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A880014)
- 作品数:4 被引量:136H指数:4
- 相关作者:熊梅马玉宾李水霞李洪修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教师文化的变革与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被引量:77
- 2007年
- 教师文化是影响教师观念以及教学行为的隐含性因素。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内容的变更,更是一场课程文化的变革,其中教师文化的变革更是首当其冲。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教师文化也表现为从分化的文化向合作文化的转型。教师合作文化是教师文化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它表现出了其独有的特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需要进行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
- 马玉宾熊梅
- 关键词:教师文化教师合作文化
- 试析学校情境中的国家课程实施被引量:7
- 2009年
- 国家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具体的学校情境。学校情境为国家课程实施提供实践场域,制约着国家课程实施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推动和促进国家课程发展。学校情境中国家课程的实施需要树立革新的学校课程领导理念,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赋予教师专业自主权,建设和谐的学校课程文化。
- 李洪修熊梅
- 关键词:学校情境国家课程课程实施
- 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被引量:36
- 2010年
-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个富有根基的教育理念,重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和全球意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发的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具体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设计国际理解教育目标,各目标间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和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六大中心概念"、"五大学习领域"。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主要采取综合主题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坚持按照文化领域确定学年综合主题单元;按照近景和远景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内容;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核心统整相关的学科课程;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主。
- 熊梅李水霞
- 关键词:校本课程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与设计
- 教师合作文化的内涵、现状与重建被引量:21
- 2008年
- 一、教师合作文化的内涵哈格里夫斯(Andy Hargreaves,199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提出了教师文化的转型,他认为教师文化是教育变革和学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并从“形式”的视角展开了其教师文化论,并由此将教师文化划分为四种形态:个人的文化,教师彼此隔离,教师间的互动焦点在教材、学科、个别活动上,而非课程目标或教师教学问题上;巴尔干式的文化,教师的工作彼此分立.有时会因为权力与资源而相互竞争,教师对特殊团体有高度忠诚度与认同感;
- 马玉宾熊梅
- 关键词:教师文化合作文化社会转型教育变革教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