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2005)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林崔昆罗艳孙玉风林君贾佩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丁基
  • 1篇亚胺
  • 1篇正丁基
  • 1篇自组装
  • 1篇微纤
  • 1篇物理性质
  • 1篇光物理
  • 1篇光物理性质
  • 1篇光性质
  • 1篇二亚胺
  • 1篇发光
  • 1篇发光性
  • 1篇发光性质

机构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篇徐国跃
  • 1篇王振领
  • 1篇刘小明
  • 1篇贾佩云
  • 1篇林君
  • 1篇孙玉风
  • 1篇罗艳
  • 1篇林崔昆

传媒

  • 1篇发光学报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二(正丁基)苝四酰二亚胺微纤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英文)被引量:5
2007年
在功能染料中,由于苝四酰二亚胺独特的光学及光物理性质,引起了人们广泛重视,但是制备一维苝四酰二亚胺结构尚是一种挑战。合成了二(正丁基)苝四酰二亚胺衍生物,通过对溶剂的选择,用自组装方法得到了其一维微纤结构,FESEM及TEM表明该微纤结构有1 ~2个微米宽,几百个微米长。XRD结果表明其内部结构高度有序。对其机理研究表明,苝四酰二亚胺核之间的π-π堆积和憎溶剂效应以及正丁基较小的空间位阻对微纤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由于微纤中苝四酰二亚胺分子的紧密堆积,引起苝四酰二亚胺核强烈的π-π相互作用使得苝四酰二亚胺激发态分子间电荷迁移作用增强,不论是其UV-Vis吸收光谱还是其发光光谱都有较大红移,其光学性能同相应的溶液比较有很大差别。苝四酰二亚胺在维度可控光电器件的应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实验数据,使其在光捕集系统、光电电池、场效应晶体管以及发光二级管的应用研究方面可能成为有前途的材料之一。
罗艳林崔昆王振领贾佩云孙玉风刘小明林君徐国跃
关键词:微纤自组装光物理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