm之间。云杉高度主要集中在18~22m和8~12m两个区间,分别占云杉总个体数54 4%和25 0%;而胸径主要集中在25cm和30cm两个径级,占总数的52 6%,二者都表现为主林层和次林层的集中分布格局。与云杉人工林群落相比较,原始林层次结构复杂、物种丰富度高,生态功能强,可将其群落结构作为诊断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指标之一。
刘庆尹华军吴彦
关键词:云杉林群落
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7
2004年
休眠与萌发是植物种子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特征,受许多基因调控和环境因子的影响。利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如QTL分析)和突变等手段已对休眠和萌发特性进行了深入的遗传学研究。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种子休眠和萌发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基因表达、基因组测序和以双向凝胶电泳及质谱分析为技术基础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已成为研究种子休眠和萌发的新工具和新方向。本文主要就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种子休眠与萌发的进展给予简要综述。
尹华军刘庆
关键词:休眠萌发分子生物学环境变化蛋白质组
森林凋落物研究进展被引量:326
2004年
对森林凋落物的概念、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作了阐述 ,特别就凋落物收集面积和分解袋孔径大小、凋落量时空动态和凋落物分解速率等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目前森林凋落物研究的重要结论有 :海拔和纬度因子是通过对光、温、水等生态因子的再分配来影响凋落量 ,其中主导气候因子是年均温。凋落物的分解与化学组成和环境因子有关 ,C/N和N含量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土壤水分是影响凋落物分解主要环境因子之一 ;土壤微生物对凋落物的影响 ,前期是通过真菌破碎凋落物表层使内居性动物得以侵入凋落物内部 ,后期则以细菌降解有机物为主。凋落量、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因子 。
林波刘庆吴彦何海
关键词:森林凋落物研究方法凋落量分解速率
使用WinDENDRO测量树轮宽度及交叉定年方法被引量:45
2005年
根据使用W inDENDRO测量800余个钻芯样品年轮宽度和交叉定年的经验,介绍了从样品处理、图像扫描、测量路径创建、年轮的判别和年轮边界控制,到年轮宽度数据文件的存取和转换等关键步骤的操作技巧;概述了使用W inDENDRO时如何结合COFECHA控制质量,检查和修改可能出现的测量和定年错误;并有针对性地指出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
何海
短期增强UV-B辐射对青榨槭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9
2005年
在中国科学院茂县生态站选择2年生青榨槭幼苗进行室外盆栽实验,以人工增强0.27 W.m-2(7.7 kJ.m-2.d-1)的UV-B辐射剂量,研究模拟当地平流层臭氧削减15%时近地面太阳UV-B的增强对木本植物幼苗生理生态适应性的影响.处理50 d后,移除UV-B处理装置,就地测定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取样测定叶绿素及UV吸收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显著降低了青榨槭幼苗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对照为6.214,处理为4.452),显著增加叶片暗呼吸速率Rd(对照为0.413,处理为1.295)和光补偿点LCP(对照为21.629,处理为59.861),但对表观量子速率a(对照为0.021,处理为0.032)影响不明显;它降低青榨槭幼苗每日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П).此外,增强UV-B辐射使叶片叶绿素a、b含量降低(对照为16.23,5.39,处理为13.17,4.93),但对叶绿素b含量影响未达显著水平.增强UV-B处理降低了青榨槭幼苗UV吸收物质含量(对照为0.87,处理为0.79).光合指标、叶绿素荧光指标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增强UV-B对青榨槭幼苗的光合作用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左园园刘庆林波何海
关键词:UV-B辐射青榨槭生理生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